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家的俏村花: 50-5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猎户家的俏村花》 50-57(第11/15页)

镇上瞅瞅,有再买。”

    二人在新屋里住了快大半年了,如今又回到老屋,睡在这张炕上,恍惚间,像是回到刚成亲那会儿的日子。

    梁川看着怀里的人,就也不是太想出去了。

    他脱了衣服上炕。

    刚要挨过去,陈小幺便抬了抬脸,小声的问了句,“毛毛寒寒呢……”

    梁川连着被子把人搂进怀里,嗅着怀里人的香味,“爹娘屋里去了。”

    有了娃娃后,两人到了晚上,就算是睡在同张炕上,中间还要隔着两个软绵绵的小身体。

    这是因着娃娃还太小,必须得放在中间睡,不然怕掉到地上去。

    这样睡的久了,陈小幺身上那股子青草香气里,都混了好些奶烘烘的味道。

    “他俩有人抱。”好容易趁着中间没隔着娃娃,梁川往他颈上亲了亲,温热气息流连在陈小幺身侧,低道:“我抱小幺。”——

    作者有话要说:

    透露下宝宝大名:

    毛毛——梁重(chong)雪

    寒寒——梁意寒

    大家可以从名字猜测一下哪个是a哪个是o

    第56章

    山风吹一吹,便又过了三年。

    这年,上巧村的春天是格外的暖。

    村东头大榕树底下新开的那家酱油铺子早早的开张,也早早的便有人提着小油壶过来了。

    酱油铺子的老板是户姓黄的人家,上巧村不少人家都拿豆子熬酱油,但就属他家熬的最香,颜色也最浓。

    起先老有人上他家去借酱油,后来,黄老板干脆就在这榕树底下弄了个小摊儿,两村有谁家自己不耐得起烦弄的,就上他们这儿来打。他家要价也公道,就是赚个辛苦钱。

    这会儿,黄老板刚把铺子支起来,就听得两道啪嗒啪嗒的脚步声走近。

    下一秒,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黄伯伯,我要三斤酱油,一个壶里装一斤半!”

    黄老板左右瞧瞧。

    铺子前头,半个人影也没有。

    奇了怪了。黄老板心想,怎么光听见声儿,没瞧见人?

    下一瞬,一个油壶的手把子,打铺子的台面底下飘了上来。

    黄老板这才低下头,顺着那玩意瞧了过去。

    只见台面底下立着两个小人影。仔细一瞧,是两个一般大小、一模一样的短腿小娃娃。

    两个娃娃的身高都不过这台面一半高,就算如此,前头穿青色衫子的那个,仍是在竭力的把两个小油壶往头顶上举。

    努力的小脸蛋都涨红了。

    “哟。”黄老板笑了,俯身接过两个娃娃手里的油壶,“是毛毛寒寒啊?这么早就起床啦?”

    三年前,陈家的幺儿生了一对儿双生子的事情,那可是人尽皆知,现如今,这俩小娃娃也三岁大了。

    两村里,就没谁家不认识的。

    且不说这俩娃娃都生的是白胖体面,就连那伶俐可爱的劲儿,也是没几个娃娃能有的,招人稀罕的很。

    谁家不羡慕陈小幺有福气。

    毛毛、寒寒是双生子,要是光论样貌,两人生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却是没几个会把他俩搞混的。

    实是这俩小家伙只要一动起来、或是一张口,就大不相同。

    像是前头穿青衫子的这个——毛毛,大名叫梁重雪的,如今不过三岁,说话便已然口齿清晰,出来打酱油时,说起话、算起账来,连大人都糊弄不了他多少。

    村里就多的是有人在心里称奇的,说是这川哥儿虽然是个头脑灵活的,但也就是农家汉子出身,没读过几天书,算盘更是没学过。

    都说娃娃在家里,是看着大人有样学样,那这毛毛这算账是打哪学的呢?

    总不至于是天生就能这么伶俐。

    不过另个小的,小名寒寒,大名叫梁意寒的,就跟他哥大不一样了。

    不仅话少,好像连胆儿也小,两兄弟一道出来的时候,总是跟在活蹦乱跳的哥哥后头,瞅见生人,那更是一言不发,活像个小哑巴。

    曾经就有村里人悄悄嚼舌头说,这毛毛是伶俐的不得了,可这寒寒,约莫还是有几分同了陈家的幺儿了。

    不过也是,哪就能真的运气那么好,生了俩,俩还都那么聪明。

    “我是毛毛!”梁重雪立刻挺起小胸脯,大声答道,又拉了下后头的弟弟,“这是我弟弟!”

    “哎哟,晓得晓得。”黄老板把两个酱油壶递给了后头忙活的婆娘,又转过身来,同两个娃娃闲聊,“你俩咋上叔这儿来了,咋不去你们家自个儿的摊子上打啊?”

    五里地外,原是有个小茶棚,里头卖卖茶水糖水酱油醋什么的。这茶棚开了有几十年了,不仅两村的人下了田爱往那跑,有些走小路的小商小贩,也会时常在那歇歇脚。

    但就是去年,那茶棚的覃老五,说是要跟儿子去州城享清福,于是便要价二十二两,把那茶棚子转了出去。

    茶棚那块儿地,确实是金贵,算是两村做点小买卖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尤其如今外头又在修路,有小道消息说,以后也会通到这儿来。可想而知,谁家要是真能盘下来那棚子,往后的进账肯定是不少。

    但二十二两,又实在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对村户人家来说,那可是一大家子好几年的嚼头。

    消息刚放出去,多的是人还在观望打听呢,结果第二天一早,梁家的老二梁田,就拿着一包银子过去了。

    那二十二两银子里面,一半儿是梁川拿的,一半儿是梁田这些年自个儿攒的,还有一些,则是老两口给梁田准备的娶媳妇儿的银钱,也都归到梁田的一半里头去了。

    自那日起,那茶棚子便算姓了梁了。

    刘美花跟梁小妹白日在那儿看摊子,陈小幺呢,偶尔也过去帮帮忙。

    梁川三不五时打的些山货,小些的譬如鸡、兔子什么的,也不必非得再去镇里了,只消放到摊子那,不过一两日就会被人买走。

    但是大家伙,狼皮、熊皮什么的,自然还是得去镇里,才能卖的上价钱。

    不过,近年来,梁川上山却是也没以往多了。

    他如今进账,也不光靠打猎。

    “茶棚儿太远啦!”梁重雪奶声奶气的,脸蛋儿上的婴儿肥堆的像是要溢出来似的,“阿爹说了,可不能走太远!”

    这小娃娃说起话来,腔调怪有意思的,黄老板也给他逗笑了。

    等后头婆娘装好了酱油,黄老板便弯腰递给两个人,还笑呵呵的摸了摸梁重雪的脑袋,“好嘞,那毛毛快带着弟弟回去吧。”

    梁重雪高高兴兴的接过两个小油壶,就带着弟弟走了。

    小油壶空空荡荡的时候,拎着是轻飘飘的,可如今装满了酱油,那可就重了。

    梁重雪一边提着一只,没过一会儿便吭哧吭哧的,有些累了,可偏偏还没手能腾出来擦擦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