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5、第 5 章(第2/2页)
抿着嘴笑的更厉害,“行行行,交给我就是了,展铭这孩子真不愧是我从小看大的,还是这么懂事儿!”
等郭婶儿一走,孙菊花还要说什么,赵展铭就借口给孩子洗澡走了。
晚间上了床,孙菊花埋怨着跟赵诚实说了一遍。
赵诚实侧躺在床上,扣着屁股不以为然,“咋地,你还想给他找个天上下凡的仙女儿?”
“有仙女我也给自己儿子留着啊,这不是寻思着找个条件好点的,咱老三不是马上也要相看女人了,到时候用钱的地方可多哩,赵展铭这小子越大心眼子越多,现在升了官,寄回来的钱还跟前两年一样,说出去谁信?”
“他不是说那边的养子也得花钱,害,这能不能成还是两说,你急啥?明儿还上工,我睡了。”
孙菊花翻了个白眼,骂骂咧咧着这才也躺下。
-
又是一日傍晚,云霞满天。
陆家对门的大黄狗冲着路口喊了两声,附近几户的孩子你追我赶着嬉笑间跑了回来。
转眼陆青禾已经回娘家住了五六天,她熟门熟路走出去,招呼着才跑回家的瑶瑶阳阳进了门。
阳阳:“妈妈,你给我们画的画报真好玩,今天好几个小朋友都找我要哩,比扫盲班识字有意思多了。”
瑶瑶:“就是就是,上面的小人画教识字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意思,那个‘出’字原来就是两个山叠加在一起,之前阳阳总是记不住。”
“谁说我记不住,我、我这不是记住了!”
所谓画报当然不是村大队那种上色的印纸,而是这些天陆青禾闲来无事,在草纸上随手画的小人画,拿来给自己两个孩子认字用的。
大沽村穷,不只是吃穿,还在思想。
村里识字的人挺多,识字超过十个的就没几个了。
可大队的扫盲班开了几年,别说去上课的学生了,就是教字的老师都没了影儿。
附近村里,也就赵家沟有个从前遗留的学堂,不管几岁的想上都能送过去,但是送过去人家只管上课不管学生,你爱学就学,不学拉倒。
说话间,陆家去地里上工的人也都到了家。
陆青禾拍拍两个孩子的小脑瓜,“行了,都先去洗手准备吃饭,今天晚上有小鲫鱼汤跟苞米面饼。”
“知道了妈妈。”
“有肉吃!妈妈我现在就去洗手!”
才进家门的陆青山凑过去看了眼两个孩子留下的草纸,瞪大了眼睛,“我妹子啥时候有这么个手艺了。”
“跟大队宣传栏上的画报学的,随便画着玩的,哥,你替我问了没?”
“问了,赵家沟的学堂还收人,学费书本费一年是六块,你真要送阳阳跟瑶瑶过去?”
陆青禾还没开口,沉默寡言的陆丰收吹胡子瞪眼看了过来,“学那些个书本玩意干啥?有那个心也不是那个命,费钱费力气的,还不如早点学学农活儿咋干,早点上工挣钱!”
陆青山试图替妹子说话:“这咱家小山小海不都去上过一年学,怎么着也得让孩子把自己名字认了是吧。”
“男娃就算了,瑶瑶去是干啥,一天天的净找点事儿出来,不能让人安生点啊!那学堂要我说就是骗人的,说是有老师,书本发了也没见老师教东西,有钱还不如省着点花,你这将来俩孩子,日子节省点比什么都强,你妈跟我活着还能顾你几天,将来我俩没了,你俩哥也各自有家庭,你咋办?”
其实陆丰收对陆青禾两个孩子不算差,这些天来吃穿用度跟自家俩孙子一个样,也没说区别对待。
可老头子这思想一时半会儿根本改不了,从识字没用说到了花钱得省,最后又催着相亲。
陆青禾争了两句,也懒得再说,只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怎么着都得想法子出山不可。
大嫂周凤拎着竹筐到了家,瞧见陆青禾围着围裙,连忙搁下东西过来洗手帮忙,“你这身子差,好不容易回来住了再歇几天也没事儿,等我们回来做也不耽误时间。”
陆青山点头说是,招呼招呼自己十四岁的大儿子陆小海一起去院子里劈柴火。
二嫂张美芝揉揉胳膊,脸色淡淡的喊了自己的儿子小山过来问了几句白天在家做什么的话,这才也跟着进了厨房。
张美芝:“其实青禾身子骨不差,你瞧她自己带孩子这么多年,除了瘦点几乎就没发过病,这是底子好,要总是躺着,人还说不定给躺坏了,青禾,明儿我想吃炒洋芋,等会儿我提前给你洗了放筐里啊。”
薛兰花掐着一把野菜过来,“去去去,你去给小山把裤腰带给缝了,我看他提着裤子老半天了,这边交给我吧。”
“诶。”
等张美芝一走,周凤抿唇瞥了眼陆青禾的脸色,“美芝这人嘴直,可别多想。”
陆青禾笑了笑表示没事。
陆家没分家,嫁出去的小姑子回来住,还多带了俩孩子挤着睡,时间短了还好说,真要住上一年半载,恐怕就连好脾性的大嫂都得心里犯嘀咕。
“管她干啥,她又不当家,还能直接开口说不高兴?”薛兰花收拾着灶台一边说。
“妈说的是。”周凤跟着笑了笑,转头又想起什么,含笑看了眼陆青禾,“对了妈,西村郭大娘找你两趟了,我看今儿中午你俩聊得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茬子说给青禾的?”
“这次还真有个合适的。”
薛兰花拉过陆青禾,仔细道:“吴兴亮昨儿个才下葬,人家也不方便上门,这些天大沽村附近两个说媒的只能私底下找我,我这盘问了一圈,正好有个不错的也在寻摸着相媳妇儿。”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