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魔尊在七零养家》 210-220(第19/21页)
***
“对了,你那边看得怎么样?”
“什么时候能回来?”
媳妇天天在家没觉得怎么样,这一出去十来天,他很有些不习惯了。
陈茵嗔道:“我这才出来几天?你一出差短则几个月,长了大半年的,我都没催你。”
某人叹气,幽幽地道:“那是不是说你不想我。我就很想你……”
“想你想你,特别想你,行了吧?”陈茵见有人看过来,脸上一热,忙抱着电话转个身。
“对了,我跟你说,现在东北的治安实在不太好,就昨天晚上,听说有个下夜班的女职工被人尾随抢劫,还差点□□。”
燕九如皱眉,“女职工安排夜班?那家里也没人接吗?”
陈茵顿时‘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的样子,轻咳了两声,道:“罐头厂的,这个季节最忙了。
她丈夫喝多了没去接,她下班和其他工友一起走的,分开的地方离她家所在的街道才几百米。”
这么近的距离都能出事,可见治安之差。
“幸亏她平时搬搬抬抬的力气不小,随身还带了一根棍子,谁知歹徒竟然带着枪。
她一看手枪就知道如果不奋起反抗估计也活不了,不如拼一把……”
“据说,黑黢黢的歹徒也没看到她拿棍子,结果脑袋上被抡了一棍子,蒙头蒙脑地瞎开了一枪,没打着人不说,还引来了治安巡逻队员。”
说道这里,陈茵停顿了片刻,轻声道:“这边下岗职工挺多的,生活都什么没着落,不少人铤而走险的。”
“……”
***
燕九如没法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因为上面有上面的宏观看法,下面有下面的实际难处。
不管怎么说,被牺牲掉的个体是实实在在的。
“必须加快步伐啊!”
早点投资引进建厂,早点给下岗职工找到一条出路。
虽然解决下岗职工就业并不是商务部的职责,但他自己就是北省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你自己要注意安全。”燕九如不放心地叮嘱道。
媳妇长得太嫩,走到哪儿也不放心,更别说去这时候的东北地区了。
“出门不要图省事,走哪儿一定要带着大龙和小凤,护身符也带好。”
陈茵现在也是厅级干部,但她是事业单位编制,没到出行配备随身警卫的级别。
但燕九如知道出现大量下岗工人后东北的治安现状就不好,肯定不会让她以身冒险的。
像这次出门,燕九如特地从厂里派了一男一女两个保卫人员给陈茵。
保卫人员的一应开销算他个人出,单位也说不出什么来。大龙和小凤是两名保卫人员的代号。
反之,因为有俩保卫跟着,其他人也觉得安心不少。
“对了,你有持枪证,遇到特殊情况,必要到时候先开枪,穷凶极恶之徒,能打死不打伤,免除后患。其他的有我呢。”
大不了不当这个官。
“嗯嗯,知道啦。”虽然陈茵觉得没这个必要,但心里还是暖暖的,语气中不由带了几分骄矜。
“放心吧,再有一个星期左右,这次就能结束了。”
***
燕九如回到部里,食堂已经没饭了。
好在部长还是有点特权的,大师傅知道部长胃口大,又时间不多,特地给他做了一锅正宗刀削面。
炝汤就用食堂有的秋白菜和胡萝卜,青椒,还有大师傅自己留着带回家的一碗红烧肉。
加辣加醋,燕九如呼噜呼噜吃的一头汗。
忽然,他盯着碗里的胡萝卜片和白菜叶停住了筷子:他想到了!
这家台商是生产方便面的,第一年投资,第二年就赚了好几百万美金,第三年就不得不把生产线从原来的两条扩大的十几条,就这还来不及生产。
因为生产供不应求,新下线的方便面往往还热乎着就被装车运走了,有时候到了附近的市里的经销商那里卸货的时候,方便面的外箱摸着都还是温乎的。
燕九如还真去考察过这家厂,可以说一点都不夸张,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这次会谈中,台资老板还说道,光扩大生产线是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要和企业对市场的布局,需要另外找地方建至少两到三家分厂。
“其实也可以考虑挪一两个厂到东北地区的。”
虽然这家企业一开始采用的就是全套漂亮国最新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每条线工人不超过4个。
但他们的销售和营运管理等人员相比生产线上算得上庞大。
下岗职工干不了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干销售什么的嘛。
此外,新建一个主生产厂还会附带引入其他相关配套厂,比如生产干燥蔬菜的,生产酱料包的。
随之而来是搬运工,哦,人家用进口叉车呢,当然也有部分还是人工搬运。
还有干菜生产需要从本地采买大量的胡萝卜、大头菜、葱等。
哦,对了,据他了解,还有走哪儿跟到哪儿的食用油配套厂、方便面纸箱厂……
这些厂的规模未必很大,却各个都十分盈利。
当然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还有几家生产米饼,果冻,糖果,甚至还有生产扑克牌出口的,蚊子不在大小,有肉就好嘛。
而且,这些投资属于短频快,要比引进那些重装备企业容易多了,属于能立刻见效的。
哎呀,早该往这方面想的。
“老师傅,谢谢啦啊。”
幸亏这顿刀削面提个醒。
食堂大师傅就见部长炫完一盆刀削面后美滋滋地走了,脚步都轻快的像个十几岁的小伙子。
难道是我今天手艺发挥超常?
他疑惑地刮了点儿盆地的汤汁尝了尝,也还是那样啊,好吃,但并没有一步升天……
大师傅不解地摇摇头,抱着盆半天才舍得洗掉。
***
燕九如回到办公室,从电脑中调出以往上报还没批准的所有外商投资项目。
这次他把目光聚焦到了那些以往没太多关注的投资项目上面,比如啤酒厂,可乐等饮料厂,专门做拉链的厂。
哦,这家不成,这家是小本子的,估计到了东北地区那地方未必能完好地回去,还是算了……
燕九如挑挑拣拣,选出十几家投资规模尚可的企业,让人准备这些企业进一步的资料。
又开了个会。
下班前,他想起那个什么女记者,给相关部门打了个电话。
虽然他是私人活动接触到的,也没给对方名片,但这个女记者在他看来有点那啥,出于纪律和负责,他还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