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16、第 1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16、第 16 章(第1/3页)

    最终,这顶凤冠花落永乐朝,卖出了一个天价。

    朱棣神色不善,看向天幕上的郑成功。

    都怪你小子瞎起哄!

    那些被点名的皇帝,不管是不是真想买,全都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乱糟糟地挤进评论区,开始哄抬价格。

    导致多花了十倍的钱!

    这笔账,朕记住了,回隆武朝等着跪太庙吧你!

    然而,郑成功作为一名优秀的生意人,怎么可能竭泽而渔,只顾眼前,甚至拉低在客户心目中的印象分呢。

    他微微一笑,告诉朱棣:“太宗陛下按原价付款就好。”

    凭什么啊,其他人顿时不乐意了。

    郑成功告诉大家:“价格还是按原价算,只不过,在支付的时候给他打了一折。”

    观众依旧神色不善。

    凭什么单给他打折,不给我们打,这个价格我们也能买!

    郑成功考虑到,这些都是未来的优质顾客,没有敷衍,而是态度认真地解释道:

    “太宗皇帝再造宇宙,功同开创,通运河,迁都城,兴文业,扬远帆,气吞万里,封狼居胥,合南北汉民为一家,居功甚伟。”

    “我作为大明后世人,当然从中受益,让利一些也是应该的,就当感谢前贤功绩。”

    此话一出,朱棣的眼神变得无比柔和起来。

    “真是个好孩子。”

    自己苦心孤诣做下的每一件事,都被后人记在心中,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了。

    天幕先前也说了。

    郑成功来自明末,既是乱世名将,又是民族英雄。

    他孤身一人涉鲸波,犯锋镝,转战千里,只手扶社稷,一定很艰难吧……

    不知不觉,朱棣看郑成功,已经佩戴上了十米厚的好孩子滤镜,并且还在持续加深。

    一道流光闪过,一只蓝色缎面珠宝盒,出现在面前。

    一打开,大片的璀璨光华盈盈耀目。

    他唇角噙着笑,捧起凤冠,转向一旁的徐妙云:“来,咱给你戴上。”

    观众们对此无话可说。

    谁让郑成功是大明人,朱棣的功绩也确实摆在那里。

    人家自家王朝的千古一帝,心中有所偏向也是难免的,可以理解。

    朱棣都给徐皇后买了一个凤冠了,接下来,肯定不会再买。

    独孤皇后等人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但没想到,郑成功已经不打算做他们的生意了。

    一直卖同一样商品,显然不利于定高价,所以,尽管珠宝店里还有别的款式的凤冠,他也不打算再销售了。

    而是瞄准了新的赛道,钻石项链。

    凤冠只能是皇后戴,而项链就不一样了,所有贵女皆可。

    接下来,还有戒指、腕表、耳坠、钻石文具套组、宝石餐盘、珠宝匣子……等等。

    主打一个男女老少,全部收割,无一落下。

    他自己每日两次的商品名额用完了,不过没关系,在场的还有其他嘉宾,借一下名额就行。

    大家欣然同意。

    为表感谢,郑成功决定把二百万新加坡币里剩下的份额全部花掉,用来给他们买礼物。

    “还有二十多万,你们去挑点喜欢的。”

    “好啊”,刘令娴兴致高昂地说,“我正好买两条手链,给我的夫人和夫君各带一条。”

    她挑挑拣拣,最后拿了两串一模一样的手环。

    主材为无色钻石与浅灰蓝钻交织而成,切工如镜,铂金链细若银霜,典雅而秀美。

    小谢道韫选了一个绿宝石的大眼睛孔雀玩具,正捏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摆弄。

    她迷惑地看了看刘令娴的手环,惊奇地问:“这是男款还是女款?”

    “不分男女”,刘令娴很有经验地说,“我平日礼物全都买一模一样的,不然他们会吵起来。”

    观众惊叹:咱刘姐可真是端水大师!

    难怪能同时娶一夫一妻,竟然还不翻车!

    刘令娴淡定一笑,又看上了一条精致的锁骨链。

    极细的玫瑰金链上悬着十余颗墨绿钻石,气质出众,深邃清远,打算送给老师沈约当生日礼物。

    因为老师的生日快到了,礼物自然不能等旅行结束再带回去,而是走交易通道。

    她和郑成功商议,以一元的价格将礼物卖回梁朝。

    观众绝倒,你都有两个了,竟然还惦记着自己的老师,你让大家说你什么好!

    “我没惦记他。”

    刘令娴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原则的:“我老师是绝世大美人,文坛盟主,也是我的人生偶像。”

    “我这是在给他孝敬,聊表寸心,以便日后多多学习。”

    观众直呼好家伙。

    你这个学习,它正经吗?

    没错,沈约确实是放在整个历史上都相当著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位千古大文豪,指点刘令娴、萧统等人编撰《文选》。

    但沈约更出名的。

    难道不是那一大堆,沈谢、沈王、沈萧、沈任、沈江、沈潘……之类的文坛并称吗?

    观众有理由怀疑。

    刘令娴就是想找沈约学习,怎么才能当好合格的海王。

    镜头一转,王安石居然拿了一块镶满钻的“大砖头”过来。

    观众惊奇发问:“荆公,你这是拿了什么东西?”

    王安石将锁扣一拆,咔嚓一声,「砖头」便从中间应声而开。

    “此物名为笔记本”,他说,“配套有一只钻石笔,我准备用来写日记。”

    刘令娴一听,深受启发。

    立即回头购买了一册大号白纸本,封面花花绿绿,镶满了水钻,准备用来当写生的画册。

    “以后走到哪儿,画到哪儿”,她自信满满地宣布。

    观众见此架势,还以为来了一位绘画大师。

    然而,真正对她知根知底的人,早已在天幕前,悄然捂住了脸。

    “三娘啊”,她表兄兼绘画老师谢赫,正仰天长叹,“你未来作画的时候,莫要把为兄招供出来。”

    谢赫是南朝最著名的画家,提出了中国绘画的“六法”,影响了后世画坛几千年。

    但是。

    即便是绘画大手子如谢赫,也架不住刘令娴的灵魂画风,甚至一度险些被带歪……

    郑成功计算一番,发现竟然还剩下十万新加坡币没花掉,不禁皱眉。

    “怎么可以有钱剩下呢”,他催促道,“赶紧再加加油。”

    王安石抬手一指:“于少保到现在为止,什么都没买。”

    于谦属于标准的低物欲人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