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70-80(第2/16页)

精力根本不成正比。

    刑部尚书:“这件事还继续跟进吗?”

    这件事,扯的东西很多……而康王已经被创了一波,他们继续跟倒是可以,但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

    但,依照魏王的性子……

    魏王摸摸杯子:“这件事,继续跟进。”

    刑部尚书笑了起来,“好。”

    他们都已经跟进到这地步了,半途放弃才不可取。

    再说了,哪怕康王名声尽毁,但他是长子,这就有天然的优势……能一举捶死康王,当然要趁热打铁,一举捶死!

    毕竟,康王代表的并不只是他本身,还有周朝百年来的礼法传统,一举弄不死他,长子这个身份能让他沉寂几年,东山再起。

    现下他已名声尽毁,多么好的一个时机,再曝出苏氏非法占有开采银矿,这是最好的一个时机——能让康王板上钉钉出局的时机。

    名声尽毁,母族势力被连根拔起,昭武帝没有另眼相待,再加之康王那平庸的本领……他没有再回来的本事,也不会有再回来的机会。

    刑部尚书想起这件事,都不由得感叹,天命不在康王。

    这件事他们发现的也很巧,刑部掌各地案件,每天都有各种卷宗被送进京。

    就那么巧,那天魏王来找刑部尚书,碰见了被送进京的卷宗,而后,一桩南陵县状告雇主,自家当家人被累死的卷宗就这么掉在了地上,恰巧的被魏王捡起来。

    那纸卷宗很小,说的也很含糊,本来若不是魏王恰巧看到,刑部只会粗粗略过,但就是那么巧,当天魏王在,且纸掉在了地上,吸引了魏王的注意力。

    由此,扯出了苏氏私自占有开采银矿的事情……这样的起源,谁不说一声苏氏天命已尽。

    “苏氏,只出了一个苏齐贤,后继无力,他们天命已尽早就显现出来了。”

    “不然,他们这次为什么下那么大功夫帮康王争?”

    “登过顶才不能忍受这种一步步下坠的滋味啊。”

    第72章 第72章科举(19)

    京畿苏氏是顶尖世族没错,但直到苏齐贤这一辈,以‘世贵’事件为契机,在先帝的看重下才成了众所周知的第一世族。

    然,苏齐贤纵然再聪明绝顶,他也是人,是人便难逃寿命之限。

    苏家的下一辈,苏盛,他能力还可以,但还不到像苏齐贤那样,压的各大世族联合才能对抗,且还没讨着好——军需案事件,苏氏固然损失不小,但其他世族也没好到哪里去。

    苏齐贤真的把京城几大世族给压的死死的,也因此,傲慢滋生。周朝传承百年,苏齐贤还没有一下子动篡位的念头,只是看着带着苏氏血脉的长子,为什么不把他养的平庸一点,好成为权臣呢?

    接触过权力,便难以割舍。

    先帝看重苏齐贤,在先帝一朝时,苏齐贤一时权倾朝野,连带着苏氏声名赫赫,所以才能联合世族搞出‘世贵’事件,但他头顶上还有先帝看着,再怎么说,先帝也是独子,有被好好教过帝王之术。

    而到昭武帝登基,他的心腹可就不是苏齐贤了,甚至,昭武帝看苏齐贤还不怎么顺眼——在昭武帝登基前期,他还没带他的兄弟们去亲征的时候,苏氏支持的还是先帝的四子英王。

    与昭武帝能达成和解就不错了,再多的,昭武帝不可能会给。

    所以,昭武一朝,苏齐贤的权力缩减了不少,连带着苏氏的名声都黯淡了不少,但,享受过权倾朝野的滋味,怎么能忍受今朝……这时候,带着苏氏血脉的长子进入到了苏齐贤的眼前。

    在苏齐贤隐晦的欲望下,康王被放纵成了他想要的样子。

    再加之,苏氏后继之人没有那个手段压服京城各大世族,所以,为了权,为了家族永远保持辉煌鼎盛,苏氏对于康王的支持力度远超以往。

    苏氏这等传承久远的世族极有经验,他们参与夺嫡,进行押注,但这其中,付出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他们需要衡量,值不值得付出,万一失败了,怎么样去和下一任帝王进行和解……这些都是苏氏伫立这么久的立身之本。

    就如同苏氏上一次押注英王失败,利索的和昭武帝和解一样。他们苏氏依然有子弟在朝中,甚至,苏齐贤还是当朝左相,并没有改变什么。

    但这一次,苏氏对于康王,称得上是用尽全力了。

    想到此事,魏王似羡慕似感叹道:“苏丞相对我那皇兄真是费劲心力啊。”

    若不是因为苏丞相此次为康王付出的太多了——人脉,银钱,甚至动用了原本的家族公银,怎么可能会有苏氏族人让人加大力度挖矿,将人累死在矿上,最终让他查到苏氏私自开采银矿呢。

    这一桩事恐怕还被埋的死死的。

    刑部尚书假装听不懂魏王的深意,他也状似感叹:“一啄一饮都自有定数*啊。”

    该怂包的时候怂包,但这件事是万万不成的,他们家可不像苏氏登过高位,为保持地位才如此拼尽全力。

    而且,京城世族谁家不是这样的,只是苏氏例外而已……为了康王,将自家族人的公银都拿出来了。

    魏王敛下眼眸,知道此事无果,也不在纠缠,他喝了口茶,慢悠悠道:“明日,我们就坐着看戏吧。”

    刑部尚书自然知道魏王说的是什么事,笑呵呵的应下了。

    明日会试结束,在重点关注几位殿下的人眼中,康王,陈王,雍王,楚王的动作这几日就没停过。

    明日可不有好戏看了。

    会试即将结束,京城风起云涌,一切谋划开始浮出水面。

    然,掌权者关注的却不是即将结束的会试,而是

    “他们跟下去了吗?”

    “是,魏王的人已经到达了南陵县,准备进一步取证。”

    在魏王和刑部尚书眼里,那张纸的掉落,致使他们查到苏氏私自开采银矿……这是苏氏天命已尽的象征。

    但其实,哪来什么天命已尽,不过是帝王察觉到,给指派的一个任务。

    知道魏王哪天去找刑部尚书,送卷宗的人暗中动手,一张纸就这么‘巧合’的落在了魏王眼前。

    早在苏齐贤连续拿出两笔钱财建设卫城互市的时候,昭武帝就察觉到了不对。

    固然苏齐贤在先帝一朝权倾朝野,但他头顶上的先帝又不是死的,怎么可能容许他侵吞那么多民脂民膏,况且,周朝这两年好像也没富裕到哪里去……他哪来那么多钱?

    就算是世族底蕴也不成,要知道,在这两笔钱拿出来之前,苏氏和其他世族可是还捐了一笔军需。

    三大笔钱,苏氏祖上又并非富可敌国,这钱哪来的,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昭武帝第一时间派人去查,直到前几个月才有了眉目——一名苏氏子弟挥霍无度惯了,在苏丞相的警告下,将家中能卖的都卖了,但依然缺钱,好不容易熬到月底,开采银矿的日子,因为时间固定,就想着让人多干点,结果把人累死了,昭武帝派去的人顺着这条线才摸到苏氏银矿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