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僧: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月中僧》 60-70(第25/27页)

到寺内就气急败坏地向鹤年抱怨,“我去山下药铺子拣敷眼睛的药,才刚回来,谁知在林子里遇见个小疯婆子!”

    鹤年见他反手掏着背,脸上痛得龇牙咧嘴,忙将他搀扶到榻上,走去倒茶,“师父说的是什么疯妇?”

    “我也不认得,她无缘无故在后头拿石头拍了我一下!拍了撒腿就跑,不是疯妇是什么?!可别叫我逮着她,我非剃光她的头不可!”说话转过背去吩鹤年,“小子,你替我看看打出血没有?”

    掀开袍子一瞧,血倒是没流,就是青了一大片。鹤年寻了点治淤肿的药膏子替他抹着,“敢是师父在哪里结的仇家?”

    “放屁!”秋海怒得吹胡子瞪眼,“我都离了钱塘好几年了,哪里来的仇家?况且我出家之人,一向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结的哪门子的仇?”

    他这会又想起自己是出家人了。鹤年瞟他一眼,笑道:“您早年间替人解签掐算,为了卖您自己抄的经,可没少说瞎话。”

    秋海面色变了变,呵呵笑起来,“那都是老黄历了,况且那不是为了养活你小子?你既跟了我,我哪能叫你吃苦?要真苦着你,你母亲哪里舍得掏银子把我这小慈悲寺捐修成如今这派头?”

    鹤年笑摇着头起身,自去放药瓶子。秋海想来还是气,朝门外走去,“那疯妇一定是今日来的香客,我非要把她揪出来不可!”

    这秋海越老越有些没正行,孩童似的顽皮,果真跑到三重殿外的场院里撩着胡子眯着眼盯着来来往往的女香客,非要把那“疯妇”揪出来给人替头不可。

    鹤年劝他不住,只好由得他去,自往饭堂端了午饭送去月贞房里。甫入禅房,就看见月贞坐在床上咯咯发乐,两只脚垂在地上晃来晃去,把斜晒的阳光荡来荡去,好不高兴的样子。

    他把饭搁在炕桌上笑问:“难不成出去逛一趟捡着宝了?”

    月贞蹦起来,“我在林子里遇到一个故人。”

    鹤年斜挑着眉,“什么故人?”

    “就是从前给我看手相,说我命中克夫的那个和尚。他以为他老了瘦了我就不认得他了?哼,这仇我可记着呢,就是烧成灰我也认得出他来!若说他算得不准,倒还真是,我才进你们家里大哥就没了。可要说他准,那也是胡扯!当年他说若要改命,就得买他一碗什么九霄山上的雪化水。”

    月贞一面说,一面拿手比划,“就这么一小个瓶子,讹了我娘两钱银子。我吃着,就跟井里的水一个味,也并没有改成什么命呀,你大哥还是死了。我这几年想起来还牙根痒痒,方才遇见他,我趁他没防备,拣了块石头就照他背上那么一拍!好个老秃驴,骨头真硬,眼下还震得我手疼呢。”

    待她语毕,鹤年的笑早僵在脸上,月贞搡他一下,“发什么呆呀?”

    他两眼惋惜地照着她两边虚笼笼的发鬓,摇了摇头,“我看还是别耽误了,咱们下晌就回家。”

    两人吃过午饭便溜下山去,还是挽着那几个包袱,来时如何狼狈,走时也是一般狼狈

    大路上铺满晴光,往来着零星的香客农户,那些打招呼说笑的声音散在路上,使这路像是走向一种恬淡祥宁的日子。

    月贞却走得不高兴了,她在李家这两年,衣食住行上享惯了福,俗话说由奢入俭难,她也难免生出些从前没有的娇气。另一层,她想到回去又得鬼鬼祟祟的做人,回家反似背井离乡。然而无奈又真实,他乡就是故乡,她分明是山野的花,却长在了人家的院墙内。

    她灰着心,怄得在后头止了步,“不走了不走了!这样大的太阳,简直晒死人!你怎么不使人回家去叫车马来接?”

    鹤年挂着一身行囊掉过头来哄她,“你把我师父打了,还敢多留?他发了狠要抓了你去剃头发做姑子,你难道想出家做姑子么?再走走,走到前面街上就能雇车。”

    月贞一屁股坐在路旁的石头上,将几个包袱都丢下来,仰头看他,“走不动了!你瞧我这一额头的汗。”

    说着,把嘴一瘪,眼珠子羞答答地往下转,“况且,人家腿还酸着呢。”

    说到此处,彼此都红透了脸。鹤年只得陪她坐下。不一时恰好有个推独轮木板车的老汉经过,他上前与人搭讪,花一两银子买了人的车,冲月贞拍木头杆子,“你上来坐,我推着你。”

    月贞笑嘻嘻地将一概包袱都搁在木板上,半边屁股坐上去,手遮着太阳,一路好不悠闲。

    过会转头看鹤年,他脸上发了汗,浸透了皮肤,使原本苍白的肤色添了几分活人的气血。头上扎着黑幅巾,不再穿僧袍了,外头是一层黑莨纱的褡护,里头穿着白道袍,仙风鹤骨换了一身倜傥风流,像是世俗里掬出的一捧清水。

    这捧水是被月贞掬起来的,她心下无比得意,觉得他是为她才返还俗世。就冲这一点,不论他往后会不会娶妻生子,他们是否尽欢而散,她都先行宽宥了那不如人意的结局。

    她于心不忍地由袖里掏出帕子,替他揩了揩汗,“你累不累啊?”

    鹤年只管笑着摇头,“你轻得很。”

    月贞知道他是安慰,又跳下来走一段,挨着他用帕子掩着嘴说:“硌得腿也疼。”

    想到自己就是罪魁祸首,鹤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那张脸给太阳晒得泛红,对她这口无遮拦的毛病简直又爱又恨。夜里爱,白天恨,偏她夜里又不大肯说。

    两个人是全然相反的,他则是晚上肯说,白天很是正经。他板下脸,露出几分凶相,“疼也踏实坐着!”

    那两只手稳稳地托住两根木杆,沉甸甸的。这俗世的分量使人乏累,又感到充实。他不由得跑了几步,颠得月贞咯咯笑起来,瘦瘦的身板在四野的风里摇摆,她底下穿着绿裙,人像一小簇野花,他不必担心她在风里折断了腰,觉得她脆弱的模样里自有无限的力量。

    路上辗转,晚饭时候才归家。因车马停那边门上,月贞便向自家门前吩咐了一声,先随同鹤年一道进了那边宅里去给霜太太请安。

    阔别家中其实不过一月光景,竟像阔别了一年似的。不怪月贞这样想,因为霜太太在这一月里又新长了一层肉,原来第二层那圈下巴的弧线往外扩张了些,是个更大的圈了。

    可五官的位置难移,她精致的唇鼻眼睛还在原来的地界上,容易叫人联想到“地广人稀”四个字,这四个字里也含着寂寥的情绪。

    霜太太预先不知道他们是今日回来,见着鹤年便惊喜万分,惊喜里有几分是为又得了个借口叫厨房杀牲口添菜。她好吃,成了瘾,又怕人笑她女人家不该贪嘴。

    这厢一连问了鹤年好些话,鹤年一一答了,她又拉着月贞看了看,“你身上好了?你婆婆说送你回娘家去养病,我当你就在章家呢,谁知又到庙里去了。”

    月贞张口就是谎,“原本是在娘家,可家里头正赶上盖房子,又是拆墙又是揭瓦,弄得满院子的土,非但不得静养,倒引得我又咳嗽起来。就避到庙里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因为连日不见着月贞,霜太太倒有几分挂念她似的,越看她越顺眼,笑叹道:“你不在家,也没人在我跟前说话取乐了。巧兰不中用,她那脑子也不知是什么糊的,越是不中听的话她越是爱说。我有时候心里也奇,怎么官宦人家的小姐,头脑却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