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50-60(第6/14页)

福满,希望能给自己带来福运吧。

    近一年不怎么听到顾丛嘉的消息,让苏朝好过了点。每次听到顾丛嘉的消息,那样盛大的荣宠,苏朝都在想,原本他应该是顾丛嘉的表兄的……而不是像如今这般,改了姓,在康王底下辛劳做事却不被重用……

    现下又听到了,陛下让后宫所有人为睿真皇后抄佛经,为秦王树威,他是独一无二的昭武帝嫡子。

    苏朝的眼神恍惚了瞬,便听见福满楼客栈里传来的笑声。

    “可不是嘛,那林家真是胆大包天,残害皇后娘娘,嫌弃秦王殿下……还有那苏朝,小人也,为了科举改姓,可惜啊,此届恩科苏家人也不得参与。”

    “世家子弟就是有渠道有魄力,姓林不能科举那就改姓苏,为了当官真是连祖宗都不要了,但可惜,他是做不了官了,哈哈。”

    语气中的唾弃鄙夷以及嗤笑那么清晰。

    苏朝定在原地,有些怯于进去了,但,不行,他必须进去探听消息,陈王到底有没有在学子里做什么,学子们肯定是最清楚的。

    他必须去做,他必须得到康王和苏丞相的重用。

    只要他这次能拿到准确消息,那么不论是康王还是苏丞相都会对他另眼相待。

    自苏朝踏进福满楼,福满楼的说话声都静了一瞬,无他,苏朝的衣服太显眼了,绝不是寒门子弟穿的起的,不是寒门,那就是世族……

    一下子,福满楼里停止了交谈,他们眼底的警惕意味是那么浓厚。

    苏朝立刻意识到坏事了,但他已经进来了,脸色有些僵硬。

    他走向最中心的那个人,很明显,刚才其他人的视线都若有若无的看向他。

    那人也不惧,看着他坐下。

    “我看这天气也对着,不知道吹哪边风把京畿第一世族给招来了?”

    “苏丞相这次有什么关于科举的命令啊,您说,我们一定洗耳恭听。”

    听这话很恭敬,但加上他动也不带动的姿态来看,其实很阴阳怪气。

    明摆着就阴阳上一届的‘世贵’事件。

    也阴阳这次科举,康王和苏丞相能插手的地方并不多,这还有庄文君和赵王那边的人盯着呢。

    庄文君,寒门子弟同世族苏氏是政敌,赵王同康王也不对付,苏丞相这次敢整幺蛾子,他就等着被弹劾。

    苏朝更僵硬了:“你认识我?”

    “谁不认识你啊,康王最衷心的走狗,苏朝。”

    庄闻明盯着他,嘲讽之意都要溢开来。

    苏朝受不了这种屈辱,本想再坚持坐下的,但除了庄闻明,周围人的目光也仿佛在凌迟他,最终受不住,掩面走了。

    当晚,金源奋笔疾书,将今天发生的事一一写下,在翌日放在了德容坊。

    当天下午,这个消息就到了顾丛嘉手中。

    顾丛嘉是在与宋氏见完面不久才发现德容坊是宋氏在背后支持的产业,怪不得当时昭武帝说他很快就能见到德容坊的东家。

    然后,顾丛嘉才后知后觉的察觉到,宋氏也是个小心眼的,他们投效自己,固然有宋章说的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肯定也有自己和康王绝对敌对的原因。

    当初那场风波,苏丞相差点把德容坊给弄掉,毁人财路,不异于杀人父母,尤其还是宋氏这样的重商之家。

    所以,在顾丛嘉在章道源一事上坑了苏氏一大笔钱给福仙楼,给宋家的时候,宋家将德容坊给了顾丛嘉。

    一来,秦王此举不管怎么说也是让他宋氏出了口气,二来,秦王都给他们送钱了,他们作为下属也得表示表示。三来,原本德容坊和福仙楼都是为了探听京城消息,好保护自己的,现在他们明牌隶属于秦王麾下,留下一个福仙楼也够用了。

    所以,德容坊就变成了顾丛嘉的消息传递渠道。

    第55章 第55章科举(2)

    顾丛嘉放下手里的消息,靠在昭武帝让内务省给他特地打造的保证他坐的舒服的椅子上,眉眼带笑。

    这件事发生的,有点不走运,对于苏朝而言。当然,他本身也没有那么细心穿着,但顾丛嘉依然觉得,苏朝是真‘走运’啊。

    虽然皇后被害一事和军需案本就是此次科举的出题重点,被谈论,顺便提到林家在正常不过了。

    但,现在这个时间段,顾丛嘉认为就算被谈论,也应该是谈论考官会从皇后被害一事中出的题目以及立意,比如君臣关系,比如律法问题,这件事本身已经过去很久了,谈论人物也早就谈论完了。

    就算有再和其他学子说这件事的,那也应该是少数,这样的少数被苏朝迎面撞上,他也是有些‘走运’的。

    就那么巧的,亲耳听见别人亲口鄙夷的蛐蛐,有时候,言语也是能伤人的,尤其,对于曾经高傲的敬国公嫡长子,这可能让他有些着急了。

    再者,庄闻明恰好此次在场,一眼认出来人。

    所以,此次苏朝想要的目的全没有达到,还被不在乎苏氏的庄闻明当面阴阳怪气了一顿。

    庄闻明去福仙楼的时候比较少,这样的时候都被苏朝遇到了,他不算倒霉谁倒霉。

    同样的事对于苏朝而言是一件令人气愤不已的倒霉事件,但对于顾丛嘉而言,却是一件好事。

    首先,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满朝文武认识他的机会,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昭武帝羽翼庇护下的幼儿了。

    一年又一年,他会长大,少年,青年,及冠。

    其次,能报仇,顾丛嘉真的烦了。苏昭仪当年害他的事情他还没忘呢,本来因为昭武帝给他出了气,他打算先和苏昭仪井水不犯河水,结果这次又来,他当然知道昭武帝已经惩处过了,那波及后宫的处罚,顾丛嘉怎么会不知道。

    但,顾丛嘉被恶心到了,被苏昭仪一次又一次的动作,就像苍蝇一样……顾丛嘉真的烦了,有庶母这个身份在,只要苏昭仪不直接伤害到他,不,准确来说,只要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苏昭仪害他,哪怕是昭武帝,也只能给些不轻不重的处罚。

    最最重要的是,这两件事都是近期发生,能够叠加。

    这样,哪怕顾丛嘉出手弹劾,其他人也只会认为是因为之前苏昭仪惹到了秦王,所以秦王才弹劾,将顾丛嘉自己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到现在,顾丛嘉还没做好进入几位兄长争储的风波之中。

    但此一弹劾又能让有心之人看到,秦王不再是帝王庇护下的幼儿了,他同其他亲王一样,可以有入朝理政的能力,他在一天天长大,他也有,成为储君的资格。

    而且还能够直接给苏昭仪一个教训,绝对难忘的教训,对于后宫有子嗣的妃嫔而言,尤其是苏昭仪,目前最要紧的便是康王了。

    掐蛇打七寸,顾丛嘉显然是摸到了精髓。

    顾丛嘉无疑是个行动派,当下就吩咐,“明日带上帝尧麻笺。”

    明和微微躬身,应诺。

    没去想明日上早课秦王为什么要带上帝尧麻笺,他只安静的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