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22、送人(姜沃 真的心动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22、送人(姜沃 真的心动了...)(第1/2页)

    几位家主于正堂议事,从五彩销金的镂花门窗望出去,可见庭中花树开的灿然无比,如云蒸霞蔚。

    若是没人开口说话,远远还能听到幽幽丝竹管弦之声,是家中乐伎、舞伎在习演歌舞--

    在座几位家主不免想起,倘或没有什么巡按使突如其来寻衅挑事,此等春光明媚,正是各家该轮流置办宴席之际。

    如往年一般,饮酒赏花观歌舞,岂不美哉?

    其中章家家主,合着遥遥丝竹之音,在案上轻轻敲了两下,然后叹道:"最好的春景就那么短短数日,花期也是一般短暂。可惜今岁皆要错过了。"等对付走那位姜侯,必是到春末荼靡之时了。

    这样想着,章家家主还有点遗憾,甚至想当场作诗一首以抒胸怀--

    虽说高卧无忧鼓腹而歌,吟风弄月及至放浪形骸,便是许多世家子的日常。但作为家主,尤其是上面有人的豫章世家家主,罗家主还是具备一定警惕性的。

    此时也给旁人敲了敲钟:"据姜侯从前于京中多年行止可见,这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你们不是也常抱怨,这十来年间,想给族中晚辈谋个一官半职的,尤其是实缺,越来越难了吗?"

    "这事儿与姜侯在吏部多年就扯不开关系。"

    "你们别掉以轻心,更别弄巧成拙--"

    说到这儿,罗家主特意转向方才信心满满的涂家主,问道:"投其所好?你知道姜侯之好?"

    他这个京城有人的都没打听出来呢!

    难道京中官员傻啊?姜侯在京中为官,尤其是为吏部尚书为相的那几年,怎么会没有人想''''投其所好''''?

    但姜侯无家族无儿女的,似乎也从未表现出什么特殊的喜好......也不是,听京中世家亲友提过,姜侯最大的喜好,似乎就是通过''''城建署''''搞一些水泥混凝土之类的东西,甚至一个女人家,之前还捣鼓过什么火药矿灯,倒像是个工部尚书。

    这些都属于大唐机密技术,因此对江南西道世家来说还是颇为遥远的,反正罗家主完全搞不懂,这是种什么爱好。

    因此听涂家主说的信心满满''''他这份礼物,姜侯一定喜欢''''。

    罗家主就第一个不信这个''''一定'''':京中那么多官员都不清楚,你老涂就知道?你开了天眼了?

    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老涂这人,这想法有时候稀奇古怪的--上次提出来给崔少卿送美人的就是他。

    这话从嘴里冒出来前也不想想这靠谱吗!你这是送礼还是拱火啊?

    反正罗家主换位处之带入了下:这不就相当于......有人给自己夫人送两个美貌少年郎吗?甭管罗家主自己有多少姬妾,但对他来说,夫人肯定也是完完全全只属于自己的。

    因而,此时罗家主一定要涂家主先说出来,他准备的礼是什么。

    涂家主还磨叽了一下,才不情愿道:"人。"

    罗家主血压顿时就上去了:"我不是说了,不要送人!你送人给姜侯,崔少卿就能欢喜了?他便不是巡按使,也是朝廷命官,还是当今陛下潜邸旧臣,哪怕多年来仕途总不顺,未至权臣重位,但......"但也不是不存在啊。

    是,在外人看来,崔朝的仕途绝对算不上平坦顺畅,起码远不如其夫人。

    毕竟当今也已登基二十余年,从晋王府出身的旧人,多有宰相重臣,而崔少卿多年来却一直在边缘部门打转。

    不过罗家主还是那句话:人家仕途不顺,也不代表不存在啊。

    而且若是姜侯夫妻感情深厚,你这给谁送人,不都是添堵吗?

    罗家主还未说完,就见涂家主摇头道:"罗公也太狭隘了。"

    半晌才挤出来一句:"好,涂公不狭隘的''''高见''''为何,我洗耳恭听。"

    涂家主继续摇头:"谁说给男子官员送人,就一定是送姬妾,给姜侯这种女官送人,就得送''''面首''''?"

    涂家主还反过来开始教育别人了:"你们啊,要不就是道听途说,要不就是闭门造车。我却是派人去江州细细打听了--"

    "从前在京中,姜侯是宰相又掌吏部,为公正之名不露喜好很正常。但出门在外,所带之人,必是用的最顺手也最偏爱之人。这不就看出姜侯的''''喜好''''来了?"

    涂家主说到这儿,其余人不由也觉得:好似有几分道理。

    "这次巡按使之伍中,几位书令史都是出了名的才子。"

    "送面首多不好啊,传出去于姜侯的名声也不好--送也该送门客和幕僚啊!"

    而且,涂家主很快又向大家暗示了一下:这些门客他也是仔细挑过的,哪怕达不到什么''''貌若潘安颜比宋玉'''',也各有可取之处。

    而且绝非饱读诗书的老儒,都是年貌相当的少年郎。

    如果姜侯看重的不是门客们的才华,也......完全没问题。

    反正只要人能送上,怎么用,就是''''丰俭由人''''了。

    听了这话,从罗家主起,众人对涂家主还都有点改观:这人有时候还能靠谱一下。

    而很快,这改观甚至就进化到了刮目相看--

    "不只是门客相公,还有会读书写字的侍女,强健有力的客女,我都挑好了。"

    "巡按使之伍中的亲卫,男女都有。但据我打听着,姜侯往庐山上去寻孙神医之时,贴身带着的都是女亲卫。"

    "想来也是,姜侯到底是女子,行走坐卧,到底也是女子跟着才方便。"

    "此番姜侯是代天巡牧,带的人必是有限,听闻只有些亲卫,没什么侍女随身服侍。咱们正该送一些,为其解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