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2、第 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2、第 2 章(第3/3页)

    谢安从天幕上收回目光,凝视着自己的那份邀请函,沉思许久。

    他的邀请函上已经注明了组别,叫做“王谢组。”

    如果放在先前,他可能会觉得这个“谢”是自己。

    “王”呢,应该就是指他的好友王羲之。

    但从元白的案例来看,分组是随机的。

    这个“王”,很可能是古往今来的任何人。

    谢安现在是青年时期,隐居东山,寄情林泉,不问俗世。

    每日闲情雅致之余,就是教导家里的几个孩子读书。

    小谢道韫坐在对面,正在写谢安给她布置的家庭作业。

    她是个无比聪明的小孩,将笔一搁,眼珠一转,漂亮的眸子中流光溢彩,很快就有了主意。

    “叔父,这个王姓之人虽然是随机的,亦不会与你毫无关联”,她语调清脆地说,“可能是以前的老丞相王导。”

    “不对”,下一刻,小谢道韫又推翻了自己的观点,大声道,“很不对!”

    谢安含笑倾听。

    “倘若是他,倒好了”,小谢道韫托着腮,像模像样地长叹一口气,“就怕虽然是王丞相,却是北边的那位呢。”

    世人都说,“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前秦的那位侍中、大将军、司隶校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丞相、清河郡侯…….

    王猛王景略。

    倘若和她叔父分到一组,不也是一种“王谢”吗?

    谢安笑了,声音温和清澈:“令姜放心,不会的。”

    小谢道韫咬着手指头,一阵迷糊:“为什么呀?”

    叔父怎么就能确定,难道是有什么细节被她忽略了?

    “因为”,谢安低眉浅笑,“嘉宾限定是两人一组,装不下这么多人。”

    小谢道韫恼了:啊啊啊,叔父你又逗小孩玩!

    谢安考虑到此去归期不定,特意将东山别墅的一切都安顿好,又给小谢道韫留了足足三个月份量的作业,仔细道了别,这才准备动身。

    他温声道:“令姜松手吧,我会早些回来。”

    “不要!”小谢道韫大声说,攥住叔父的衣角,一直不肯放开。

    舍不得,根本舍不得!

    自己一出生就被送到东山抚养,还是第一次离开叔父这么久呢!

    她也想跟着一起旅行!

    当然。

    这和叔父布置了太多作业,而且还让她每天在天幕评论区发言,汇报学习进度,也有那么亿点点关系……

    谢安无奈,正要哄一哄小朋友。

    却见邀请函上光芒一闪,出现了一行字:“嘉宾谢安您好,请确认是否要带上您的侄女谢道韫一同参加节目。”

    谢安惊讶:“还可以带家人?”

    天幕:“通常情况不可以,但小令姜太可爱了。所以,我特意找我的主神父亲申请了一下,祂同意了。”

    芜湖,小谢道韫眼前一亮,提着裙裾,在原地高高兴兴地转了个圈:“谢谢仙人!”

    终于可以出去玩啦!

    ……

    北宋元丰位面。

    王安石二次罢相,迁居江宁钟山。

    江宁是六朝故都,古来最钟灵毓秀之地,一望江天万里,远山如黛,风光如绣,恰如一幅水墨晕染开的烟雨江南画轴长卷。

    他这段时日,过得相当平静安逸。

    看看书,下下棋,写写篆隶,和不请自来的苏轼斗斗嘴,还养了一只小毛驴。

    每日饭后无事,便骑着小毛驴在山间闲逛,涉过苍翠林木,闻流莺低语,披夕阳而归。

    流光轻转间,岁月如幻梦。

    前半生,那些朝堂上的风狂雨骤、雪虐惊涛,乃至春光骀荡的汴京风华,都仿佛成了很久远的事。

    暮色时分,王安石悠然骑驴归家。

    他家现在叫做半山园,但是,在几百年前的东晋时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谢安宅。

    此地正是谢安故居。

    时过境迁,旧迹几乎荡然无存,只剩院中一个谢安当年堆出来的土墩尚在。

    王安石望着土墩,诗兴大发,当场就做了一首《题谢安墩》。

    “我名公姓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我名公姓偶相同?

    没错,谢安字「安石」,与王安石的名字一模一样。

    这个墩虽然从前属于你,但现在我来了,自然就是我的啦!

    时人听了,便嘲笑他性情执拗,不肯让步:“王安石在朝与人争新法,既罢,与死人争墩,亦其性也!”

    王安石并不放在心上。

    这天,他收到了《环球旅行记》节目邀请函。

    左右闲着无事,就去一趟吧。

    ……

    王安石穿过传送门,恰好看见对面的人迎面走来,头上也顶着“王谢组”的牌子。

    二人自然地组成了一队。

    迷雾散尽后,他看见,面前是一位温润修雅的青年,轻袍缓带,倏尔朗朗一笑,气质清新脱俗。

    手中牵了一位玉雪可爱的女童,眉眼秀丽,灵动敏慧,虽面容还一团稚气,却已依稀可见日后的绝代芳华。

    “在下陈郡谢安石,这是侄女令姜”,谢安含笑说,“请问阁下是?”

    王安石颇为惊愕,下意识便回答:“临川王安石,与你同名。”

    “既然如此”,谢安微讶,眸中笑意加深了些许,“我在家中行三,阁下叫我三郎就好。”

    正说着,他目光下移,一下瞥见王安石手中的诗卷。

    不由眉梢微挑,好奇地问了一句:“《题谢安墩》……咦,这个谢安不会说的就是我吧。”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小谢道韫大声念出诗句,歪过头,很不解地问谢安:“叔父,这个黑伯伯为什么要冒名顶替,抢我们家的墩子呀,他做了坏事,没人把他抓起来吗?”

    王安石:?

    坏了,真被他遇上正主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