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90-100(第19/25页)


    第一个,那就是关于大棚的管理,刘玉城提出来,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就跟桑柳现在在负责的几个服装店一样,他也弄一个专门对接冯美华的一个部门。

    第二个,那就是定了两个品牌,一个是衣服的品牌,既然美丽服装被现在的用户认可,那么大家也不太想换,只是美丽这个词看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俗,不够高大上,所以最后决定换一个字,改成了魅力。

    至于大棚里面的菜,以后还是沿用万年青市场的名字,主要是这个名字实在是好听好记,而且,万年青市场里面特供的菜,就是万年青。

    第三个事儿,那就是大棚菜要上市了,他们得好好的推广一下,打个广告,毕竟上一次万年青市场能那么火,其实就是跟他们打得广告有关系。

    就算现在的时代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是,要被遗忘也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如果万年青市场没有什么让大家记住的点的话,说不定,滨江市的第二个、第三个市场出现的时候,万年青也就泯然众人了。

    要让大家长久的记住你,那就得不断地刷新大家的记忆点,不断的让大家来这里,养成他们来万年青的习惯。

    而人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就算是再有新鲜的东西出来,也很难撼动习惯的地位。

    万年青要做的就是,要成为滨江人的习惯。

    这三个事儿讨论出来之后,桑瑜自己也很激动,她做了一下总结,“玉城这边的部门你尽快跟冯美华对接,然后那一个章程出来,我觉得今天冬天之后,会有很多人动心思盖大棚,你考察几家不错的,可以帮他们盖大棚,但是他们得归我们管理。”

    她又看向了桑柳:“你最近卖衣服也应该也有心得了,你这边总结一下,做一个结论和预估,尽快给我。”

    桑柳一听要写东西,顿时头大,希望桑瑜能够通融,但是桑瑜无情的拒绝了,她还做了时间规定:“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必须给我。”

    当然,她要这个东西的目的是没有跟桑柳说的,她得带着这个东西去C城。

    最后,桑瑜对毛雨桐说:“万年青蔬菜上市之前你去找杨晓梅,在做一个广告,还有把我们刚刚商定的这个万年青商标去找报社打印出来,以后我们万年青的蔬菜都要挂上这个商标。”

    事实证明,万年青的会议没有一场是白开的。

    第二天,万年青的冬季蔬菜要上市的消息就已经出现了滨江日报上,马上就有大姨大妈们闻着味就来了。

    冬天能有什么蔬菜?不就是大白菜冬瓜土豆之类的吗?

    可是广告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有各种绿色蔬菜,还有黄瓜、豆子!并且后续还有番茄、茄子!

    乖乖,这个是天下红雨吗?

    大冬天出绿色蔬菜,这一辈子也没有听过这么稀奇的事情啊。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这个稀罕,那也得过来万年青看看。

    虽然上市的时间是三天后,但是不耽误他们来打听这件事的真实程度啊?

    到了万年青一看,果然发现在万年青的市场里面,最显眼的一溜摊位上,现在全部摆着牌子,上面写着不同的字。

    比如,我的万年青市场等你。

    比如,距离冬季蔬菜上市,还有三天。

    比如,买冬季时蔬,只有万年青。

    ……

    诸如此类的牌子放在了那贴满白色瓷砖的摊位上,简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其实不光光是外面的顾客,就连菜市场卖菜的人也窃窃私语的。

    谁见过冬天还有这样的小菜?谁见过!

    稀罕着呢!

    就这样,万年青的倒计时牌子挂了三天,这三天来看热闹的人可是一天比一天更多,虽然说可能比不上开业时候的盛况,但也一定是相当热闹的,街上的那一溜铺子,各个都忙得不得了。

    特别是陈华,自从陈红回去跟他转述了一下桑瑜的意思之后,第二天陈华就来了,立刻就定下了一间铺面,并且请裴铮的安家装修队给他的铺面进行装修。

    这几天,铺面才开始装水电,地面和墙面都还没有弄呢,陈华也天天过来帮忙,本来心情还挺平和的,但是,这几天突然仿佛开闸放水般的人流一下子就刺激到他了。

    陈华那是看着这些在各个小吃店排队还吃不上饭的顾客,那简直恨不得自己马上就生火给他们做上饭,他现在真是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早一点过来看看,不早一点定下这个铺面。

    这熙熙攘攘的哪里是人啊,那都是一个个行走的人民币啊!

    跟陈华报有同样懊悔心思的可不止他一个,都是那些开业之后才来租铺面的人,现在一个个都看着人流望洋兴叹。

    三天后的那天早晨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十一月下旬的滨江市已经很冷了,可是,这样的冷并没有阻挡住人流的热情。

    早上五点的时候,刚刚上任的农业销售部经理刘玉城就已经带着人把刚刚从冯美华家大棚里面摘来的新鲜的各类青菜已经摆放整齐了。

    这些蔬菜一把把都捆得很特别,像是一把把展开的扇子,在拦腰捆绑的稻草上都挂了一个小小的标签,标签上清楚的写着“万年青”。

    细细的看去,蔬菜的杆子上还有着细细的毛刺,叶片上更是鲜嫩得能掐得出水了,甚至脸根须上还有些许的泥土。

    经常买菜的人都知道,这无一例外的说明,这些摆在摊位上的菜都是刚刚才采摘下来。

    乖乖!

    这可是大冬天,昨天开始都下雪了,居然还能看到这么新鲜的小青菜。

    不光光是摊子上的菜让人稀罕,就连摊子后面卖菜的人也是稀罕的。

    他们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不过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的胸前系着一个大大的长围裙,还带着一对套袖,围裙是鲜艳的橙色的,而套袖则是深蓝色的,最妙的是,无论围裙还是套袖上都有着万年青蔬菜几个大字。

    虽然说万年青市场在整个滨江市那是头一份,可是大家对于卖菜这个事情还是存在着一定鄙视链的,总觉得卖菜的人都是干不下去的老头老太太才来干的事情,当然老太太居多。

    不过万年青这一溜挨着的五个摊位上却是五个年轻人,其中甚至还有两个小伙子,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干净,说话热情,只要是有人来了,就连忙招呼,一下子就把所有来市场看热闹的人都吸引过去了。

    这五个卖菜的人可是刘玉城和闫刚两个人层层筛选上来的,有厂里面的待业青年,也有附近的居民甚至还有一个姑娘是村里的农民。

    因为他们是直面顾客的第一线,所以对于这几个销售人员,刘玉城和是花了大量的心思。

    性格要开朗,要会看眼色,情商还不能低,除此之外,个人卫生也重要,当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蔬菜。

    别看当时招人的时候来的人不少,不过,最后花了几天的时间最后才精挑细选的剩下了这五个。

    而这五个人也是相当的卖力,一开市,就已经卖力的开始售卖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