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彻山河: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照彻山河》 50-60(第7/16页)

    沐照寒收了剑,问道:“胡老爷既好男风,为何还要买那么多姑娘做小妾呢?”

    “肯定还是女人好啊,男人要顶顶漂亮的我才瞧得上。”胡荣说着,忍不住看了眼陆清规。

    沐照寒将剑重重置于桌上,惊得他忙收回了目光,可没一会儿,又偷瞄起沐照寒来。

    沐照寒第一次见到陆清规,是在大盛王朝新帝三年。

    彼时与南疆历时五年的战火终于熄灭在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又逢裴太后寿辰将至,帝诏大赦天下,天降飞雪,绵延三日而不绝,百姓皆称之吉兆。

    即便是寒冷的飞雪大有不休之态,也无法浇灭大盛王朝的百姓对于胜利的热情,沐照寒则不然,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行走在幽深无垠的山林间,早已是强弩之末,连呼吸间吐出的白气都少了两分温热。

    甚至,不待她想出个所以然来,便被饥寒与倦意齐齐吞噬,一跤便摔在了冰天雪地之间,人事不醒,只是朦朦胧胧地想到,沐照寒,你要死了。

    她并不知道有人提着灯正踩过窸窸窣窣的枯枝,将她从大雪之中抱起,脊背挺直,缓缓而行,却是依稀间仍能感觉到一些温柔,连带着陷入的无边黑暗都带上了两分轻软。

    那里头有光,还有凤尾琵琶轻声弹拨的过往。

    却忽然如裂帛声起,沐府满门十九条性命自那过往中拼死挤来,梦中有人陡然扭曲了面容,厉声喝道,“阿寒!醒来!”

    阿寒!醒来!

    她霎时间骇然而醒,慌乱地摸过冰冷的地面,仍能感觉到那凄厉的声音嘶吼逼近,令人胆寒。

    “别怕,”陌生的嗓音在她耳旁响起,带着一些浅淡的安抚,“是风声。”

    竟已是身处在山洞之中。

    沐照寒转过头,便一眼瞧见了那个男人,穿着一身样式朴拙的玄衣,正随手捡着几根枯枝添进渐弱的火堆之中。火光模糊了他的面容,见她看过来,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陆清规,”见她面色惑然,男人耐心地重复道,“我叫陆清规。”

    “沐照寒。”

    陆清规点了点头,递过一个酒囊,“喝口酒,暖身。”

    “多谢,”沐照寒双手捧过酒囊,浅浅饮了两口,便有一股暖意从喉头滚入四肢百骸,不由得整个人都舒展开来,连倦意都清减了两分。

    她原本想告诉面前这个人,山下有许多官兵,她是一个逃犯。然而山野本就少有人迹,更何况漫山大雪,若说陆清规只是与她巧遇,她却是不信的。

    便生了些犹豫,却还是问道,“你知道我是逃犯,却还要救我。”

    男人伸手取过她手中的酒囊,一样饮了一口,方才笑了笑,淡声道,“逃犯又如何,我想要的人,天下不可阻。”

    他取酒时离得她很近,能瞧见袖口金线织就的暗纹光泽涌动,晃过他的面容,如玉映雪,如春融寒,令她不由想到从前陵州雅集,曾见过璧玉之辉。

    “沐照寒。”陆清规站起身,拂袖间有风势平地而生。

    她抬起头,静静地瞧着他。

    “新帝三年秋,陵州太守沐为清贪墨赈灾白银十万两,致死陵州百姓一万三千人,证据确凿,于三日前判满门抄斩,阖府主仆十九人无一幸免。”

    沐照寒抿了抿唇,便听得他又道,“沐大人乃先帝崇武九年探花,为官十八载,官声清廉,颇得民心,听闻曾有乞儿不顾残疾病弱,从城北辗转至城南沐府门前一拜,只为一贺沐大人寿辰。”

    她垂眼道,“那乞儿名唤三春,身有腿疾,自陵州城北至城南一路十余里,仍执意到门前一拜,沐大人感念其执着,将他留在府上做了小厮,一门十九人,也有这乞儿的一条性命”

    话到此处,眼底已有泪光,她眨了眨眼,竭力稳声道,“他们都已经死了。”

    陆清规平静地望着面前的人,淡淡道,“跟我走吧。”

    他的嗓音低沉,却如同带着蛊惑,“我带你到天子面前,亲口讲一讲这个乞儿的故事,如何?”

    沐照寒仔细地瞧着眼前这个男人沉静的面容,缓缓点头,“好。”

    陆清规唇角便含了两分笑意,“你不怕我诓你?”

    仿佛是突然之间蓄满了力量,沐照寒瞧着那人用金线滚了一圈如意纹的襟口,面色是同样的平静,

    “陆乃国姓。”

    陆清规的眼中一瞬间泛起了亮色,以至于很久以后,沐照寒再想起今时今日的相遇,都无法忘记这样一双眼睛,仿佛是黑夜中倏而亮起的一抹烛火,在无尽的前路中照进了些许方向。

    陆清规本是轻装简行,只带了护卫几人,一早便将山下的官兵清理了干净,领头的人叫晏十一,是他的心腹,道大雪封山,已经清理出一条道路,可以返回玉州城。

    马儿留在了山下,须得先下山。陆清规转过头,缓和了语调问道,“山路难行,你可能坚持。”

    沐照寒点点头,站起身勉力走了两步,坚持道,“可以。”

    他瞧她瘦弱,便自手边递过一盏小小的灯笼,笑道,“替我掌灯罢。”

    她迟疑地接过,下一秒便腾空而起,被他横抱在了怀中,陆清规向护卫几人吩咐道,“走罢。”

    晏十一等人低头跪道,“是。”

    雪夜山路难行,陆清规却走得很稳,她伏在他怀中,小心地提着那盏灯,微微照亮了两人前行的道路。

    玉州城与陵州靠的很近,陆清规骑马带着沐照寒一路往玉州,见她眉眼间有疲态,便放慢了一些速度,晏十一等人也一道跟在他们的身后。

    天光亮起时,一行几人便到了城门口,连日来的疲惫早已透支了沐照寒的气力,抵挡不住愈发深重的困意,不知何时在陆清规的怀中昏睡了过去。

    早已有一队人马在城门口相迎,陆清规抬了抬手,制止了手下的恭迎,只吩咐他们各自回去安置歇息,明日一早便启程。

    他低下头,见怀中之人睡的很沉,神色已渐渐安宁,只余下睫毛垂下的翳影投在她的面上,显得脆弱又怜悯。

    他想了想,便也未曾叫醒她,缓缓驰马,一路进了府邸。

    大约是过了午时,沐照寒才堪堪转醒,倒是叫眼前雕画屏风,温香燃室的模样吓了一跳。

    似是听见了她的动静,便有婢女进来伺候,净面洗手,又摆了膳食若干,想来是照顾她连日饥寒,身体虚弱,俱是些清淡的口味,瞧着却是精巧。

    婢女名叫玉拂,又道府内有汤池,主人吩咐了准备热浴,待用过膳后,便可前去。

    沐照寒一时间有些怔楞,问道,“是陆清规?”

    玉拂恭顺地低下头去,“正是宣王殿下。”

    原来是先帝皇三子。

    见她没有别的吩咐,玉拂便不再多话,行过礼,便退了下去。

    其实沐照寒并不算太有胃口,即便这些粥点看起来十分精致可口,依然令她觉得有些反胃和难受,更何况一身风尘仆仆,令人更感不适。

    玉拂一直候在门外,听闻沐照寒要沐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