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100-110(第13/13页)
“不要说朕不留情面,朕给过你机会了,你自己做出的选择。”
甚至他现在还给宣奇脸面,让他自己辞官,好让事情不那么难看,这都是看在宣奇以往的情面上。
他不愿陈王他们插手军中,朝中能为官的,谁不知道,他刚才问宣奇愿不愿嫁女,若宣奇不愿,就不愿,无人能逼迫他,但是,宣奇愿意,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那现在这样给谁看?
是,他是不能阻止有些人想要从龙之功的想法,但是,他不愿陈王他们能有军中势力,那一切就以他的意志为先。
若有军中之人同陈王他们联系,那好,当下就可以换人,驻守边疆多年再加上灭了赫塔尔之战的亲征,昭武帝可以说不怎么熟悉文官,但武官他一定摸的透透的,谁什么性子,谁擅长什么,谁最想要干什么……他基本都知道。
文官换人一时半会昭武帝会不知道该找何人,但武官,驻守边疆的人那么多,你不珍惜在京的机会,有的是人想上来。
何况,这又不是换了大批武官,就一个人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宣奇满脸苦涩,但却没有反驳昭武帝的话,他知道,曾一同与陛下征战的经历告诉他,陛下说的是事实。
宣奇深深的跪拜在地上,头磕在冰冷的石板上,“臣年老体弱,无力胜任京都守备一职,请求致仕。”
“允。”
“从边疆调任需要时间,你暂时还任京都守备,直到你女儿成亲。”
昭武帝瞥了他一眼,道。
宣奇:“臣,叩谢陛下。”
宣奇回神,看着女儿不满的神色,苦笑了下,陛下一向冷酷,是他还心生妄想,以为自己没有想要从龙之功这个念头就可以让陛下不处置自己,却忘了,陛下在乎的从来不是有从龙之功念头的官员,而是付出了行动,与陈王他们有联系的军中官员。
他虽没有这个念头,但女儿却要嫁于陈王做侧妃……事实已然胜于雄辩,最起码,在陛下那里,看中的永远是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什么和说什么。
不过这些宣奇都没有同宣璐讲,宣璐想要嫁给陈王,他答应了,仅此而已。
宣奇怜爱的摸摸宣璐的脑袋,唯愿他的女儿往后如愿,快乐无忧。
昭武帝把这个事当睡前故事讲给顾丛嘉,重点是京都守备过几天会换人,然后,顾丛嘉听的是:“那这宣守备还挺疼爱他女儿的。”
能顶着昭武帝的不喜,致仕也要满足女儿所愿,此乃顾丛嘉听过的第一桩。
昭武帝,昭武帝有点无语,“你真的就纯听故事啊?”
顾丛嘉弯着眼:“哎呀,我知道嘛,京都守备过几天就换人了。”
“可是,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昭武帝呵呵一笑:“你猜我为什么坐的这么稳?”
昭武帝初登基不过堪堪一年就能力压朝堂上的所有人,一力亲征,并把自己的那些兄弟都拉到了战场上,最后死的就剩一个,也没人敢说,凭的是什么?
军权!
因为昭武帝他掌兵啊,他有军权,而且还不是那种信任大将军的军权,而是自己就能统帅三军上前线的,所以,昭武帝的威势赫赫。
顾丛嘉眨巴眨巴眼睛:“你想让我干嘛?”
“陈王在拉拢武官了,很快,其他人也会行动起来。”
昭武帝恨铁不成钢,你倒是动动啊。
顾丛嘉才不上当,一来,陈王这不是前脚刚拉拢好,后脚直接被人撅了根,这拉拢,拉拢了个寂寞,二来,其他人,出了陈王这件事,其他武官怎么还敢同亲王联系,他们还是很珍惜自己打拼半辈子的仕途的。
再说了,顾丛嘉桃花眼闪闪,“你不能给我喂饭吗?”
他记得,他的武学师傅好像就是大将军,这是昭武帝喂到他碗里的饭。
昭武帝被气笑了:“你现在已经能够入朝参政议政了,还指望我给你喂饭?”
顾丛嘉撇撇嘴,好吧,他知道诡计多端的老父亲让他上朝就是为了放养他,让他自力更生。
他这边嘟嘟囔囔,奈何昭武帝的听力一绝,他:“再给你一次机会,苏氏银矿案,你要上朝吗?”
顾丛嘉:……那当然还是要的。
看出这个意思之后,昭武帝也看出了顾丛嘉这个小崽子在军权这块是有自己的打算了,不然也不至于东扯西扯的。
他起身,“足够的权势才能支撑你想做的事情。”
“尤其是,军权。”
顾丛嘉看着他的背影,闭眼,一夜好梦。
昭武帝这边,苏禾赔笑道:“殿下一定能理解您的苦心,只有军中发自内心的认可,军权才拿的稳当。”
就如同这一次军中,不再是什么某某军某某将军,而是陛下。
哪怕是吴武大将军,也无法和陛下在军中的威望相提并论。
所以,陛下如今才会有如此声赫。
也因此,昭武帝才会只给顾丛嘉一次军中的喂饭,就是将吴武派去给顾丛嘉当武学师傅。
吴武,总归是大将军。
昭武帝揉了揉额角:“那小崽子精的,他肯定懂,但就是不知道在搞什么。”
苏禾笑了笑,不再开口。
夜幕深深,苏禾看着陛下一步一个脚印,不知道陛下有没有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想法已然发生了改变——以前请吴武大将军给秦王做武学师傅,只是因为秦王无依无靠,陛下怜惜,想让秦王不受欺负,强身健体。
现在呢,因为吴武是大将军。
他劝解陛下已然能自然的说出军权拿的稳当这种话了……
陛下,想让秦王继位,并在一步步的给秦王铺路。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