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5、第 5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5、第 5 章(第1/3页)

    南明位面。

    随着弘光朝覆灭,唐王朱聿键临危受命,登基续统,改元“隆武”。

    他早年寒微,艰苦备尝,在高墙幽狱中被囚禁了二十多年。

    故而登基后,励精图治,锐意光复,是一位公认的明君。

    在隆武帝的感召下,原本坚决反明的民间起义军,比如李自成闯军余部,也万里迢迢归正,被收编成了忠贞营,共抗鞑虏。

    但情势依旧十分险恶。

    外有鞑子掠地屠城,内有权臣恣意威福。

    近日来,这名权臣,甚至出现了时刻准备向鞑子靠拢投诚的迹象。

    没错,说的就是八闽海盗头子郑芝龙。

    郑芝龙虽然拥立了隆武帝,但依旧在两面下注。

    一边暗中找清廷和谈,积极准备当汉奸。

    一边还想控制住隆武帝,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宫,给天子当养子,以后效周世宗柴荣的养子即位故事,岂不美哉。

    隆武帝:?有病。

    就算朕没子嗣,也轮不到你儿子来接班吧,还挺会做梦的。

    本打算随意敷衍一下,面谈几句就打发掉。

    结果一见少年郑森,顿时惊为天人。

    印象也立刻从,“该死的权臣养出的该死的虎逼崽子”,变成了“天啊,难道这就是上苍垂怜,特意赐给朕的绝世佳儿吗。”

    少年郑森提出了《延平条陈》:我们应该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

    隆武帝:说得好,放手去做,光复大明以后就靠你了!

    哦对了,延平这二字挺吉祥的,以后给你当王号怎么样?

    延平津古来就是龙飞之地。

    都说「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与你的未来发展堪称绝配啊!

    少年郑森:???

    会不会太快了一点。

    隆武帝一腔父爱无处挥发,不仅收养了他,加国姓,改名“成功”,还开了宗室玉牒谱,把他的名字记上去。

    封招讨大将军,让他去御营练兵,顺便兼职一下宗人府宗正。

    这就是给他铺路的意思。

    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隆武帝从来就不是什么注重宗族礼法的人。不然,他这个唐王系的后人绝不会称帝当天子。

    重要的是,他在这孩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天资英睿,心地坚毅,明亮而又锋芒毕露,更兼出生海外,广涉西学,成长于波谲云诡的商海风涛之中。

    这个最危险的时代,也是最适合他的战场,他一定会成为那个立于时代风口浪尖、引领岁月前行的人。

    所以,隆武帝决定搏一把。

    说不定能行呢。

    棋声落定的刹那,身在局中的人仰头望去,唯见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漆黑夜空,仿佛一道汹涌的炽电,点燃了幽暗不见底的深林。

    这是此刻唯一能抓住的,破局的希望。

    隆武帝主打一个坦诚,对少年郑成功说:“以后若是能赢,你挥师北上,再造日月,以宗室子身份重开大明正朔,登基为帝,介时堂堂正正谁可指摘。”

    郑成功问:“若是我输了呢?”

    “若是输了……”

    隆武帝沉吟道:“朕当天子死社稷——而你,须得奋战而终。”

    “你是朕的孩子,故天下人皆可降,独你不可。”

    “苟至一息尚存,须执刃而斗,浴血而进,令夷狄知我中华有子,宁碎其骨,毋辱其魂,昭忱义烈,直足耀日星而动河岳。”

    “倘六合荡覆,那便投荒一隅,倘城守不能,那便争之海岛,百死不挠,折首不悔……”

    说到此处,微微一顿:

    “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战至最后一息,俯仰天地,无愧无祚。”

    “十年,二十年,乃至过了半生,朕在黄泉路上等着你。”

    隆武帝伸出手,掌心握着一枚玉印,等待他的答复。

    少年郑成功抬眸看向他。

    窗外落霞满天,他回想着南下以来,所见的生民涂炭一幕幕,目光逐渐转为坚决。

    这一眼,仿佛裹挟着山海间呼啸不息的万仞长风,也映着外边炽烈蓬勃的冲霄云霞。

    “好”,他沉声说,“此头此血,总之已许陛下矣。”

    上前一步,握住了父皇的手,也就握住了此生不灭的誓言。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尤旦暮。

    且以山河为铭,青史为碑,这一条永夜里的长路走到尽处,终将在史书页里重逢。

    ……

    外边,郑芝龙很兴奋,认定一切都在掌握中。

    既然李存勖能改李姓继唐,柴荣能改郭姓继周,罗马更是连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五贤帝,我儿怎么就不能改朱姓继明了。

    这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拿明廷当投名状,直接去对面投了。

    真是赚麻了!

    梦做得很美。

    然而却有两个大纰漏。

    一是,既然要以皇子身份继位,那么作为皇子的生父,最好自觉点,就跟死了一样,一如柴守礼之于柴荣。

    二来么。

    过继出去的孩子,就如同泼出去的水,郑成功压根和他不是一条心。

    一边是常年缺位、感情淡薄、道德败坏、脾气还特别暴躁的亲爹。

    一边是志同道合、对自己好得不得了、天天带在身边参政教导、史官见了都说“帝绝爱之”、“宠异之”的养父。

    选谁很明显吧?

    郑芝龙的诉求很简单,那就是利益至上,管他汉人胡人当政,别影响他海外通商赚钱就行了。

    什么?

    你说清兵入关,攻城掠地,屠戮之惨,人理灭绝?

    江阴八十一日屠城十万,其他地方死难的无辜百姓也是一茬又一茬。

    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无法不触动?

    不听不听,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郑成功对此大为恼火,劝了几次,见他好似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完全不为所动。

    终于彻底死了心。

    哪怕郑芝龙不愿事明,决定自立,席卷兵甲,割据海外自封为王,他都不是不能接受。

    东南亚那么多富庶岛屿,凭什么西方人能占领,我堂堂华夏统治不得?

    当年料罗湾海战,郑家水师不也曾气吞海岳,大败荷兰吗。

    但是。

    郑芝龙明明手握重兵,却倒戈降清,放着好好的霸主不当,偏偏上赶着给鞑子当奴隶。

    这就太离谱了。

    仿佛被下了降头一般。

    此时此刻,郑成功终于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