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谁说武僧不能是美人?》 【全文完结】(第1/3页)
第131章 西行路上取经人(二十)【VIP】
世间之幸, 莫过于行路之上,皆是同道。
玄奘收下了黄眉所赠。
黄眉说,他在灵山等他们到来。
玄奘并非真正的凡人,加上有明空之前做的, 取经路不知提前了多少年岁。
朱紫国王射伤孔雀大明王所生雀雏和凤仙郡侯掀翻供桌之事并未发生, 玉兔也还没有下界,至于比丘国王, 早在两年前便被明空换掉了。
原书中说, 比丘国王是个明君, 只是被白鹿精和白面狐狸蛊惑,才会企图抓一千一百一十一名男童做药引。
可明空却不觉得是这样。贪恋美色,日日沉溺, 如何能治好国家?以无数孩童之心换自己一人长寿,如何能称明君?
如今的比丘国王是个少年, 他有胆魄, 有冲劲,最主要的, 是他不信神佛,不受妖邪所惑。
玄奘一行求见新国王盖通关文牒, 新国王却劝他们道:“求佛不如求诸己心, 东土自有真经,何必向西而行?”
木叉神色恍惚。他已知晓取经路上许多事都是明空的手笔, 可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 明空改变的不止是玄奘取经路上的哪一难, 他改变的, 是世人之心。
灭法国灭法,比丘国却无比丘。
然而人心之中, 并非无佛。
木叉曾是观音的徒弟惠岸行者,他随观音修过许多年的佛,可直到今天,他才恍然发觉,原来自己并不懂佛。
佛究竟是什么呢?
它是人心善念,还是金光加身,莲台端坐,修成正果?
也许在看见火焰山长出青草地的时候,他便有了答案。
也许他早就做出了选择。
木叉垂眸,他依旧寡言,仍旧像个旁观者。看玄奘除匪盗,看凤仙郡挖渠蓄水,看玉华州九灵元圣拜谢明空。
九灵元圣说他已有了答案,他说他再不退缩。
不论生死,但行前路。
前路之上,有许多的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黑熊精的,乌鸡国的,黎山老母的,朱紫国的……
木叉惊觉,原来玄奘的路,并不止他们这一行在走。
天下归心,其道不孤。
来到天竺国的时候,哪吒和杨戬到了。
他们和玄奘碰头,是来确定他入灵山时间的。那个时间,也将是他们打上天庭的时间。
见到哪吒的时候,木叉并不觉得吃惊。倒是哪吒,看见木叉的神情错愕了一瞬。
木叉的眼中,是他从未见过的坚定,他似乎已不再逃避了。
木叉问哪吒:“可愿与我一谈?”
哪吒抬眼看他,莫名地问道:“你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么?”
木叉道:“我是有了答案。可我还是想听你亲口告诉我,为什么要杀父亲?”
哪吒端视了他一会,神情认真答道:“于私,为报杀身之仇。于公……天庭必须失去托塔天王。”
李靖虽然看起来惜命胆小,但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帅才,玉帝失去他,便失去了左膀右臂。
木叉目光沉沉地看着他道:“我不会原谅你。待到一切结束,你我一战。”
哪吒应了声“好”。
另一边,玄奘和杨戬正在讨论着各自做出的准备。听到玄奘说,他们准备就取经人一行上灵山,杨戬有些担心,他问道:“不多找些帮手吗?”
玄奘摇头道:“不必。”
世间诸法,皆源于心。他已有了必胜之心,所以不必帮手。
杨戬注视着他,脑海中回忆起当年在开封府时的那一场师徒缘分。
彼时的明空,未来一眼可见。如今的玄奘,未来却是如雾如风,有千万种可能。
不止是玄奘,他自己也同样。他们已脱离棋盘上的方寸之地,真正地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分别的时候,玄奘将温怀玉收集的案宗转交给了杨戬。地府中的不平事,等到杨戬他们打上天庭,自可一一清算。
行过玉真观,玄奘一行来到凌云渡口。
水面宽阔,约有九里,但于玄奘等人而言,却是不在话下。
走在细滑的桥面上,孙悟空好奇地问玄奘:“师父打算怎么脱去凡胎?”
玄奘道了声:“阿弥陀佛。”
话音落,桥上刹时漫起大雾。
驾着无底船向他们驶来的接引佛被雾气所阻,将舟停在水面,皱着眉头道:“哪里来的雾?”
迷雾里,玄奘自小花中放出了两具身体,佛身和明空。
他回过头,
那一年,第三次转世的金蝉子濒死,意外界,见到了刚刚身死的明空,他听到念。
佛心禅心,,人不死。”
佛身掩入土中,金,成为了明空的“系统”。
明空是有过系统的,只是那盛世美颜系统在他身死的一刻便离开了。
明空开始并未发觉,他曾经真的以为金蝉子就是系统,虽说这系统张口便是佛理,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盛世美颜系统的AI模块是个和尚也不是说不过去。
直到那一天,楚留香从崖下背回了佛身,明空这才明白,自己究竟欠下了什么。
——他欠了“系统”一命。
说他冲动也罢,说他不智也好,面对无花的挑衅,他当时想到的只有如何将佛身护下来。
系统叹息,叹的是他已身死,佛身于他再无意义。
金蝉子的天命归于明空,若明空拒绝佛舍利的力量,系统便不打算告诉他神佛之事,只叫他安稳一生。
可明空选择接受了这份力量,神佛也并未打算放过他们。自此,一路同行,风雨同舟。
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挚友,只一个眼神,便可知对方心中所想。
明空入了佛身,系统短暂地成为明空。魂魄借人身,虽不长久,却也可行。
明空说:“等此间事了,我助你复生。”
金蝉子没有客气,他应了声:“好。”
雾气散去,法海怔怔看着面前的金蝉子和明空,木叉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走吧。”
玄奘的肉身凡胎顺着河水漂下,漂过了接引佛的无底船,接引佛茫然地看向桥上,喃喃道:“这是唐僧自渡了?可这取经队伍是不是人太多了?”
不论如何,唐僧既已自渡,便不需要他再多此一举。
蕊宫珠阙,宝阁珍楼,渡过桥,走过山路,明空一行来了雷音寺山门外,有金刚拦路,言道:“非取经之人不可入。”
明空道:“他们与我一路同行,如何不算取经人?”
金刚迟疑,叫他门外等候。然后层层上报,报到如来佛祖那里。
如来佛祖问道:“都多了些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