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200-210(第6/24页)
发跟征兵不同,他们都是院校毕业后分配过去的,就十几个人。
倒是送行的人每家至少两三口人,整整比要走的人多了好几倍。
“哔哔——”
集合哨响起,十几个穿着军装的青年快速列队,里面一个女的都没有。
燕九如兄弟俩站在运兵车旁边看着,如山轻叹道:“难怪听人说基地那种地方母猪都稀缺,更别说女人了。
这要是去个女同志,还不抢红眼啊,还管她什么性格脾气的。”
燕九如……
很快,列队完毕的十几个人就踏踏地跑过来蹬车了。
燕九如和如山把弟弟送上运兵车,几个背包行李都安顿好,最后交代道:“一共四个背包,都写你名字和编号了,换车记得自己照看好,水壶也装满水了,照顾好自己。”
“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嗯。大哥,二哥,再见!”
“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声音消散在运兵车远去隆隆声里。
二十多年的兄弟,此时原本模糊的点点滴滴相处记忆反而越发清晰起来。
如山蹲在地上抱着头呜呜起来。
燕九如本想招呼二弟起来,忽觉鼻翼眼角有点发痒,随手抹了一把,竟然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下的泪!
玛德!
燕九如趁着送行的人都自顾释放情绪,赶紧抹了两把。
“走吧~”他拉起二弟上车走人,继续在这地方待下去都够喝一壶的了。
***
“你去单位还是回家?”
“先回家吧,反正今天我和晓静都请假了,明天再去单位吧。”
燕九如点点头,他今天也请假了。
然后就是好一阵沉默。
“你们单位现在怎么样?”从集合点到家里至少三十分钟的路,总不能伤感到家。燕九如先扯起话题。
如山仰面靠在椅背上,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回道:“还那样吧。不过大哥,上面前些天找我谈话,想调我去下面集团当经理。”
燕九如看了弟弟一眼,三十来岁正是干事业的年纪,要学历有学历,要人才有人才,提干也正常。
“你想去吗?”
如山微微摇头,“下面那些集团挣得确实比我们机关单位多,但我看人员派系啥的挺复杂。
我去了哪头都不沾,又是空降去的……不太想掺和。”
燕九如打个转向灯,转过弯道:“那就不去!咱家也不缺那几个钱。
那种派系林立的地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想整治好没个龙卷风都不行。
咱没那人脉,冒然掺和进去,说不定让人先联手把你给整了。没必要。”
“嗯,我也这么想。”
“对了,哥,听说你又搞两个厂子?”
“嗯对。”
如山惊奇地扭头看大哥:“上面不是……”
燕九如拍了下方向盘,笑道:“政策上确实不允许,但我这是特批的。
再说厂子还挂在我老单位名下,以后厂里盈利除了管理费,大部分利润都定向捐给国家,剩下的一半归厂里,另一半才归我个人。”
“哥,你是不是又冒险了?!”如山可不是小孩子了,特批这种事必须是有大功劳。
可哪样大功劳不是拿命换的?
“别跟爹娘和爷奶说这事儿啊!”燕九如拍了拍方向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的功劳是大,大到赏无可赏就是罪过,他可不傻。
他这要求看似难办,但也不是不能办,正好给上面一个给赏他的机会,两下便利。
家里气氛低迷了几天后,生活仍然继续。
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读书的读书。
爹娘也惦记老家的猪和鸡鸭鹅啥的,拾掇拾掇回老家去了。
***
时间倏忽来到了九月底,陈茵和二弟妹的预产期先后到了。
两人提早两三天就住进了医院待产,燕娘又大包小包地赶回来照顾俩个儿媳妇。
她还不辞辛苦地从老家带了几只老母鸡过来,叽叽咯咯吵了一路,让燕九如和如山兄弟俩哭笑不得的。
“妈,这大老远的带鸡过来,你也不嫌麻烦。
燕城周边也不是没有养鸡的,买几只就行了。”
燕娘瞪儿子一眼:“你懂什么?自己家养的鸡不是吃谷糠就是在山里刨虫子,营养好着呢。”
城里人自己吃粮食还费劲呢,能给鸡吃啥好的?
兄弟俩挨了一顿训,摸摸鼻子,老老实实把几只‘营养鸡’请上吉普车拉回家。
燕娘在家修整了一晚,第二天就去看俩个儿媳妇。
***
西山某部队医院妇产科303。
陈茵妯娌俩正好住一个双人间,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妯娌俩虽然怀上的时间差一个来月,但陈茵这不是又一对双儿么,预产期比正常的提前,大差不差的,就整一起待产了。
燕娘从网兜里掏出一堆桃子,“前几年我和你爹在山坡上种了点桃树,往年没到时候,今年结了不少果,还是早桃,味儿特别好。
吃过的都可稀罕了。
你们俩尝尝。”
陈茵和赵晓静都在没在产床上躺着,而是在地上溜达着。
看到红扑扑、香喷喷的毛桃都忍不住诱惑,陈茵自己捡了两个慢慢挪到室内的卫生间去洗。
壮壮见状忙拦住了,自己去给妈妈和二婶洗桃子。
妯娌俩啃了两口,“嗯嗯,娘,这桃真好不错。”
“是好吃!”
不知道是不是桃子太好吃了,当天晚上陈茵就发动了。
也是巧了,正赶上燕娘回去做饭,产房这里只有壮壮三兄妹和下班后过来的燕九如。
好在燕九如出面,专门申请了一间独立分娩室,看着助产护士把人推进后,燕九如交代壮壮去护士台给家里打电话,自己带着京京和小虎守在产房外等着。
隔壁的大分娩室里不断有呼痛和叫喊声传来,两小只第一次经历这个,吓得都快哭了。
正常来说,大人一般不会让小孩子们经历这个,毕竟是鬼门关,怕给孩子心里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不是赶巧了么。
燕九如让他们去病房等着,却撵不走,俩孩子哭唧唧要等着妈妈出来,他也不好这时候硬撵,只能让他们一起等。
偏偏这时候隔壁陪产的家属中一个看起来五十来岁的大妈,不停地走来走去,嘴里还念叨着“菩萨保佑,生男孩!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生男孩……”
听得一堆陪产的家属火大得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