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小厨娘: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岭南小厨娘》 50-60(第5/16页)

踩着食肆开业的点来。

    吃不动,实在是吃不动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等到临近中秋前,钱婶娘跟钱叔总算是精巧的掌握了炙肉的火候。

    等到林书晚满意地点了点头,姜家小院的人都松了口气,总算不用日日吃烤串了,接连吃了好几日,不说青芜连姜婉都长了一圈的肉。

    “娘子,今日暮食我想吃些清淡的。”青芜手中捏着一把菌子,凑到林书晚跟前,讨好道。

    话音一落,姜婉几人也瞧了过来,眼中皆是对清淡吃食的课渴望,林书晚笑了笑,点了点头,“那今晚就吃个荷叶粥,配个三鲜肉丸汤吧。”

    说罢,林书晚就开始准备今日的暮食,荷叶都是现成的,洗干净撕成片装,等到锅中粥煮开,再放入荷叶煮到变色就好,这样煮出来的荷叶粥清香浓郁,到底还是怕晚上饿,林书晚又往里头加了好些莲子,都是今日苏娘子送鱼来时,一同带来的。

    三鲜肉丸汤就更简单了,上好的梅花肉剁成肉泥,加入葱姜水去腥后,就能搓成丸子,但林书晚喜欢往里头加上一颗鸡蛋,这样做出来的肉丸又鲜又嫩还十分弹牙,再放入菌汤中煮熟,肉丸吸收了菌子的鲜美,不仅宋老喜欢,连安姐儿两个娃娃一顿都能吃三五个。

    等到林记的暮食上桌,青芜也领着谨哥儿回来了,早就饿坏了的谨哥儿捧着碗唏哩呼噜埋头苦吃,没一会,没一会三颗肉丸就下了肚,连带着还灌了一碗三鲜汤,吃得小肚子滚圆才撒开手中的碗筷。

    吃过暮食物,林书晚跟钱婶娘商量了一下,打算就将开业的日子定在中秋前一日。

    【作者有话说】

    最近老过敏,还有点卡文[爆哭]

    第54章 芋头咸饭

    ◎随着一勺滚烫的葱油淋在咸饭上头,干贝虾米的鲜味被彻底激发,尤其的香◎

    距离中秋还有两日, 钱记早在决定跟着林书晚做炙肉那日起就关了铺子门,寻了桥东的陈老汉,按照林书晚的要求把铺子重新整修了一遍。

    总算是赶在中秋前两日, 将铺子翻新了一遍,原本铺子里的四人方桌, 只留了中间五张,其余靠墙的都换成了长桌。

    邻近灶房的墙推倒, 做了个半开放式的灶房,只用一扇木窗拦住, 灶房跟柜台之间特意请了木匠搭了一张丁字形长桌,这样灶房烤好的肉串,可以直接穿过木窗摆在桌上, 十分方便。

    柜台东侧的墙边, 打了好几张矮柜,按照林书晚的说法, 那处用来放酒水饮子, 不过五日的时间,整个钱记就焕然一新。

    叮铃咣啷好几日, 在几位匠人的帮助下, 钱记面馆的牌匾被小心翼翼取下, 换上一张蒙着红布的新匾额。

    “再往左边一些。”今日难得没有去姜家小院的钱婶娘站在门口,仰着头指挥着竹梯上的两人。

    两人抬着匾额缓缓移动,沉声道:“娘子若是觉着位置可以了, 就喊一声。”

    左右移动之下, 两人总算是将新匾额移动到门框正上方, 钱婶娘赶忙高喊一声, “停!就这个位置正好。”

    竹梯上的两人应了一声, 随着一声轻响,牌匾方方正正挂在门头上放,垂下的红绸随风而动。

    “多谢二位,这些拿吃茶。”钱婶娘迎向从竹梯下来的两人,笑着塞了一小包碎银到他们手中。

    这是廉州的习俗,新屋建成,要给上梁的工人封些喜钱,求个平安喜乐的好兆头,但钱记没有上梁,钱婶娘为求心安,就给上牌匾的两人封了一笔喜钱。

    那两人也没推脱,笑着接过喜钱,吉祥话一箩筐就说了一通,逗得钱婶娘笑得开怀。

    路过的街坊邻居都好奇地朝她瞧了几眼,心中暗自嘀咕,瞧着钱家平日里没什么生意,怎么还翻新起铺子来了,就连好些时日没有来寻钱婶娘的赵婶娘都暗自纳闷。

    她日日瞧着,自打林记食肆开业以来,一直没有做面食生意,偶尔还会照顾一下钱记的生意,故而初期钱记生意还算不错,但随着林记吃食花样越来越多,钱记的生意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尤其是近一个月,明明跟自家酒肆一样,怎么他家还能翻新起铺子了。

    赵婶娘疑惑极了,扫了眼对面大门紧闭的林记,摩挲着下巴,心道这两日,她日日瞧见钱家夫妇往姜家跑。

    思及此,赵婶娘脸色一变吐掉口中的瓜子壳,三步并作两步抓住正要回铺子的钱婶娘,压低着嗓音道:“你老实同我说,可是姜家那丫头给你了什么赚钱的法子?”

    不等钱婶娘开口,恰好周婶娘领着周叔拖着一车鸡鸭回来,远远瞧见赵婶娘拉扯的动作,以为她又在没事找事,当即叉着腰气势汹汹地朝两人走来。

    “赵家的,你做什么呢?”

    被一把扯开的赵婶娘,扭头瞧见周婶娘,鼻子都气歪了,“好好好,我比不得你们攀上了姜家那丫头,自是比不得你们情谊深厚,也不劳你在这防着我,我自己走就是了。”

    说罢,一甩袖就从周婶娘手中抽回自己的衣袖,怒气冲冲地回了自家铺子。

    倒是留在原地的钱婶娘有点于心不忍,胳膊肘杵了杵身边的周婶娘,“她今日就是来问我是不是跟着晚娘赚钱了,没有说旁的。”

    “那还不是我来得快,她这人你还不清楚?掐尖要强,就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你要是告诉她,你接了林记的炙肉,也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情来。”周婶娘白了钱婶娘一眼,拉着周叔推开了姜家小院的后门。

    落在身后的钱婶娘摇了摇头,径直回了自家铺子。

    “晚娘,鸡鸭给你送来了,我把你周叔也从外头喊回来了,他旁的不行,杀鸡还是有一手的,你如今要的鸡鸭数量多,就让他帮你杀鸡。”周婶娘人还在门外,就冲着小院喊道。

    诚然,正如周婶娘所言,林记炙肉除了朱掌柜送来的野外卖得最好的便是鸡翅,眼下林记不单单卖鸡翅中,还加了全翅,整个鸡翅用林书晚秘制的调料腌制半个时辰,放在果木炭上翻烤,外焦里嫩,虽味道同翅中吃起来差不了多少,但全翅个头大,吃起来十分过瘾。

    也是因着林记炙肉生意越来越好,周婶娘家的鸡也倒了大霉,好在周叔早早用卖鸡赚得银钱,将庄子扩了一倍都不止,又从周边村子寻了好几个养鸡能手,帮着养鸡,这才勉强能供应上林记。

    好在城外的庄子如今也算步入正轨,他不用再日日守在那处,就跟着周婶娘一块回城了。

    正在处理荔枝的林书晚闻声抬头,就瞧见周叔一竹篓一竹篓地往下搬,眼一弯笑着应道:“多谢周叔。”

    片刻,林书晚又似想到一事,偏过头问身旁的周婶娘,“婶娘,你家庄子上有鸭蛋吗?”

    “有是有,不过鸭蛋比不得鸡蛋好吃,吃得人少,晚娘要鸭蛋做什么?”周婶娘满脸疑惑。

    闻言,林书晚手下动作顿了顿,“这不是快到中秋了,想腌几个咸鸭蛋,用来做月饼。”

    “那我晚些时候给你拿百十个过来。”月饼周婶娘自然是知道的,永宁虽不在史书记载,但也过中秋吃月饼。

    这不早在三五日前,廉州就为灯会准备起来了,尤其是长安街宝德楼门口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