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岭南小厨娘》 90-100(第6/14页)
一时慌了神,这才冒犯了夫人,夫人进来不出门不知道,那林记的酒卖得就好,可谓是千金难求,若真是晚……哎哟,夫人你掐我作甚?”
林书茵坐直了身子,柳眉倒立,眼尾挑起的凤眼,斜着看人的时候,平白多了些风情,葱白的指尖点着钱舜就道:“收起你的歪心思,别说晚丫头早就死在了去廉州的船上,就算她如今还活着,且不说我答不答应让她进门,就你先前那般对她,你以为她对你心中没有怨气?”
“是是是,夫人说得对。”钱舜嘴上应着,心底却不以为意,还是打算让人去查一查林记背后的东家究竟是谁,若真是晚娘,那他岂有放弃这座金山的道理,就算她对自己有怨气有如何,她对自己情深意重,先前还为了他去跟着御厨学厨艺。等到时候自己寻到晚娘,说两句好听的哄哄她,估摸着她就能重回自己怀抱。
全然不知自己被人惦记上的林书晚猛然打了个喷嚏,下意识裹紧了身上的被子。
第95章 炸元宵
◎拍花子?◎
元宵佳节, 整个廉州城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街道上人潮涌动,家家铺子热气蒸腾,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甜香。
临近暮时林记开门营业,与往日不同的是, 今日林记将一早就退休的小推车都重新摆在了门口,炉火劈里啪啦的响着, 还伴随着秦娘子清脆的叫卖声,“热腾腾甜滋滋的元宵嘞, 新鲜出炉的元宵,美味又好吃,诸位乡亲,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又是林记出的新吃食?”恰逢崔三娘与蒋珠手挽着手过来, 她二人原本是打算到长安街瞧过灯会之后,再回来林记吃暮食的, 可眼下听着秦娘子的叫卖声, 心下好奇就凑上推车旁。
秦娘子连忙点头,顺手掀开跟前竹篮上的湿毛巾, 露出里头一颗颗白胖滚圆的白团子, “这便是元宵, 二位娘子可要尝尝?”
见状,崔三娘摸了摸下巴,心中暗道这与平日里吃得团子也没什么区别, 迟疑间, 身侧忽然传来微小的阻力。
她顺着力道低头看去, 恰好对上谨哥儿圆滚滚的眼睛, 今日的谨哥儿穿着一身湖蓝色的衣裳, 胸口还绣着一只圆滚滚的兔子,腰间还挂着一只兔子玩偶,乌黑的头发用同色系的发带系着,垂落在脸颊两侧的发带尾部还坠着一只银制的小猫头,随着他的动作一晃一晃的,十分灵动。
“谨哥儿怎么来了?”崔三娘顺着他的力道蹲下身子,一时没忍住捏了捏谨哥儿的脸颊,柔软滑腻的触感,让崔三娘在心底尖叫出声,面上却未显露半分,视线还在不停地往铺子里头瞄,“怎么就你一人,安姐儿呢?”
“安姐儿在院子里帮着阿姐揉面呢,姐姐我家的元宵味道极好,你们要不要尝尝?”谨哥儿乖巧地站在原地,任由崔三娘二人对他上下其手。
闻言,两人面露为难之色,对视一眼,崔三娘才软着嗓音道:“不是姐姐不想买这吃食,实在是我俩想去看灯会,去晚了恐怕占不到好的位置。”
“这样啊。”谨哥儿点着头,从崔三娘怀中退了出来,哒哒哒跑到秦语身旁,踮着脚取下一只竹碗,竹碗小巧精致,赶巧一只手能拿下,隐约还能瞧见碗壁上刻着字,“姐姐我家元宵可以拿在手上吃!”
说着,谨哥儿又把竹碗调了个,把刻着字的那一面朝向两人,“对了,我阿姐还说碗身上刻着灯谜,如果能答出来,明日来食肆吃饭可以赠送一杯饮品,我可是瞧着姐姐同我阿姐关系好,偷偷告诉你们的。”
肉乎乎的小崽子说着这话,谁还能不迷糊,崔三娘当即从荷包中摸出一颗银瓜子塞到谨哥儿怀中,抬头冲着秦娘子道:“劳烦娘子给我来上两份!”
闻言,秦娘子霎时喜笑颜开,“好嘞,您要炸元宵还是煮的?”
这可把崔三娘问懵了,沉默片刻当即决定两种都要,于是,不到半炷香的工夫,炸货霸道的香味就席卷了整个昌平街。
“什么味道?也太香了!”人群中有人扭着头吸着鼻子,到处寻找香味的来源。
还有骑在父亲肩头的小娃娃,吃着手指四处张望,“阿爹,香香。”
……
等到一颗颗金黄色的元宵从从锅中捞出,林记小食摊前已然围了一圈人,皆是满脸好奇地盯着摊位上那几颗圆滚滚地吃食。
“崔娘子,您的元宵好了。”秦娘子从一旁的竹筒中取过竹签,连同竹碗一块递到崔三娘手中,末了还不放心的提醒了一句,“里头有馅,您小心烫口。”
话音未落,崔三娘见摊位上围了不少人,当机立断拉着蒋珠就往长安街赶去,直到两人领着身后的仆从,在附近的茶楼寻了一处绝佳的位置,这才有闲心尝上一口元宵。
崔三娘对炸元宵十分感兴趣,故而捏着竹签就戳起一颗金黄的团子,“咔嚓”咬破外头那层金黄的酥皮,里头软糯香甜的口感,顿时让她眼前一亮,“珠珠,你快尝尝这炸元宵,味道着实不错。”
与崔三娘不同的是,蒋珠更爱清煮熟的元宵,光滑的元宵上淋了一层香甜的桂花蜜,与里头清甜的豆沙馅相得益彰。
“哎,珠珠你碗上的灯谜是什么?我这是‘故峦叠嶂层云散’。”崔三娘难得不顾闺女形象的叼着竹签,举着竹碗,瞧着上头的小字,戳了戳身旁的蒋珠。
蒋珠匆匆咽下口中的汤圆,也把竹碗举了起来,细细辨认着上头的小字,“我这儿是‘涧中落日映倒山’。”
两人嘀嘀咕咕凑到一块,崔三娘眼珠一转,心中就有了计较,指着蒋珠手中的碗道:“这好似是猜字谜?你这似乎是个‘润’字,我这个就有些不好猜了。”
踌躇之际,蒋珠又塞了一颗元宵到口中,空余的左手还在桌上写写画画,忽而灵光一闪,“你这个应当是个‘崛’字。”
“珠珠,你真聪明!”闻言,崔三娘恍然大悟,脸上笑意盈盈,解了字谜的两人,吃得更是欢快。
茶馆里头两人吃得香甜,那甜滋滋的滋味更是勾得茶馆其他几人望眼欲穿,直到她二人吃到最后一颗时,另一旁吃茶的男子实在忍不住了,吸了吸口水就飞快起身,走到崔三娘身旁。
“这位娘子,在下闻着您手中的吃食实在香,还允在下冒昧一问,你手中的吃食是何物,又是从何处买来的?”男子拱手行礼,低声问道。
闻言,崔三娘瞧了眼手中的元宵,“啊?哦,这是炸元宵,铺子的话就是昌平街的林记。”
“原来如此,多谢二位娘子。”男子眸子一亮,一拱手就飞快回了原先的座位,唤了身侧的仆从去林记买吃食。
夜幕降临,整个廉州城灯火通明,一盏盏精致的灯笼随风摇曳,街道上人声鼎沸,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瞧这一年一度的灯会,就连林记也早早关了铺子门,由着家中几人带着安姐儿跟谨哥儿一块出门看灯会。
原本林书晚也是打算一同出门,奈何门都落了锁,却被裴知州家的仆从寻上门来,说是家中设宴,老夫人尝过下人买回来的元宵觉着味道极好,便想请她再做上百来个。
那仆从出手就是五十两定金,林书晚岂有不应的道理,于是本应该姜家七口人一同出行的日子,变成了姜婉青芜领着两个小的,随行还有惊鸿与萧将军带来的几人,本来林书晚是打算让薛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