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 18、关键时间线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 18、关键时间线(第1/3页)

    晚上8点。

    宋隐和卓宛白吃过晚饭后,来到了育林小区的地下车库。

    李虹的车位周遭还围着警戒线。

    至于李虹倒下的位置,连同周围的血迹,全都用白色的粉笔做了标注。

    宋隐戴上手套与脚套,去到了凶手当时潜伏起来的位置,再对卓宛白道:

    “小卓,我扮成凶手,你扮成李虹。我们把凶案当晚的整个过程走一遍。”

    “完整过程?”卓宛白向宋隐确认,“是从李虹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开始吗?”

    “嗯。”宋隐道,“你记得把手机拿出来,打开计时器,把做每件事的时间,都做一个确切的记录。”

    具体来讲,李虹那晚具体的行动线,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地库出口离开,穿过一段甬道,进入电梯。

    2、乘电梯从负一层到第三层,离开电梯,回家。

    3、对着那幅画点香,祭拜。

    4、离开家,乘电梯回到负一层。

    5、从电梯间穿过甬道,回到地库出口。

    卓宛试验了数次,这五个阶段的平均用时,分别为35秒、45秒、90秒、30秒、35秒。

    最后卓宛白跑回宋隐身边,喘了口气问:“宋老师,还要再来吗?”

    宋隐摇摇头,递给她一张表:“今晚出发前,我找胡大庆重新要了那晚电梯间的监控记录,你看看,有没有发现问题。”

    只见宋隐写下的表上列着:

    凌晨1点05分(地库监控):李虹离开地库出口

    凌晨1点06分1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06分40秒(电梯监控):李虹离开电梯

    凌晨1点23分5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25分(地库监控):李虹回到地库出口

    “李虹从地库出口走到电梯,用了70秒,比我要久一点。不过那晚她看上去很累,走得很慢,再加上等电梯的时间,也合理……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啊。”

    卓宛白有些不解地看向宋隐:“宋老师,李虹凌晨1点05分离开地库,25分又下来了……这中间间隔了20分钟,是因为她下楼关车灯前,点了香,做了祭拜仪式,还可能念了经,上了个厕所什么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宋隐是在和连队打电话的时候想到不对劲的,来这里前又找胡大庆要了电梯间的监控,这便确定了问题所在。

    不过为求稳当,以免有其他没考虑到的情况,他又让卓宛白沿着李虹的行动线实际走了几遍。

    现在他已能确认,他们所有人,都遗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宋隐放下手电筒,看向卓宛白道:“你记录的那张表,和我这张表,虽然时间上略有差异,但行动步骤是完全一致的。但是——

    “这两张表上,都漏了一个步骤。”

    卓宛白眨了眨眼:“嗯?漏了什么。”

    眼神微微一凛,宋隐道:“凶手给李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以及李虹加上凶手,给他发微信的时间。”

    被宋隐的话点醒了什么,卓宛白蓦地瞪大眼睛,随即打开手机的工作文档翻找起来:

    “有了……李虹是在凌晨1点06分35秒,给凶手发的那条‘感谢提醒,应该是我的车,我这就下去’。”

    卓宛白的声音不由拔高几分:

    “诶?不对啊!这个时候,李虹才刚刚进家门!

    “这还只是李虹回消息的时间,凶手给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只会更早!

    “凌晨1点5分,凶手看着李虹从自己面前经过。

    “可是过了仅仅两分钟不到,他就给李虹发了车灯没关的消息……这、这太古怪了吧!!

    “现在的实际情况,确实是李虹先点了香,再下楼关车灯的,这中间隔了足足有20分钟!

    “但凶手怎么能确定她会这样做呢?李虹看到微信,完全可能先出门关车灯,再回家点香啊!

    “凶手其实根本没有给李虹留点香的时间呐!”

    关于李虹案,目前只召开过一次案情会议。

    由于案情复杂,疑点繁多,时间又紧张,连潮也就尚未来得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完整地犯罪现场重建,关于凶手和死者的行动线,也还没有进行细致的拆解。

    因此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以至于对凶手的行为逻辑有了误判——

    李虹两次出现在地库的时间间隔是20分钟,香炉里有很新鲜的香灰,由此推测这期间她是去点香做仪式了,进而倒推凶手放走她,是为了让她点香,乍一看确实合理。

    可如果把时间线继续拆分,注意到凶手发好友申请的时间点,这个理由一下子就站不住脚了。

    此时宋隐再道:“不仅如此,如果凶手第一次放李虹离开,是为了让她点香,还得有个前提——

    “凶手一定观察过李虹一段时间,确保她每晚回家后,都会雷打不动地,第一时间就赶去点香才行。

    “至于这个前提是否成立……

    “走吧,再去李虹家看一下。”

    三分钟后,宋隐和卓宛白来到了李虹的住处。

    有时候会感觉房子是活的,是主人的伴生物。

    一旦主人离去,它便成了被抽干精魂的躯壳,快速衰败起来——

    李虹去世不过短短几日,这间房子的墙角却已结了很多蛛网,看起来破旧了很多。

    房子的布局很简单。

    玄关是一条窄而短的走廊,正对着门的走廊尽头,是那幅奇怪的画、满墙的护身符、以及一个香炉。

    进门左手边是一面墙,右手边则是一排储物柜,在靠近大门的地方,留出了一条通往餐厅与客厅的过道。

    客厅的尽头便是阳台了,那里种了许多植物,现在却已开始衰败。

    刚一进门,宋隐就在玄关处走了个几个来回。

    经确认,由于那排长柜子的遮挡,站在这里,根本无法看到阳台的情况。

    而光路是可逆的。

    由此可以推测,站在阳台,也无法看见玄关处的情况。尤其是那幅画和香炉,将彻底处在视角盲区中。

    为了确认这一点,宋隐又去到了阳台,站在那里回望向玄关。

    他发现自己确实看不到那幅画和香炉,它们彻底被那一长排柜子遮住了。

    最后宋隐再拿出望远镜,朝阳台外的远方望了去。

    “宋老师,”卓宛白走过来问,“有什么发现?”

    宋隐道:“凶手没有在小区的单元楼门口、电梯间等任何摄像头里留下身影。

    “再有,连队先前带着人来李虹家做了完整的现勘,能确认屋子只有李虹一个人的生活痕迹,没有被入侵过,也没有被安装针孔摄像头等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