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春归: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雪霁春归》 30-40(第8/16页)

道:“放心,他走得很轻松,只不过,你便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说着,他慢条斯理地伸出修长指尖,将永安侯掌心血液堪堪凝固住的铁钉又一寸寸拔出。

    这回,永安侯没再发出一丝声音,他不该对这个冷血的怪物再抱有任何一丝幻想,他死死咬住牙槽,圆睁着眼与季濉四目相对,直至两根铁钉都被抽出,他才颓然栽倒,双膝撑地,就这么直挺挺地跪在季濉脚下。

    战功赫赫手持丹书铁券的永安侯,此生除了皇帝,只跪过一人。

    就在这短短一瞬,他低垂的头颅蓦然抬起,滴血的指尖微颤,他看着走向门口处的背影,声音沙哑哽咽。

    “殿下……公主殿下……”

    永安侯跪过的人,除了当今皇帝,便是五年前在公主府葬身火海的长公主殿下。

    熹平三十七年,陛下还只是太子,那一年,与周国明争暗斗多年的郯国终于露出爪牙,向周朝正式发起战争。

    周郯两国本是实力相当,按理说,周朝并不惧郯国的进攻,但就在那年,周国岭安一带发生了旱灾,朝廷多次拨款赈灾却始终未能将灾情稳定下来,反而愈演愈烈,多地已出现卖儿鬻女的景况。

    因此,在熹平帝提出应战主张时,他便第一个在朝堂之上出言反对。

    彼时二十五岁的永安侯已是周朝青年猛将,非是他贪生怕死不敢应战,将士浴血沙场,终不过马革裹尸还,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只是一旦发动战争,必定消耗巨大粮饷,即便得胜,灾情恐已失控,届时只会哀鸿遍野,饿殍遍地。

    诚然,周国安稳渡过了那年的内忧外患,只因他私下向太子献策——同滇国和亲。

    那时的滇国国土及势力远不如现在这般强大,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是极好,同时接壤周国与郯国,且滇国盛产战马,若能得其相助,不但可减少部分战用资费,亦可尽快结束战争,最大限度地降低战士伤亡、粮饷损耗,以便更快地将精

    力财力投入至灾情救治中。

    滇国皇后嫡出的大皇子已经婚配,大周公主出降,自不可为妾,况且皇帝膝下只有此一女,又是太子胞妹,身份自然更加尊重。

    滇国余下的皇子中,唯有七皇子相貌出众,能征善战,只因其生母身份低贱,便一直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对于皇储之争,更无可能。

    但若能得到周国的支持,他日荣登大宝,便不成问题。

    是以,永安侯甫一提出与滇国和亲之计,太子便立即想起了滇国七皇子,才能出众却出身低微,若将皇妹出降于他,他必感激涕零,日后定会为自己所用。

    而这对于太子来说,亦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皇帝年事已高,却迟迟不肯放权,他虽为一国储君,却无多少实权在手,倒是自小养在太后膝下的二皇子齐洹,颇得民心,已成他最大的威胁。

    若此番和亲事成,周国大胜,他在朝中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

    至于公主,无论赐婚给哪一位臣子,又岂能比一国之母更加荣耀?他日诞下留着周国血脉的储君,对周国更是莫大助太子益。

    如此一举多得的良计,太子万万没想到在实施的第一步便遇到了阻碍,大周唯一公主,他的胞妹不愿和亲。

    直至滇国七皇子已带着使团入京,她都待在城外乐清山上的寺庙中不肯下山。

    太子欲派人将公主“请”下山来,但她毕竟是天子之女,日后又极可能是一国之母,这样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最终到底是永安侯接下了这份差事。

    当日,乐清山上狂风大作,不久便淅淅沥沥落起雨,一间隐在山中的小禅房外肃整地站着两列禁军。

    少时,房门缓缓被人推开,雪青色的裙摆迈入雨中。

    “臣,奉旨迎殿下回宫。”永安侯拱手垂首行礼。

    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嘀嗒声渐渐靠近,媚而不妖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若我不肯呢?”

    来之前,他便已有此预料,只高声回道:“还请殿下为万民思虑。”

    “……万民?”

    随着女子一声冷笑,永安侯错愕地抬起头,公主容色倾城,一双凤眸更是美艳无比,但此刻流淌在那双眼中的光亮却令他无法直视。

    永安侯仓惶地低下了头。

    公主当真是为万民而和亲吗?

    此次旱情到底为何迟迟不能得到缓解?

    备战所需的钱粮又只能从国库中来么?

    他可以要求陛下彻查负责赈灾事宜的一干人等,他亦可以冒死进谏,让众宗室大臣从自身割下一块肉共度国难。

    但此种种,无疑会在朝堂之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如今的大周,虽已稳固强大,但朝堂之中也已盘根错节,彼此之间皆有庇佑。

    这也是为何太子和亲的提议甫一提出,便引来群臣拥附,若要解决那些难题,哪里比得上遣一女子前去和亲来得便(biàn)宜?

    她并非为万民而和亲。

    他们要她为大周不可示人的腐朽与溃烂而和亲……

    油纸伞上沉闷的嘀嗒声渐远去,豆大雨珠洇入永安侯眼眶,他恍然回神,朝着雪青色长裙单膝跪地,一众将士见势跟着行跪礼。

    无论如何,公主殿下肯点头和亲,这似乎已是最好的结局。

    但他未想到,护送公主的禁军在入宫门前便被滇国七皇子带人拦下,直至今日他仍清楚地记得那双像狼一般冰冷狠厉的黑眸,和低沉倨傲的声音:“大婚前公主暂歇飞雪楼,此乃贵朝太子旨令,永安侯意欲抗旨?”

    太子生性谨慎多疑,未免中间横生枝节,在大婚前不许公主进宫面见陛下,留她在滇国七皇子所居的飞雪楼,便是最稳妥的法子。

    但即便如此,这场婚事依旧没能顺利进行下去,公主在大婚前忽得一场隐疾,伊始尚有几个太医秘密前往,后来索性连飞雪楼都被封了。

    和亲事败,七皇子却愿意继续与大周合作,只是更换了要求:战胜郯国所得城池与财宝,须分一杯羹与滇国。

    这对周国来说只是要牺牲部分利益,倘若不能得滇相助,便会举国维艰,两方很快便达成盟约。

    还未开战,宫中便已有一场又一场的宴饮。

    至于被拘在飞雪楼的公主,直至二皇子齐洹出巡回京,方请旨将她送回乐清山,乐清山旁驻扎着季元驹所领季家军的训练营,是一处安稳所在。

    公主在乐清山修养三年病愈下山,不久后便与季元驹成婚。

    因着三年的时光与这桩喜事,许多人已将当年公主离奇患病的事全然淡忘,但那却成了永安侯心中一根隐隐的刺。

    也因如此,在与郯国大战取胜后,永安侯拒了一切封赏与厚赐,自请去往远在边关的宜州戍守。

    但就在方才的一瞬,他当年的猜想已全然被证实。

    季濉那双淬着冰的桃花眸,像极了已故的公主殿下,而他第一次见到季濉出现在林府的日子,便是在公主府大火之后。

    显然,林兄早便知晓他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