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70-80(第6/16页)
宫局拨几个教养嬷嬷过去。”
雍王惊愕的抬头,“父皇?!”
他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昭武帝就这么轻描淡写的罚了雍王妃,他说的话同王妃有什么关系?
他不理解,但有人理解。
不知何时,在明心殿后面睡觉的顾丛嘉悄然醒了,偷偷的,隐蔽的坐下,小耳朵动了动,刚好能听见那边的动静。
虽然没听到陈王的热闹,但有雍王的也不错,顾丛嘉眉眼弯弯,有热闹听,他不挑。
听到昭武帝那一番话,顾丛嘉在心底摇了摇头,昭武帝对福仙楼设宴是干嘛的可谓是心知肚明。
毕竟,他也是从皇子时期过来的,福仙楼设宴……他们想干什么,他一眼明清,但他不管,也不在乎,那些还没有入官场的学子,他重视归重视,但重视的是他们是下一代国之栋梁,而不是目前,没什么政绩的学子还入不了昭武帝的眼,而且,昭武帝觉得要是这么轻易就能被收买的人也没什么大的才能值得他另眼相看。
所以,只要你有能力把自己摘出去,比如陈王,理由正当,准备充分,他会选择相信陈王的理由。
但雍王?这话说的简直是错漏百出,怎么,雍王府是没人了吗,一个亲王想吃福仙楼的饭菜还得亲自出门?简直荒谬!
既然你这么说,行,那就这样。
对上昭武帝仿若深井幽然无波的眼眸,雍王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闭嘴了,雍王妃……他会补偿她的。
这样好过他被按上结党营私的大罪。
这样想的雍王显然没想到,这件事还没完。
昭武帝看着他,吩咐:“雍王降为雍郡王,罚俸两年,遣往陈王府闭门思过三月,让陈王好好教教他。”
雍王,哦不,现在是雍郡王了,他猛的抬头,却又憋屈的低下了头,这一次,他倒是轻易的理解了昭武帝这么做的含义。
既然你刚才说是见陈王说,你才跟着说的,那行,既然你这么喜欢学他,我送你去他府中,好好学。
又因为雍王和陈王是同一品阶,虽然陈王是雍王兄长,但这不是都大了,怕陈王不太好教,所以,给雍王降了一级。
这样,论尊卑,陈王高于雍郡王,论前后,顾墨大于顾砚,这样方便顾墨教他。
顾砚理解了昭武帝的意思,心里却更憋气了,但也只能,“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告退。”
顾丛嘉在后面听着,越听越精神,眼神炯炯有神,没有了一点困意。
楚王对上昭武帝的眼睛,突然意识到,该他了。
毕竟,康王还在那发着呆呢。
他朝昭武帝露出了一个讨好的笑,“父皇……”
此刻,楚王的心底尽是苦涩流淌。
亲眼见证了前面两人的不同处罚,按理说他应该能从这两人的反应和处罚里学到点东西,比如说,学到陈王怎么将处罚变得那么轻的话术和手段,避免像雍郡王那样不仅爵位被削了一级,就连闭门思过也不能在自己王府。
但是,重点来了,前面两位都是福仙楼设宴的事,而他不是啊,他利用礼部尚书的叔公搁京城放了天灯……非年非节的,一般来讲,京城是不允许放天灯的。
毕竟,天灯乃明火,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把哪里点燃了……这么麻烦,若非年节,或者陛下开恩,天灯是不会出现在京城上空的。
哪怕只是一盏……楚王仗着礼部尚书管京城礼制,放天灯这个年节的庆祝活动也归礼部管,所以,大胆的放天灯,写祝福。
效果是很显著的,把想要洗白康王名声的苏丞相气得破防……大部分学子都记住了楚王这份心意,而在他前头康王对于苏昭仪卒的悲痛——只有零星几人关注。
但同样,他这个也最不好解释,总不能说他只是随意一写,然后放天灯吧?太扯了,先不说随意一写这个行为,就说天灯这个事,这是需要礼部尚书首肯的,若出了事,礼部尚书需要负责,想必礼部尚书是没有做好为了楚王的一时兴起承担失去头顶乌纱帽的准备的,他绝不会同意这么荒谬的理由。
所以,楚王一时兴起的理由在礼部尚书那里都站不住脚,更遑论昭武帝。
楚王支支吾吾,期期艾艾,他知道目前必须给出‘理由’——一个礼部尚书能同意他放天灯的明面理由,昭武帝看着他:“没话解释?”
眼瞧着昭武帝就要以拉拢人心,结党营私的罪名给他定罪,楚王急了:“朝中空缺官员众多,儿臣甚是忧心,故,题字放天灯鼓励学子们金榜题名,好补朝中空缺……”
最后的话说的是越来越小声,此等言辞一出,楚王知道,逾矩这个罪名是铁板钉钉的钉在他身上了。
朝堂官员空缺,不少人都可以担忧,忧心朝政,当世大儒可以,朝臣可以,但唯独,皇帝亲子,王爷们不可以!
就一条,你站在什么身份忧心朝政?!
忧心忧国的王爷?下一刻是不是要做为国为民的太子?乃至于天子?!
但楚王也是没办法,在昭武帝眼里有野心,想要成为太子,做出逾矩行为总好过昭武帝还坐在那,他却在底下搞东搞西,结党营私好,前一个努努力还能活,后一个明显是挑战昭武帝的皇权——皇子结党营私,逼宫造反的,周朝历史上也有,人家还成功了。
这就,不好说了。
楚王此刻心跳的极快,手心里满是汗,不安极了,他不知道昭武帝会不会信他此番的说辞,也不知道昭武帝会如何处置他……
在楚王的忐忑不安中,昭武帝开口了:“楚王逾矩,不知尊卑,今降为楚郡王,罚俸两年,闭门思过三月。”
楚*王如蒙大赦,连忙给昭武帝磕了个头,谢恩,但,昭武帝看着人,眼中意味明了,你怎么还不走?
刚才昭武帝处罚没下来的时候,楚郡王忐忑不安,以致于老老实实的,但现在,处罚下来,另一只靴子落地,楚郡王反而不着急走了。
他眼珠一转,试探性的说:“儿臣听闻,那福仙楼一个月以前便多雇佣了十几人帮忙,还购入了大量菜蔬……”
在后面猫猫祟祟偷听的顾丛嘉在心里惊叹,楚王这话,直接内涵陈王,陈王说是一时兴起才设宴,但,学子那么多,怎么可能是一时兴起,不说福仙楼能不能供的起,就说菜蔬,福仙楼也不会准备那么多的量啊,放久了,很容易坏的。
但是,内涵的很好,下次别内涵了。
昭武帝金口玉言,既然顺着陈王的话那么说了,那陈王一定是一时兴起,考虑不周!
所以,昭武帝根本没理楚郡王,挥手,便有人上前请楚郡王出去。
剩下的康王,还是那副死样子——昭武帝看着就眼疼,照例处罚一番,便挥手让他走了。
“康王,罚俸两年,闭门思过三月。”
康王愣愣的告退了,这一天给他的冲击实在太大,以致于他现在已经不知该做何反应。
“听够了没?”
就在顾丛嘉纠结是直接出去还是回去装睡的时候,昭武帝开口了,声音冷淡,让顾丛嘉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