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也不想滑冰的[花滑]》 8、我居然是顺时针?(第2/2页)
那就学,放心大胆地学。
节目的编排很简单。
编舞师的手指一划,删除所有技术动作,只保留了衔接和步法。
“括弧步和内勾步有些复杂,这个难度步法串……”
“留下来,”贺嘉岁捏着袖口,央求说,“再删就没东西了。”
她眼看着精致的节目逐渐回归毛坯。
这哪里是双人滑,已经能和隔壁冰舞一较高下。
应逢年也商量:“保留跳跃吧,我们最近掌握了华尔兹跳,其他一周跳应该也能练成。”
“最近还有旋转专项课,再加一个旋转吧。”
至于抛跳、捻转和托举之辈,按教练的话说,必须得循序渐进。
就先这么敲定。
……
人生头十年,贺嘉岁没遇到过比数学更强劲的敌人。
自从学了旋转,冰场处处是敌人。
“你们怎么就转起来了?”她不甘心。
在一天之前,她还是班里最顺风顺水的那个,能用最标准的动作换最久的休息时间。
今天,她居然沦落到被教练开小灶。
“双手平举,左脚点冰,膝盖弯曲、外开,右脚尖往回兜。”她嘴里默念,按要求起势。
教练打量,确认动作基本到位:“记住旋转时保持直立,手臂慢慢收回胸前夹紧。”
右臂带起速度,风在耳边呼啸了一瞬。
重心歪掉,又跑圈了。
谁都找不到缘由。
教练挠了挠头,先肯定她的动作结构:“可能还没参悟,再多练几次。”
被留堂的不止她一个,教练还得兼顾其他人,傍晚天光没尽,冰场有些冷清。
真是孤军奋战。
“贺嘉岁。”声音从背后响起。
哦,还有她那便宜搭档。
心里尚对应逢年的超常发挥有些不满,贺嘉岁还是溜到场边:“你干嘛回来?”
“食堂的窗口快收摊了,我给你带了煎饼果子。”
“我唔好食薄脆。”
“没有薄脆,双倍生菜和鸡蛋。”
贺嘉岁的眼睛亮了亮:“但我现在没法吃饭。”
应逢年重新把煎饼果子捂回外套:“还是双足转?”
她点头。
“你有指导建议?”
应逢年一直关注另一方的教练,把自己藏入视角盲区,神秘兮兮说了句:“没有建议。”
真是浪费表情。
贺嘉岁放下嘴角:“你今天没数学作业可抄了。”
“昨天是你抄我的。”
“以后也没有了。”
“别,”应逢年正经说,“既然左脚点冰转不起来,那你试试右脚点冰?”
听起来像歪点子。
但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试试就试试。
相同的动作,镜像翻转,贺嘉岁再三确认起转姿势标准。
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
很奇怪。
在从未预演的情况下,左臂带动身体进转,她居然能把重心锁在旋转轴,甚至转了四圈之多。
还能过渡重心,以右脚滑出。
一切行云流水,就发生在十秒之间。
大脑有些眩晕,贺嘉岁反应了一会儿,随后向应逢年滑去。
她拍着板墙,着急问:“你看见了吗?”
“我看见了,”应逢年点头,“转神附体。”
“我根本没练过!”她摊手,说不清是惊喜还是惊讶。
“贺嘉岁,再转一次。”
是教练。
显然,见证这个旋转的不止他们两个人。
贺嘉岁立正站好:“但这不是您教的双足直立转。”
“是,只是主力腿不同。”
她继续打预防针:“我刚才是瞎蒙的。”
“没关系。”
在教练的注视下,贺嘉岁再次摆出规尺步,左脚收回引导转向。
滑出。
又成功了。
连自己都无法解释,苦练一天但成功率为零的左脚点冰,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反向旋转。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操控我。”
教练沉思:“你惯用顺时针。”
什么?
她居然是顺时针选手?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