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位: 130-133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登位》 130-133(第1/4页)

    第131章 第131章立储(18)

    这是雍郡王与楚郡王母族所懊恼的,但,更多的世族则是因陛下所言,惶惶不已。

    陛下既召见,那他们自然是要去的。

    只是,满朝文武不知道,在昭武帝召见他们之前,本来已经决定好魏郡王的处罚圣旨迎来了一次更改。

    “安嫔求见?”

    昭武帝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安嫔是谁,等想起来,哦,安嫔暂掌宫权。

    昭武帝让安嫔进来了,他怕安嫔这时候求见是大公主那里出了什么事,他绝不允许顾丛嘉的谋算另有变数。

    故而,等安嫔一进来,昭武帝便道:“瑞方那里,朕许她便宜行事。”

    言下之意,若是她有什么要求,你全力配合她。

    安嫔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脸色,本来陛下就破例给予了瑞方自己整理嫁妆的权力,就为了防她们在此事上动手脚,以阻碍秦王的谋划……现在居然还让她们全力配合瑞方,她真的好想吐槽,就陛下您许瑞方自己动手整理嫁妆的时候,瑞方还有什么需要她们配合的?!

    尚宫局,尚衣局,哪个敢不配合瑞方公主啊?哪还有她们什么事。

    虽然,觉得昭武帝这种爱屋及乌的偏爱刺眼极了,但,安嫔还是忍下了,她来求见陛下是有要事的。

    所以,安嫔忍,她柔柔道:“陛下,臣妾来此并非为了公主之事。”

    昭武帝:“那你来是?”

    安嫔:“臣妾得陛下厚爱,得以暂掌宫权,可今日臣妾才发现,这宫中竟不知何时为人所渗透,这是臣妾之失职,请陛下责罚。”

    虽然很不合时宜,但昭武帝就莫名想到了顾丛嘉在刑部尚书大义灭亲请罪和工部尚书请求责罚之后的锐评:“怎么,最近是什么责罚日吗?是个人就来请求责罚?”

    安嫔惴惴不安的看着昭武帝,陛下不会被气疯了吧?但也不至于啊,她说的事虽然大,但也没有很大吧?毕竟之前陛下还清扫了一次世族留在宫中的探子呢,但为什么陛下听说此事居然还笑开了……

    昭武帝回过神,“你说。”

    安嫔收起心中的不安,继续道:“……这便是从那宫女处搜到的财物,作为花洒宫女,她显然是不能够有这样的银钱的,且,臣妾查过了,并没有哪位妹妹给这宫女赐赏过。”

    “所以,依你调查,是谁给了这宫女财物?”

    一时间,安嫔很想脱口而出秦王,自家尚儿比秦王还大几岁,结果秦王不仅已经封王,而且还被特许参政议政,如此圣宠,若秦王不倒,陛下的眼中便看不到尚儿。

    可,理智阻止了安嫔。一来,秦王确实没做过这件事,以陛下对秦王的看重,任何事一旦牵扯到了秦王,那么,一定会大查彻查,就算是事发地的蚂蚁窝都要翻个过。二来,此番报复魏郡王,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也不知还有没有,不能顾此失彼。

    魏郡王前不久让母族失去了提前准备了好几个月的万寿节寿礼,导致尚儿最后只能送些孤本之类的,一点都得不到陛下的眼神,让他们谋划的想要用寿礼夺得陛下注意的计划彻底失败,这怎么能让安嫔不恨?

    看秦王就知道,圣宠是多么重要了……弱龄封王,特例参政议政,还有种种……魏郡王可恨!若不是他,自家尚儿早就能用万寿节的寿礼夺得陛下的一两分关注,进而渐渐唤起陛下的父爱了。

    安嫔想到这,坚定了,她犹犹豫豫,但又很笃定:“臣,臣妾查到的,是,是魏郡王。”

    “而且,臣妾在一开始审讯的时候,这宫女并不愿意说,且,臣妾在宫女发现了这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昭武帝看着苏禾递上来的手帕,气笑了。

    安嫔被昭武帝没什么情绪的注视着,她有些心慌,“陛,陛下?”

    昭武帝:“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小的这就去调查此事的真假。”

    在安嫔退下后,苏禾立马道,牵扯到魏郡王和后宫宫女,这不是小事,一则,皇宫中的女子,若陛下不明赐,其实都算是帝王的,二则,魏郡王此事,若是真的,那便犯了两大罪——勾搭陛下的人,秽乱宫闱,以及在皇宫中安插探子,是要盯着谁?昭武帝吗?

    这件件都是重罪,所以,马虎不得,更要查清真相。

    但,令苏禾愕然的是,“不必了,安嫔没这个胆子用这件事污蔑皇子。”

    看样子,陛下竟是查都不打算查,就直接相信了安嫔的话?

    固然安嫔没这个胆子,但,若是陛下重视的话,最起码也会查验一番,确保没冤枉人……苏禾默默退下,看着昭武帝更改圣旨,陛下是厌了魏郡王。

    其实,因为昭武帝没给过康郡王他们任何感情,甚至他们一出生就是昭武帝的算计,所以出于某种微妙的情绪,昭武帝给康郡王他们的结局是,不插手朝政,以郡王爵享富贵。

    而做了诸多事情的顾画,他的结局也不过是,杖责三十,剥夺爵位,终生幽禁府中。

    但,魏郡王的手实在伸的太长了,不说对陈郡王的算计,就单说算计他,还有这个顾丛嘉必经之路上的花洒宫女……

    所以,就有了如此场景——不少人在请求陛下收回成命,对魏郡王的处罚。

    魏郡王犯的错是大逆不道,不识大体,为争储位害死璃国公主,影响两国邦交,在万寿节前夕害死人,给君父找晦气,算计君父,勾搭后宫宫女,秽乱宫闱……是,这些是需要重重责罚的。

    按理说,这些罪名一下来,还有陛下让苏禾扔下来的证据,他们不该为魏郡王求情的,但,听听陛下对魏郡王的处置——杖责五十,贬为庶人,流放通州。

    这已经不是重重处罚魏郡王的范畴了,这是奔着要魏郡王的命去的……寻常杖责五十,最起码也要去半条命,好好休养才能康复如初,但陛下将魏郡王贬为庶人了,也就是,魏郡王因罪贬谪,是得不到好医药和郎中的,然后带着伤去往通州……不用怀疑,再强壮的身体也经不住这么遭啊。

    一串处罚下来,魏郡王绝对是活不下来的。

    陛下可以因为盛怒下这种旨意,但他们不能不求请,万一,陛下以后再想起这个被他处罚致死的儿子,再想起他们没劝阻,他们也要倒霉,而且,这种圣旨,若传于后世,陛下也难免会被说刻薄……万万不可啊。

    昭武帝:“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劝朕。”

    魏郡王,不,现在应该是庶人的顾画愣愣的,一切都完了。

    他当初不是失了智非要挑破储位之争的潜规则,他只是想,他做了那么多,但他挑破这一切,算得上有野心且会为野心付诸行动,这样,作为帝王,昭武帝哪怕厌恶他的手段,也应该会为此有些欣赏他……为君者,最忌讳无能,而不是恶毒。

    但,昭武帝告诉他,他不会因此而欣赏,他只会有纯粹的厌恶。

    陈郡王也被惊到了,显然,他当初也像是失了智般与顾庶人争吵,也是抱着同顾庶人同样的想法,但,现在看来……陈郡王庆幸,他也为储位做了很多事,但好歹没胆大包天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