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成为和亲公主后》 【完结】(第14/22页)
土和天下百姓,太子将亲帅宋兵,出征北夷。
圣旨发布后五日,太子宋枫城一身玄色盔甲,率领三万大宋兵士,从盛阳出发,前往嘉临关。
太子亲征,沿途行军赫赫扬扬,终于一个月后抵达嘉临关。
嘉临关本有五万宋兵,加上太子带来的三万人马,兵士数量达到八万之多。
嘉临关的守关将军仍是太子的岳丈孟阳孟将军,只是一年前太子来督军时,大力整改军纪,将孟阳心腹全部换走,是以这一年来,孟阳名义上仍然手握虎符,可实际已被太子架空。
如今太子宋枫城亲自来嘉临关领兵,孟阳这个将军的位子更加成为傀儡。
而此次前来,宋枫城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在做,直接入了中军帐,接手兵权,甚至连面子都不给孟将军留了。
而孟阳似乎是失去斗志,对宋枫城毕恭毕敬,甚至可以说唯唯诺诺,唯太子马首是瞻。
加之宋枫城的性子越发阴冷狠毒,但凡有意见不同的人,都被当作异己去除,是以太子在嘉临关调度指挥,生杀决策,当真无一人敢忤逆。
*
大宋在嘉临关聚集了八万兵士,北夷也在苏仪清的指挥下,将各个部落的军队调来嘉临关。
只是北夷军士人数加总都不到大宋一半,而作为北夷首领的蒙恩一直不曾露面,大家不免都暗自心忧,很多人都在怀疑北夷王是否还活着,只有苏仪清异常坚定,她坚信蒙恩一定会回来。
苏仪清何尝不知道军队如今士气不高,她亦极为忧心,每日吃住都在军营,和穆将军以及莫根等各个部落首领商议应战对策。
一晃又过了一个月,苏仪清此时已有五个月身孕,孕肚明显,可她仍然坚守在军营。
穆将军等人都在劝她,让她回鹿寨休息,可苏仪清知道,虽然在战事指挥上,她不能替代蒙恩,只是她仍然是北夷王权的代表,她在这里,各个部落尚有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如果她走了,恐怕队伍将更加松散,那样北夷军队将更加无法对抗北宋。
大家亦明白苏仪清的苦心,对她更加钦佩。
顾及这边只有南璃一人照顾王妃,塔娜从鹿寨带了几个壮年女子过来,除去照顾王妃之外,还可以在军营帮忙做些缝补之事。
这日傍晚,苏仪清吃过简单晚膳,让南璃帮忙披上披风,打算去中军帐和穆将军商议粮草安排。
如今正是严冬,粮食和取暖物资耗量很大,有几个部落供给已经出现困难,穆将军今晚想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对策。
这时,塔娜掀开大帐帘子,风风火火地进来,大声说道:“仪清,大宋那边来了个信使,说是他们太子有封信,须要亲手交给你。”
闻言,苏仪清连忙出帐,扶着南璃过去中军帐。
穆将军和莫根等各个部落首领都已经在中军帐中等候,见苏仪清进来,纷纷行礼,接着命人将大宋信使带上来。
苏仪清抬眸看去,那信使竟是太子身边的忠桂。
在此情此景下,见到故人,大家都有些心绪澎湃。
当年苏仪清在宫中受到皇后刻意排挤,忠桂没少从中调和帮忙,苏仪清知道忠桂是本质善良之人,对他也一直心存感激。
忠桂见到苏仪清端坐在主位上,面上亦露出些激动神色,连忙上前几步,像是旧时在宫中一般,对她行礼,说道:“拜见公主。”
旁边有人呵斥:“胡说什么?这是北夷王妃。”
苏仪清对那人摆手,示意无事,让忠桂起来,说道:“忠桂是我在盛阳宫中旧识,这些称呼都是虚礼,不用计较。”
接着,又问忠桂:“怎么太子让你来送信?”
忠桂回答:“太子殿下对其他人都不信任,又说公主见到我,许是能想起之前宫中旧事,恐怕比其他人更加妥当,才派我来送信。”
说着,忠桂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信封上是仪清熟悉的篆书字体:仪清亲启。
作者有话说:
蒙小恩:作者大大,你竟然让宋狗又给我老婆写了一封信!你要是再不让我出场,我就找你拼了,鱼死网破!
作者:好怕怕,我算一下,明天就让你回来老婆身边,顺便送碗肉汤给你!
第80章
苏仪清让南璃将信封拿过来, 当着帐中诸人的面拆开,里面有两页信纸,还有一只象牙珍珠簪子。
南璃认得这只簪子, 这是之前在盛阳时,太子赠与公主的, 在皇宫中那几年,公主最爱这只簪子,经常戴在头上。
苏仪清见到簪子,面色却没有丝毫变化,只是随意放在桌上, 打开两页信纸读了一遍。
信中, 宋枫城先是表明自己从未忘记对苏仪清的初心,至今仍然思念她,这只簪子也一直保留在身边,睹物思人。
接着话锋一转,提及大宋如今兵力强盛,在嘉临关驻守八万精兵, 与北夷一战, 有必胜把握。只是宋枫城亦不愿见到因战乱引起百姓疾苦,所以还是想在正式宣战前, 先礼后兵。
只要北夷答应大宋两个条件, 则大宋不会宣战,愿意和平解决。
北夷恢复大宋附属国地位,不再设立北夷王之位,各个部落独立归大宋管理, 并每年供奉。第二, 归顺大宋后, 北夷王妃随太子一同返回盛阳,再做处理。
苏仪清一目十行地读完两页信纸,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南璃拿给穆将军和各个部落首领传阅。
苏仪清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想着宋枫城当真是好筹谋,他此举是要瓦解北夷内部各个部落之间联盟,鹿寨科沁这样的大部落尚有抵抗之心,而那几个小部落必定想明哲保身,而且还可借此机会和鹿寨科沁平起平坐,反正都直接归属大宋朝廷。
果然,大家看过信笺之后,反应不一。
穆将军面色愤慨,这大宋太子趁北夷王不在,如此明目张胆觊觎北夷王妃,简直欺人太甚。
而那几个小部落首领则面色隐晦,态度暧昧,似有动摇之意。
苏仪清思索片刻,拿起桌上簪子,似是不在意的端详了一会儿,唇角勾起些轻蔑笑意,将其掷于地下,簪子发出一声脆响,断成两截。
苏仪清正色说道:“忠桂,你回去告诉宋枫城,北夷民众不会归顺大宋,不是因为北夷对大宋江山有觊觎之心,而是因为大宋朝廷实在让人心寒。至于我,我已经是北夷王妃,以后也只会是北夷王妃。这簪子,于我已经毫无意义,你拿回去还给宋枫城,请他自重。”
忠桂一脸为难之意,还想劝解。
苏仪清又说道:“忠桂,我知你想说什么,只是如今你我立场不同,你不用再劝。”
忠桂弯腰捡起地上两截簪子,突然跪下,哀求说道:“公主,我要是带着这样的口信回去,必死无疑啊。”
苏仪清抬眸,疑惑看着佝偻弯着背跪在地上的忠桂,不过两年时间没见,他变得苍老很多,和宋枫城差不多的年纪,鬓角竟然有了丝丝白发。
忠桂沉重说道:“公主,您不知道,自您离开盛阳以后,太子殿下他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