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着工厂穿民国》 6、第 6 章(第2/2页)
些伙计很不高兴,所以她就不再进去。
她逛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东西拿到现代能卖出高价。
这边有大1烟店、修脚店、磨剪刀、裁缝店、杂货店、糕饼糖坊、蜜饯点心、包子店、中餐馆、西餐馆、酒肆、药堂、茶馆、油坊、文具店等等。
秦无双思忖再三进了一家银店,这里售卖各种老银首饰以及银条。
每根银条一两,两块大洋换一根银条,但是这含银量只有80%,要知道这时候袁大头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含银量90%。这银条还不如袁大头,她完全没必要换成老银条。
秦无双出了银店,拐个弯看到有个卖红薯的。
无论什么时候,红薯的价格总是最便宜的,秦无双一个铜元买了两个。
回到家,她分了一个红薯给苏锦绣。
这红薯不是蜜薯,淀粉量很高,吃着很容易就饱腹。中午两人就靠着这红薯填饱肚子。
吃完饭,秦无双到二楼午休,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她下楼将附近几条街都逛了一遍,观察可以倒腾的东西。
还别说,真叫她发现了两样,那就是蔬菜和水果。
可能这边是冬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几乎没有多少种,常见的蔬菜是:萝卜和白菜。水果也就是苹果和橘子。
如果她从现代倒腾新鲜蔬菜和水果到这边,说不定能卖出高价。
她溜达两个小时天就黑了。这边没有路灯,她不敢在外面瞎逛,趁着路上还有点光赶紧回家。
路过包子铺,她买了三个菜包子,给了苏锦绣一个,自己两个,吃完就回二楼。
点了两柱香,一夜醒来,已是现代。
秦无双在附近找了许久都没找到银铺,去商场一问,那边不收银子。
还是她在网上发贴询问,才知道镇上有的地摊会收银子。于是她开着面包车走了三十里路,到了镇上找到一个银匠。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