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驾崩后,长公主杀疯了: 12、议亲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父皇驾崩后,长公主杀疯了》 12、议亲(第1/2页)

    从营帐出来后,李峥拉开弹弓对准远处,可一想到舅舅的叮嘱,又只能收起弹弓,郁郁寡欢的去骑马。

    阿姐说他不会骑马,迟早有一日他要学会,让父王与阿姐刮目相看。

    可是这回无论他怎么调转马头,马就是一动也不动,气的他只能用力抽打马身。

    一刹那,马突然疾行了起来,在营地里四处乱跑,李峥被颠的抱紧马脖子,整个人吓得面无血色。

    “公子!”

    禁卫们立马跑去拽缰绳,然而马仿似发狂,撞翻了数个营帐,李峥一个不稳就被甩了下来。

    直到脑袋狠狠砸在地面,冒出汨汨鲜红,随行的太监立马围了过去,“公子您没事吧?”

    见马背上无人,禁卫立即当场射杀马匹,整个营地才安静了下来。

    李宝儿听见外面有动静,出去后就看到李峥被一群人围着嘘寒问暖,就连随行太医也在。

    她又看了看被射杀的马匹,似乎也猜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阿弟骤然来到长安,急于得到父王认可,做事难免焦躁,可很多事急不来。

    李峥被人扶起来,好像也看到了自家阿姐,当即只觉得臊的慌,推开其他人就朝李宝儿走去。

    他也不敢进去,只是站在营帐外,神色落寞,“阿姐,我是不是很没用,他们都会骑马,就我不会,太傅也说我不如旁人聪明,连一篇文章也做不出。”

    在村里的时候,伙伴们同样不会念书,甚至比他还顽皮,可是来到长安,虽然有饱饭吃,也有人伺候,可他却觉得没有那么开心。

    父亲那么厉害,可他这个儿子却什么也不会,那些人背地里必定在嘲笑自己。

    营帐被撩开,李宝儿拿出一块布巾捂住他脑门,“没有人生来什么都会,我也不会骑马,没有什么要紧的。”

    “可阿姐是女子,我是男子,你我当然不一样!”李峥握紧拳头,满眼都是不甘,“若我什么都不会,今后父王就会喜欢别的儿子,届时我什么都没有了,拿什么保护阿姐与母亲!”

    李宝儿想说什么,可眼前的人忽然转身离开,像是红了眼眶。

    她又去询问了一番,好在马没有伤及到人,而大部分人也都跟着去打猎,只有小部分驻军在营地。

    直到申时一刻大部队才回营,李宝儿听到父王下令,将今日所猎之物分发给附近村民。

    回到王宫时已是星夜,她向母亲说了今日之事,母亲正在织腰带,她能看出这是给阿弟做的,因为父王不缺一条腰带,一条腰带也不足以让父王感动。

    她知道阿弟必定有压力,可是很多东西只能靠他自己勤奋,倘若他要当王储,就必定要经受常人所不能忍的,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独挡一面。

    闲来无事,之后白日她得空便也去练武场骑马,男子需要上阵杀敌,女子也可以保护自己,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终究是朝不保夕。

    这日早朝散后,建章宫内又聚集群臣,对于此次吴国之举纷纷发表谴责。

    李权坐在那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半天也没有说出个好歹。

    “丞相觉得是否出兵?”他目光灼灼。

    张植躬身站在殿前,神情肃穆,“吴国此举分明是在激怒大王,一旦大王出兵,他们便师出有名进行反击,臣以为出兵是迟早的事,但绝非现在。”

    韩太尉附和道:“丞相所言有理,如今我军粮草尚未集齐,绝不可轻举妄动。”

    李权没有说话,姚愠站在那也没有出声。

    倒是陆廷尉眉头紧皱,“丞相未免过于胆小怕事,他们都敢公然诋毁大王,此事若是忍让,这不是摆明告诉全天下大王当初是靠他吴王起的家?今后全天下又会如何看待大王?”

    “难道现在出兵,大王就不会被人说成恼羞成怒了?”张植反问道。

    李权垂下眼帘,“此事暂且后议,大鸿胪留下。”

    闻言,众人只得躬身告退,片刻间,殿内只剩下姚愠站在那。

    李权看了他眼,“姚爱卿怎么看?”

    姚愠笑了笑,“大王心中早有决断,臣自然没有看法。”

    李权也不说话,手里拿着吴国送来的信函,没有愤怒只有平静,,“集结粮草需一月,你觉得一个月后,以何名义出兵为妥?”

    姚愠低下头,“当初大王只是在吴地起兵,却被吴王颠倒是非黑白,他分明就是想激怒大王,只要大王违背了当初定下的盟约,便成了背信弃义之人,吴军就更有了理由发兵。”

    “臣以为不如顺势而为,先将岐阳让给他们,吴王必定以为大王不敢妄动,趁其松懈之时,我军再声东击西,从嘉峪关突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至于理由,便是他们违背当初定下的盟约,竟对王后与公子赶尽杀绝,大王一怒之下发兵讨伐,实乃人之常情。”

    李权五指握紧那封信函,也没有说话。

    只是仿佛想起什么,眸光晦涩不明,“孤想让淮北军出征,你以为如何?”

    闻言,姚愠深思了片刻,“当初大王大破淮北军才攻进长安,他们虽表面臣服,但沈奇正却未提及上交兵符一事,大王若是强行令其上交,反而会适得其反。”

    “可若是让淮北军出征吴国,届时必定对其有所消耗,行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一旦他有不臣之心,后方周祺的大军便可对其进行围杀。”

    他说的正是李权所想,长安城中世家贵族表面服从,可背地里却阳奉阴违,这些毒瘤他迟早要一个个拔掉,而沈家手里的淮北军正是他的心头大患。

    “让沈奇正出征吴国,家眷势必会留在长安,他如何会愿意?”他眉头紧锁。

    姚愠忽然上前一步,“只要让他相信大王,届时自然不敢有二话。”

    李权示意他接着说。

    “长安城中世家勋贵只是表面服从,背地里都在担心大王对他们动手,臣以为可以适当令他们安心,法子也很简单,可以让公主嫁给沈奇正儿子,此举不仅能让他安心将家眷留在长安,也能让其他世家看到大王安抚的态度,毕竟倘若大王有意除之,又怎会将嫡出的公主下嫁。”姚愠正声道。

    李权反而皱皱眉,对于这个法子并未一口答应。

    像是看出他心中所虑,姚愠解释道:“沈奇正儿子比公主也大不了几岁,且当初淮阳山一战也是他率军阻挡大王,可见不是庸庸碌碌的纨绔子弟,给公主做驸马也不算委屈了公主。”

    李权就这么看着他说话,语气听不出温度,“沈家迟早要除掉,届时宝儿怎么办?”

    他记得宝儿还未及笄,此举未免委屈了她。

    “公主还年轻,又是陛下与王后所生,哪怕丧夫,今后也不缺人求娶,倘若大王还有别的适龄公主也罢,但如今其他公主还是幼儿,怕是没有别的人选。”姚愠认真道。

    李权还在沉思,良久,殿内才响起声音,“沈奇正倘若不愿呢?”

    闻言,姚愠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直直的盯着他,“大王抬爱,他若不愿,说明其心必异,大王便可寻个由头卸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