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小夫郎卖饼考科举》 210-220(第7/13页)

道:“下次带些点心,别饿着。”

    “嗯!”

    “娘亲什么时候来啊,我去接娘亲。”

    “估计就是这两天了,到时候舅舅送他们一起来,不用你去接,你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

    “好吧。”温榕无奈道,旋即温榕又高兴起来了,“那等娘亲来了,就可以买肉吃了。”

    “娘亲不来也能买肉吃,说得像我苛待你一样。”

    温榕叹口气道:“难道不是吗?”

    沈时今无奈道:“你前几日是谁吃多了积食,在家里喊难受了?”

    温榕无赖道:“就是你不给我肉吃,我都三天没吃肉了!”

    沈时今看着小家伙耍无赖的样子,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头,轻笑道“好了,乖。明日给你买小肋排吃好不好?”

    温榕眼睛转了一圈,嘿嘿道:“好,要卤了吃猪耳朵也要!”

    “好,让黄娘子给你卤了吃。”沈时今温柔道。

    没过两日,沈时今的舅舅和娘亲就到家了,因为担心家里生意,赵老大没在原县待几天就走了,赵氏虽然不舍得,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赵氏到了原县也闲不住,就想着开个成衣铺子。

    沈时今自然没意见,加上舅舅来了,还送来了分红,他手里也宽裕了,娘亲要做什么,他也能拿出钱。

    见儿子没意见,赵氏就找人租铺子,准备着开铺子。

    一切都很顺利,赵氏很快就在县衙附近看中了一个铺子,虽然不大,但是位置好,铺子也亮堂,赵氏也喜欢,就这样定下。

    没过几日,卖货的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百合卖出去了。

    在合县的码头上就卖出去了,因为是干的不会容易坏,又方便携带,船上的商人就买了。

    后面虎子又问了去合县的干货铺子问了,他们也愿意收,十五文一斤,但是一定要晒好的。

    沈时今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这山里既然能长野百合,自然也能种,反正村里的百姓挖蕨根也要翻土,到时候翻土了直接把百合种上,也不费什么功夫。

    沈时今得知这个消息以后,第二日就召集各村里正和村长开会,大家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乐呵呵的回去让村里人挖百合起来种了。

    有了蕨根粉和麻绳,沈时今都不需要多解释,村里人就老老实实去做了。

    赵县丞笑着道:“还是咱们大人有威信,这些里正村长一听就高高兴兴去做了。”

    刘主簿也点点头道“是啊。”

    沈时今轻笑道:“百姓都心里和明镜一样,若是可以,谁不愿意过好日子呢。”

    “大人大善。”

    沈时今轻笑道:“不过是多读了几年书,见不得百姓疾苦,作为一县父母官,也该替百姓做事。”

    沈时今轻笑道:“这些日子两位大人也辛苦了,时常跟我到处跑。”

    “我们哪比得上大人辛苦。”

    沈时今轻笑道:“现在情况基本稳定了,后面刘主簿还是做好登记报备,不能松懈。”

    “大人放心。”

    沈时今笑着拿出两个小元宝,轻笑道:“两位大人可别嫌少。”

    “大人……这怎么行!”

    “是啊,大人我们不能要。”

    沈时今轻笑道:“哪有光让人做事不给钱的,平日里不能跟着我跑也辛苦了,刘主簿的鞋都跑烂了几只了,如今都穿草鞋了,这个钱是我的一些心意,你们就不要推辞了。”

    “前些日子你们日日忙那么晚,现在一切稳定,每日可以早些回家,这银子拿回去,也让家里人也高兴高兴。”

    “大人。”

    沈时今笑着道:“拿着吧。”

    “多谢大人!”

    赵县丞不好意思道:“我虽然日日回家晚,我家那口子还高兴呢,她娘家有好几个兄弟,前些年家里吃不饱饭,哥哥弟弟总要上门。我媳妇的面子难免挂不住,今年好了,我舅哥他们靠着挖蕨根,自己能吃饱了,前些日子还给我送了几斤蕨根粉和一只大肥鸡。”

    赵县丞不好意思道:“给我媳妇乐得和什么似的。”

    “她嘱咐我跟着大人好好办事,为老百姓做好事。”

    沈时今勾了勾唇,嘴角微微上扬。

    刘主簿也笑了,他们家是县城的,但是总归有几门穷亲戚,往年也……也要贴补不少,今年日子好了,村里的亲戚也送些山里都物什,虽然不值钱,但他爹高兴了,也算值了。

    第216章 收税

    日子过得极快,很快就到了秋天,百姓在地里忙活,每日都忙的不行,但是大家都是高高兴兴的,刘主簿他们也忙起来了,要下地收税。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让见了衙门的人,和老鼠见了猫一样,今年倒是改了,老百姓自己背着粮食来交税。

    别说沈时今了,就是刘主簿和赵县丞也是第一次见,县衙忙得不行,温榕没事,也帮着乡亲们抬抬粮食上上秤。

    大家都出来看热闹了,不少百姓也是第一次来县衙,看到站着的白面男子,还以为是哪里来的书生,听旁边的人说起,才知道是县令大人。

    “大人,这是我家打的新米,大人要是不嫌弃的话,留着吃吧。”

    一个黝黑的汉子,提着一个布袋,小心翼翼道。

    沈时今摆摆手道:“我家里有米,咱们老百姓吃饱,我比什么都高兴。”

    “大人,我家的新米也给你带了些,可千万别嫌弃啊。”

    “是啊,我也带了。”

    “若不是县令大人,我们哪里能靠山赚钱,大人好歹得收下。”一个干瘦的老丈大声道。

    “是啊,大人可别嫌弃,这是我们的心意。”

    沈时今看着众人的眼睛,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沈时今笑着道:“好了,既然大家都是这样说,我也不能推辞大家的心意。”

    沈时今笑着拿茶杯,从每个袋子里挖了一小杯出来,笑着道:“今年的稻子不错,我也沾沾大家的喜气,多的我可不能收了。”

    “大人,我们带都带来了。”

    沈时今笑着道:“带来都是心意,本官谢谢你们的好意,本官不缺这一口吃的,你们老百姓吃饱,本官就高兴了,日后可不许带了,若是人人都送,本官这官也不做了,开个米铺好了。”

    众人听到都笑了。

    有些人带着孩子,交完税以后,孩子也高兴。

    有的要做新衣裳,有的要买糕点吃,大家都乐呵呵的。

    后面的人也有不少人给沈时今带了米,沈时今通通挖了一杯,这积少成多,到最后居然有五斤。

    “大人,咱们今年的税肯定能交完,也能安心过个好年了。”

    往年里,若是税收没交齐,这衙役都要下村里去要,从秋收要到过年,各有个的难处,但是也必须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