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家的俏村花: 50-5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猎户家的俏村花》 50-57(第14/15页)

,如今川哥儿不下田了,是因着在北面的州城里有了个新活儿,赚的还比王大在镇上摆弄算盘珠子还多。

    自然是不少眼馋的,还有打听门路的。可一细打听,问是啥活儿?等晓得了就打那条曾经遭过匪的山路上来来回回的押货,说不准还得遇匪什么的,又一个个的打消了念头了。

    都明白,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来的。

    梁川每回去,少则三五天,多的也不过七八天。

    像是这回过了九天才回来的,还是头一回。

    那运镖到底是个危险活儿,虽说他以前在山上老林子里打猎时就不简单,但一个近一个远,心里还是觉得不一样。

    “没啥事儿。”梁川说,“这回货多。”

    刘美花就没多问了,反正问了也碍不住梁川什么。她搓了搓手,转向毛毛和寒寒,笑眯眯的:“来,毛毛、寒寒,给奶奶抱抱。”

    两小只乖乖的给抱。

    刘美花抱了一个又换另一个,脸上都要笑出褶子来,“哎哟,又重了。”

    没说两句话,便到了饭点儿了。

    因着刘美花拎了一篮子的豆花和炒饭过来,不必再去棚子里,梁川就进了屋里,把桌子搬了出来,预备就在院子里吃。

    两个娃娃跟在后头,一人手里搬着一个小凳子,排排放在桌子的一边。

    这炒饭那是茶棚子里做了要卖的,自然比一般屋里自家炒的要丰盛上不少。是用猪油炒的,还混了肉沫、菌子和野菜碎,闻着喷喷香。

    刘美花晓得梁川回来了,舀的分量也多,倒是也不用另外再加炒几个菜。

    三个大人并着两个小娃娃,一起围坐了一桌。

    跟娃娃一起吃饭,那大人就少不得要操心。寒寒还好些,已经晓得自个儿拿着勺一口一口吃了,但毛毛一到吃饭,那简直是和稀泥的,光见吞了,却不见嚼,吃着吃着像是要睡着似的,叫人闹心。

    你说这都是一个阿爹生出来的,还是双胞胎,咋就能差这么大?

    一顿饭的时间,刘美花光盯着毛毛去了。

    吃完了饭,刘美花得把两个大碗洗干净了拿回去,就先进了灶屋。

    梁川收拾好了桌子椅子,出来一瞧,就瞧见廊下放着的木凳子前,正并排围着三个脑袋。

    一大两小,正围着他方才从外头背回来的包袱摸摸寻寻呢。

    梁川每回从州城回来,那定是要给家里人带东西的。有时候只是些小玩意儿,有时候又是新鲜样式的布匹、绸缎一类,拿去给大人孩子裁新衣。

    带啥一般就是看这回运货去了哪。

    梁川就看着三个人一起摸啊摸,先摸出一个精巧的小盒子。

    盒子一打开,里头躺了条淡青色的发带儿,瞧着是府城里男郎们时兴的样式。

    两小只现在头毛还短短的、毛茸茸呢,自然是用不上这个,就是用上了,也扎不起来几缕。梁重雪机灵的很,一双小胖手举着那条发带儿,递给陈小幺,“阿爹,给你的!”

    陈小幺欢欢喜喜的连着盒子一起拿过来,抱在怀里看了一通。

    两个小的又继续摸。

    陈小幺跟着探头看。

    又摸出来一个布绢儿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瞧,是个玉镯。

    那玉镯凉凉滑滑的,瞅着可漂亮了,三个人都喜欢,但两小只挨个的把小短手往里面伸,却没一个戴的上的。

    大了一圈儿。

    看来又是阿爹的了。

    陈小幺又笑眯眯的抱进怀里。

    两小只继续摸啊摸,这回,则是摸出来一个木头雕的玩偶,还没等看清呢,陈小幺就眼睛一亮,连忙拿过来,“也是给小幺的!”

    小幺可是看清楚了,这个也是照着小幺做的!和以前那个兔子头的,恰好是一对儿。

    梁重雪呆了。

    他瞅着阿爹怀里都抱着三样了,可自己和弟弟还一个都没有,急的跳脚,小短腿一蹦一跳的,要去抓陈小幺怀里的,“怎么阿爹一个人能有三个呀!”

    陈小幺抱着一堆东西,笑的得意洋洋的。

    三个怎么啦?你们还在阿爹肚子里面的时候,小幺连糖人儿都能一个人吃三只呢!

    “毛毛的呢?”

    “寒寒的呢?”

    两小只一叠声的问。

    “在这。”

    三人一齐转过头,一大两小,眼睛都是一样的圆溜溜。

    就见梁川不知何时已经蹲在了他们后头,长臂一伸,从旁边又捞出个小包袱出来。

    这包袱一抖开,大家就见到了里头的东西。

    是几本带图画儿的书,和一把小木剑、一柄小木弓。

    书都是崭新的,小木剑和小木弓也十分精巧,不过陈小幺小臂长短,瞅着是用榉木做的,还细细的打磨光滑了边缘。

    这摆明了就是给毛毛寒寒的了。

    两个娃娃顿时不闹腾了,高高兴兴的摆弄起了包袱里的小玩具来。

    梁川在两个头上各揉了一把,又把陈小幺拉起来。

    陈小幺怀里东西满满的,都快兜不住了,要粱川帮他拿。

    梁川把头带跟镯子接了过来,带着他一起,把东西先放进了里屋。

    出来的时候,刘美花正洗好了碗,站在廊下瞧着两个娃娃玩玩具。

    见了两个大人,招呼了一声,便说要走了。

    临走前,刘美花又探头往院子里瞅了一眼,“娃娃又大了些,这都会跑会跳的了,你跟小幺,想没想过把他俩送去学堂念书?”

    拖江湛的福,五里地那修起来的书院,如今也快三年了。

    书院里的夫子乃是府城来的秀才郎,还不止一个。

    如今,不止是上巧、下巧两村,还有邻村的,都有送娃娃来学字的。

    江湛和温岑修那学堂的时候,打的名头虽是为自己未来侄子修的,但那会儿,毛毛跟寒寒还在他们阿爹肚子里呢,等到他俩大了能读书了,都好些年后了。

    这大半好处,还不是都给两村村民占去了。

    两村的人,都是记梁家这个人情的。

    这学堂盖起来后,不止秦兰香见了陈小幺不说酸话了,就连周莲花,也待他客客气气的。

    “再看吧。”梁川道,“等大点儿了,看他们自个儿。”

    “毛毛倒是成。”梁川看了看两小只,又道:“寒寒……怕是个看不进书的。”

    到底是当亲爹的,两个儿子,梁川算是了解。

    毛毛虽是脑子灵活,爱看些图画书,但性子跳脱,未必能喜欢枯坐在学堂里习字,需有人教导。

    寒寒,则更像梁川自个儿。

    倒也不是说他就比哥哥笨,或是学不会,只不过是天生的对这类的不感兴趣。

    刘美花跟着一道瞧过去。

    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