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在七零养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50-60(第12/16页)

抓紧去取呢。”

    “行, 正好让板车一起拉回来。”燕九如数了数单子,踹进怀里。

    陈茵叮嘱:“等会儿,你拿工作证去取, 咱户口本没办好呢。”

    燕九如一笑:“知道了,管家婆。”

    陈茵拐了他一胳膊,“快去快回,待会儿天晚了更冷,早完事儿早进屋暖和去。”

    ***

    葵花街道就有邮电所,他们过去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东西都运回来了,整整两大车!

    惹得这条街上的人家都出来看热闹。

    有不嫌冷的凑一起蛐蛐:“年前儿就听说这一家子的乡下来的,看这样儿还真是。”

    “瞅瞅穿的大棉袄二棉裤就是乡下人了。”

    “乡下人也不差,先头那好几麻袋我瞅着像粮食。”

    “哎妈呀,粮食都论麻袋啦?”

    “人自己个儿种地,年根儿结算,可不论麻袋咋滴。”

    “这,这咱们可比不上。”

    燕奶奶和燕大娘当没听见,这种闲话到处都有人叨叨。

    婆媳俩端着一箩新蒸的米糕,每家送两块热腾腾的米糕,算是跟邻居打招呼。

    ***

    送走板车师傅,燕九如几个爷们把东西都先搬进厢房里,人都赶紧到屋里缓和缓和。

    “阿嚏——”

    一冷一热,好几个人都不由打了个大喷嚏。

    “喏,都喝碗姜汤。”

    燕大娘从堂屋后面的厨房里端出一个散发着热气和浓郁姜辣味儿的大盆,如月抱着几个瓷碗跟在后面。

    这是薛家原来的瓷碗,漂亮的浅青色带红色鲤鱼荷花图案,怕自己用被人发现又惹事,便和家具等一起打包都卖给他们了。

    燕九如看着屋里留下的老物件,为此单独支付了一根小黄鱼,附加了一份买断说明。

    免得将来日子好过了再翻旧账找麻烦。

    这种事儿现在有没有他不知道,但魔尊大人在原来的界面见得多了,有些坑当时不是坑,但时过境迁,就可能是个坑。

    没必要赌人品,能避免就省得麻烦。

    燕九如喝着姜茶,对陈茵道:“这些东西改天都收起来吧。”

    陈茵也被他科普过,知道这些东西都上百年了,跟文物似得。

    “嗯,收拾出来就放仓房去。”

    燕爹听了一耳朵,问:“啥东西放起来?”

    燕九如便说了。

    正端着好看的碗喝姜汤的老爷子手一抖,差点手滑。

    燕爷爷自己都舍不得用了,生怕一声脆响,一根小黄鱼就没了。

    一家人忙活了半天加一个晚上,家里总算大体拾掇妥当了。

    ***

    现在过年只放到初二,这时候各个单位都已经上班了。

    这天吃过饭,葵花街道和所属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就上门了。

    他们已经接到通知,要‘照顾’好新搬来的这户人家,必须给与最好的接洽。

    别人都下乡的浪潮中,他们家进城了,但听说人家是对国家有大贡献的人,而且,当家的年轻人档案是绝密,街道和派出所都十分重视。

    一个飒爽的中年女同志自我介绍道:“我叫王红霞,是咱们街道的主任,这是街道的小赵、小苏,这位是咱们这片派出所的金所长和楚同志。”

    燕爹和燕大娘忙招呼客人屋里坐,陈茵倒了几碗红糖姜水。

    “屋子里还有点乱,先喝点水暖和暖和。”

    为首的中年女同志爽朗一笑,“哟,这还是姜糖水啊,这咱们可借光了。”

    燕大娘有些放不开的笑笑,“都是家里种的,这两天总往外跑,怕冻着感冒,就多煮一些。”

    喝了几口滚烫的姜茶,女同志道:“早前就收到上面通知了,知道你们这几天忙就没来,安顿得怎么样了?有什么需要咱们街道上帮忙的尽管言语一声。”

    燕大娘看看儿子,道:“老大和儿媳妇能干,忙活两天差不多了。”

    “这就是燕九如和陈茵同志吧?”

    “是的,王主任,我们正打算抽时间去街道呢,这是迁移材料还得麻烦你们。”燕九如和陈茵拿出两个人的工作证,此外还有一家人的户口及粮食关系迁移材料。

    “不麻烦,不麻烦,这些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王主任翻了翻材料,没什么问题,倒是派出所负责户籍的楚同志道:“壮壮是小名吧?落户得用大名。”

    燕九如一拍脑袋:“哦,刚取了一个,叫‘燕鹤鸣’,仙鹤的鹤,一鸣惊人的鸣。”

    这是在火车上想到的。

    一家人都觉得好。

    金所长看着燕九如的工作证,他多少知道这个科研机构是干什么的,他朝燕九如伸出手,“以后说不定咱们有机会合作,还请多关照。”

    燕九如也伸出手握了握,“不敢不敢,麻烦咱们派出所的时候说不定更多。”

    王主任:“……”什么情况啊?

    好在王主任很是老练了,她看着几个小的,和蔼地问:“这几个都还读书吧?几年级了?”

    燕大娘扯过最小的两个,“老二读初二了,这俩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

    “哦,这读书挺早的啊,学校找好了吗?”

    “说是下月一号开学,还没找呢。”

    王主任点点头,思索了一下,道:“你们这等开学现找就有些晚了。”

    燕爹和燕大娘等人都忙看向王主任:“这怎么说?不开学找谁啊?”

    王主任笑了,道:“咱们燕城这边,转校生得考试,你们不用紧张,你们这是一定会接收的,考试是看成绩分班级。再说,好学校挑学生,成绩不够也不要。”

    燕家几个老人和孩子面面相觑:这……也不知道孩子在老家学的跟燕城差的大不大啊?

    陈茵想了下道:“主任知道在哪儿能找到类似考试卷子不?我们提前做做,差的地方趁着有时间赶紧补补。”

    燕九如也道:“考试在什么时候?都哪些学校接收咱们有说法吗?”

    “不忙,你们听我说……”

    送走街道和派出所的人,燕家人沉默片刻:大城市果然不一样。三月一号开学是没错,但现在学校后勤和教务处啥的已经提前上班了。

    转学啥的,现在就可以去办了,考试也是随时考,真等到开学了再去,就得插班了。

    这边有春季招生,先去考的跟新生一起入学,插班就得看情况插了。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燕城小学里已经取消了留级,还有一部分学校只上半天课,叫什么‘二部制’,就是不用上‘体育、音乐、美术’啥的。

    可明显,燕家的孩子在乡下就没上过,心里都挺羡慕能学这些的。

    燕爹看着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