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吹面不寒心上月 gb》 22、明妃曲(第2/2页)
“微臣言尽于此,还请公主三思。微臣告退。”
裴松龄告退的时候,腰弯得很低,姿态极尽谦卑恭敬,但脸上的神情却极尽风轻云淡。
他不相信,一群刚入科考尚未授官的白衣书生,能为李琅月造多大的势。
李琅月如果不识好歹,在科考中不擢拔该擢拔的人,到头来也只会是竹篮打水。
裴松龄离开后,李琅月把茶盏中的茶水全倒了,淅淅沥沥的茶汤蜿蜒如蛇,一点点渗入政事堂的地砖。
青砖上瞬间洇开一片深色的痕迹。但只需要等上些许市场,这片痕迹就会蒸发得了无影踪。
原来这就是这些人惯用的伎俩。
李琅月不置可否地轻笑出声。
既然他们都想玩,那就玩玩吧。
那就看看,谁能搞死谁。
………
审阅卷子在礼部南院举行,为了让科考的成绩得以快些公布,李琅月带领着礼部上下的官员几乎是通宵达旦。
李琅月批阅策问的时候几乎全程眉头紧锁。
策问的考题是“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本义在富国强兵,发展社稷,却有不少考生因为她是主考官的缘故,说了一堆奉承之辞,得出的结论却是换个人前往西戎和亲,都是些根本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陈词滥调。
也有一些不怕死的,直颂昭君出塞之美德,以昭君比她李琅月,认为她甘愿效法昭君,前往西戎和亲,堪为巾帼英雄。
这是一个棘手的题目,在场辅助批阅的其他礼部官员也捉摸不透李琅月的心思,评价等第的时候也都是战战兢兢。
“各位要是再这么批卷,净挑拣一些不入流的东西到本宫面前的话,可以现在就脱下官身,三年后跟着落第的举子,一起重新考一遭了。”
李琅月将手中的卷子像丢垃圾一般地随意一扔,吓得几个老学究手中的笔都掉了。
“公……公主,您看看这些个怎么样?”
几个官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一阵,商量许久,才将手中的卷子递到李琅月的跟前。
李琅月仔仔细细地看了半晌,发出一声轻笑,看上去像是终于露出了一些兴致,将这几份卷子递给身旁的沈不寒。
“沈大人觉得如何?”
沈不寒接过一看,这些卷子行文都极为老练,文气贯通,博通经史。
最重要的是,这些卷子的观点皆是反对朝廷派遣公主和亲,认为和亲实则是对异族的委曲求全,那些野心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异族人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寸进尺。
光看卷子上的文章,的确是珠玑锦绣,但写文章的人……
沈不寒不自觉地微微蹙眉。
在这些文章中,除了崔佑虔那满篇剑气横生的文字,一看就是他亲笔之外,其他人的文章,沈不寒不信都出自他们自己的手笔。
那些人大多是圣都内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纨绔,写些淫词浪语在秦楼楚馆中博美人一笑尚可,但绝对写不出这等鞭辟入里,能够治国理政的策问文章。
要么请了抢手代笔,要么……就是暗中替换了卷子。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