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120-130(第3/14页)
死在身上。
还有后面说的,“不想处理弹劾大周皇室某某政务出问题的奏折”,这是奔着把陈王轰死去的,简直明牌。
看看说这番话的人是谁,那是昭武帝,是当今陛下!
陛下不想处理弹劾大周皇室某某政务出问题的奏折,再加上面的一番看似关怀的话,谁还不懂……陛下今后不会再给陈王派发政务了,他不信陈王的能力,而朝臣以后也不会有多少需要帮忙的政务交给陈王了,就算是吏部,也不敢,毕竟,若是交给了陈王,这件事出了茬子,弹劾吧,陛下早就说过不想处理此事,怎么,你阳奉阴违?
不弹劾吧,那就要自己背这个锅,谁那么忠心啊,吏部尚书?算了吧,吏部尚书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还没做热乎呢。
也就是,陈王今后的仕途同康郡王一样,断绝了,再无政绩能让他升上去,再想要夺储,那简直做梦,毕竟,陈王在原地踏步,其他人可是会上升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相当于到此时,陈王不是出局也如是出局了。
陈王就这么不是出局胜似出局,心态自然崩了,所以,原本心里还有对顾丛嘉的忌惮和警惕,准备徐徐图之,搞顾丛嘉,现在也没这事了,毕竟,差距都这么大了,他搞顾丛嘉也没什么好处,还得罪人,何必呢?
不说陈王,就连朝臣也是惊愕的,就这样,年初声势最强的陈王就这么下场了?
感觉像是在做梦。
事实上,这是真的,但要说陈王现在是彻底下场了,那倒也不是,如果陈王能想办法证明璃国公主之死不是因为陈王府的后宅斗争,而是其他人下手了,那陈王就有起复的可能。
据大理寺传来的消息,璃国公主死于一种奇毒,一种很难见,非常难见的奇毒……不说别的,就说嫌疑最大的宣璐,他们家是这一代起来的,因为宣奇跟着昭武帝亲征才被提拨到京都守备这个位置上,昭武帝对宣奇更是详细的调查过,身后没有旁人,就是清清白白,正常参军,有几分智勇被昭武帝看见了而已。
所以,这个奇毒的来源,就值得深思了。
再加上,曾经怀疑魏王的尸体一案,什么情况下,魏王需要杀人呢?
别说就是为了在昭武帝万寿节前夕随便杀人,然后搞工部左侍郎,随机……最起码不能是孩童吧?毕竟,谁家孩童大晚上下暴雨去河边啊,若要陷害,这破绽也太大了。
魏王值得搞这么大的破绽然后去陷害吗?
更大的可能是,魏王出于什么原因先要搞死这几个人,然后,突然奇想,陷害到了工部,也就是赵王身上。
这是顾丛嘉的猜测,合情合理,他相信他自己。
看着顾丛嘉一眨不眨盯着自己,昭武帝好笑:“怎么,你不值得相信吗?”
顾丛嘉:“我当然值得。”
“那你这幅样子是?”昭武帝带着轻松的笑意。
顾丛嘉的猜测告知过昭武帝,昭武帝相信他这没什么好说的,只是……顾丛嘉盯着昭武帝,明明知道他说的什么。
“好啦,我当然要让老二知道,我不是那么好算计的!”
他说着,眼里泛着冷光。
陈王最开始的那一番举措下来,他纵然对陈王这件事很不满,还是只能安慰陈王,基于此,昭武帝当然要报复,他可是很记仇的!
顾丛嘉盯着他,“就当是你说的这样吧。”
然后,扭头跑了,再不跑,他怕他就不争气的煽情起来了。
他们都知道,顾丛嘉为什么这么注视着昭武帝,但昭武帝不愿意说,顾丛嘉就不可能问出来,故而,双方都懂,但,彼此都说不出口,顾丛嘉不可能直接问,是不是因为我,所以你才说那番话……他问了又能如何,事实上,这件事的答案早已在心中了。
昭武帝说那些话固然有其记仇的原因,可,更多的是为了逼陈王为了自救,去疯狂对线魏王,将魏王拉下去。
毕竟,若是昭武帝不表态,陈王那一番动作之后,再加上已经确定的大公主娶璃国王子,陈王肯定会损失一部分势力,然后,他再安静一些日子,未尝不能东山再起。
但,昭武帝表态了,他对着璃国公主这个事猛猛说,也就导致,陈王想要东山再起,想要这个事过去,那他必须让璃国公主这个事脱离后宅,脱离他治家不严的名头……这一下子,就直接打翻了陈王计划这个事情过去后好好休养一阵的准备,逼着他,现在同魏王对上,且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至于陈王能不能调查到魏王同璃国使团可能有些关系,陈王他们都是半斤八两,魏王躲在暗处能算计到陈王他们,可要都摆在明面上,陈王也能反手锤魏王,尤其,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陈王的生死攸关之际,处理不好,他真的就要在政治上退场了……
昭武帝其实可以等,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等个三五年的根本不影响,他可以等到陈王缓过气,等赵王他们做更多的准备去争夺储位,他可以不必下场,不必说着番在史书上都可以记录为刻薄的话语……帝之二子,陈王,因同陈王妃夫妻情深,疏忽大意,嫡长子没了,一心为他的侧妃从此常伴青灯古佛,且,看得出来,他对此要麻烦昭武帝也是痛心不已的……史书记载的,当着满朝文武哭出来的就他一个,唯他一个。
这样的情况下,可能真的因为他闯这么大祸,却逼昭武帝顺着他的话讲,令昭武帝不喜,也可能是因为别的,但,世人如此多样,昭武帝的这番话保不齐有人批判他过于薄情,毕竟,儿子都这么惨了,昭武帝还直接夺了陈王争位的可能性……听听那一番关怀的话,那是关怀吗?
玩政治的,谁不心知肚明,那就是裹着糖的刀刃,句句关怀,却句句绝了陈王再往上升的路径。
昭武帝可能会落得一个雄主,但刻薄的名声,而这一切,昭武帝原本可以避免的。
昭武帝可以等的!等陈王他们再次争斗,到那时,昭武帝再做什么,都名正言顺,而且名声也不会有污点,但,昭武帝没等。
顾丛嘉比任何人都明白这是为了什么,昭武帝让大公主自己去处理自己的嫁妆之时,大公主不经意的问昭武帝为什么给予顾丛嘉的如此特殊,而他们……不是嫉妒,就是单纯的好奇,她今年也二十有一了,昭武帝的注视少的可怜。
不是都说少而珍惜吗?
她就是,想问一下。
而昭武帝当时怎么回答的呢,他无声的笑了一下,好似什么都说了,又好似什么都没说,帝王坐拥天下,富裕,又吝啬。
从把情感给予顾丛嘉开始,昭武帝便不再会给出第二个。
从来,顾丛嘉,独一无二。
顾丛嘉明白,他同样自信这段亲情,皇后想要他死没关系,他有昭武帝,母族无了,没事,他有昭武帝。
但是,当顾丛嘉每次都觉得够了的时候,昭武帝还能给他更多,昭武帝用实际行动给予了顾丛嘉超出很多的爱意,让顾丛嘉不必为母亲伤怀,不必为他人的态度而小心翼翼,他告诉顾丛嘉,就算全世界都不爱顾丛嘉也没关系,他的父亲爱他。
所以,昭武帝愿意用自己在史书的一点名声换陈王和魏王现阶段的战争,让他们无瑕去关注顾丛嘉的两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