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夫郎家的赘婿: 23、小河村事23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漂亮夫郎家的赘婿》 23、小河村事23(第1/2页)

    忙碌一天,饭菜出锅时,院里刚好有阵风轻扫过,于是吃饭的地方就挪到了院子里,就在那棵老梅树旁边,不在树底下。

    刘家人是不在树底下吃饭的,这其中还有一桩趣事。满夏小时候去城里听折子戏,回来就要在树下铺席子,赏花饮食,还开小席请村里交好的姑娘哥儿都来。

    玩了有一阵子,有次晚饭,一只肥胖的、柔软的虫子落到了满夏的烧肉上,被烫得在碗里疯狂扭动,小哥儿呆愣住了,随即将肉丢的远远的。

    大人们倒是哈哈大笑。

    这事过后,满夏仍旧喜欢吃肉,但再不愿意在树底下摆饭吃东西了。

    众人动起筷子,刘大山提起一件事:“去年麦子种得多,我想明天就开始收麦,这样好腾出时间整地灌水。”

    兰知皱眉:“太早了,怕是不好请小工。”

    家中二十三亩地,朝廷有诏令,每户需种植六百数桑枣,良田亩植两百,薄地百株,家里便有四亩地种了桑树,剩下十九亩地收了麦子种稻子,收了稻子种麦子,一年没个闲。

    尤其是每年抢收麦、抢种稻,这两个月最是熬人,再精壮的汉子也熬得人枯黄。

    家中农忙以前主要靠刘大山,后来满夏也能帮着搭把手,兰知大多时候只在家中忙活,他力气小帮不了什么忙,且绣好料子的手也不能这样糟蹋。

    往年都是要请几个小工的,但今年才刚收麦,好庄稼把式都忙着先收自家的麦,不好请人。

    “这几天家里先弄着,几天后再找。”刘大山边吃边说,其实不用请人都行,田地里的活他一个人能干,不过就是多费些功,但谁叫兰哥儿心疼他。

    兰知点头:“嗯,不行就多加点钱,总有人愿意做的。”

    请工的事就这么定下了,但刘大山心里还藏着一件事,憋好几天了,终于说出来了。

    “满仓,你说这县里的差爷怎么还不来村里量地,这都多长时间过去了,再拖些日子,下种都来不及了。”

    也不知道会划哪些地过来,若是上好的水田,那倒省了很多力气,可以赶着一块儿灌水插秧。若是位置不好、地荒不肥的,怕是要多费些功夫。

    不过,重要的是,先拿到地。

    满仓久不在村中居住,不太清楚这其中的门道,只道:“爹,你放心,文书、官印皆在,又在府衙过了明路,家里的田飞不走。可能是近来公务繁忙,耽搁了。”

    刘大山叹道:“唉,看来这一季收成要荒了。”

    “少了就少了,家里又不是就等着这些米下锅。满仓那儿本身可得十亩地,军中又赏了十亩,那可加起来就足足二十亩了。现在地里的麦子都够收了,到时候岂不是要将人累趴下。”

    兰知笑着打断他,反正地又不会跑了。

    满夏也劝刘大山:“嗯,阿爹说得对。而且田分下来就要收税了,还不知道是怎样的田,若是运气不好,怕是辛苦种了还要赔点进去。”

    每年收成,按亩征粮,夏税征麦,每亩四升,秋税征米,每亩十升,而由庄稼好手经年累月伺候的上等田地,一亩收稻三石,麦一石,下等田稻子甚至不足一石。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真到了收税时,城里下来的那些差爷们有的是办法让百姓多交。

    桌上人都劝不急,刘大山面上点头应了,但心里始终还念着这事,田地是百姓的命根子,握在手里才让人心安,苦点累点都不算啥。

    村里田地少的,收成的那点粮食都不够糊口。

    饭后再添一瓢水烧,等水烧热,一家人洗漱后,各自回房。

    刘大山屋里。

    兰知从床头拿出一盒脂膏,淡淡的甜香,一盒能卖到五十文,他伸出手指抠出一块,在掌心温热后,细细涂在脸上。

    刘大山看着倚在床头兰哥儿,心中微热,脱掉鞋子上了床,他伸手将人固在怀里,拿过脂膏,握住两只纤细的手腕,细细涂抹。

    兰知顺势半躺在他怀里,翘着手指让人按手。淡淡的甜香弥漫在空中,男人低垂着头,认认真真地将他手上的每一处都涂上了。

    撇过去一看,盒子里已用去了大半,真是个败家爷们,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吹了油灯,刘大山还握着兰知的手打圈按摩。黑暗中,兰知眼睛一转,更靠近了些,小声道:“大山哥,你困不困?”

    刘大山:……

    “兰哥儿,我有件事同你说。”

    兰知听闻,有些不高兴,心想白费了自己枕头底下新买的膏,敷衍地嗯了一声,心思却飞到了别处,都说男人上了年纪,有些事就不成了。大山哥今年才不到四十,原先恨不得一日三次,现在三日一次还要他主动。

    “兰哥儿,先别闹,我有重要的事。”刘大山握住他乱动的手,捏着手腕,肉贴着肉,没忍住又摸了一把。

    兰知心思都要起来了,勉强打起精神道:“嗯,什么事?”

    “夏夏如今退了亲,就和他们陈家没什么关系了,今后又该如何打算?”刘大山忍着没乱来,他是真想知道这事日后应当如何办。

    兰知:“就先这样呗。”

    夏夏今年才十六,嫩的和瓜秧子似的,大可不必这么着急,又不是那种缺了德的人家,急着要将小哥儿推出去换彩礼钱。

    “先让夏夏缓一阵子,这回可要慢慢挑。”

    刘大山心中想的也是这样,他们夏夏碰上陈明远已经够恶心人了,万不能再急着去跳火坑。

    不过,他只忧心一件事。

    他斟酌着开口问兰知:“许小子是怎么回事?我看夏夏还挺关心他。”

    兰知说:“好歹也是救命恩人。”

    “我看不太像。”刘大山没忍住,皱了眉。

    但兰知没理他,他低头去瞧,发现人已经迷糊睡着了。月亮落了下去,太阳升了上来。

    今天一看就是个好天,刘大山和满夏早饭刚吃过,就拿着割麦的镰刀出门了。

    兰知赶紧拦住他们:“等下,我也去。”

    “那怎么成,麦子割手,再说你也不会。”

    兰知:“我手上戴着东西,不会割到的。”说完又对着满仓道,“家里的事不着急,慢点做,使不上力的就放那儿。”

    刘大山还想拒绝,真不是他太偏心兰知,夏夏的力气不比汉子小,甚至还大些,但兰哥儿却是弱不禁风,哪能受得住干这种活。

    兰知不管他,换了粗布衣裳,带着自制的护手工具,头脸半包着,农具都拿上了。眼睛跃跃欲试,就等着出门去割麦了。

    刘大山最终还是拗不过他,说:“到了最热的那几个时辰,你俩都回来,干累了一定要说。”

    “嗯嗯,我们走。”

    三人出门,到了自家田边。

    田里麦子已经熟了,沉甸甸的麦穗挂着,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笑,今年可是个好收成。刘家人来得算晚的,此时田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小河村百余户人,除了实在干不动或有事的,现在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