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黛玉长姐爱说点瞎话: 2、第 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红楼]黛玉长姐爱说点瞎话》 2、第 2 章(第2/3页)

纵使晏姿尚未调理好心情,林如海仍是安排她与李姨娘单独会面。

    李姨娘双眼红肿,一见晏姿,泪珠儿雨水一般落了下来,泣不成声。

    哭了一会儿,才叮咛道,“姑娘别怨我,我当年送你到太太身边,是真心觉得这样对你好,别人家姨娘肚子里出来的哪有那个福分?”

    她抽噎着从前襟取出一个荷包来,“这里头是两万两银票,老爷年年送我三千两,我在老家花费不了,除去一万两给你舅舅买前程,余下的都在这儿了。”

    晏姿听得心酸,眼眶当即红了,强自抑制着不教眼泪脱眶而出,推着她的手道,“我不要,你留着罢,我管着家里的产业,又有祖母太太给我的,且花不完呢。”

    李姨娘缩手,定要她收下荷包,偏执道,“老爷说了,你们上京是奔着好前程去的,那荣国府权势极盛,少不了花钱的地方,再者,别人给的是别人的,我给的是我的!”

    晏姿推拒不过,眼见李姨娘嚎哭道,“好姑娘,你总得让姨娘尽点心,不然我就真没有脸面见你了!”

    这才收了一半,又安慰道,“余下的,姨娘帮我存着,等以后……还有你替我花钱的时候呢。”

    李姨娘听了,方才收回。又拉着晏姿的手道,“你舅舅真是有出息了,若不然,我也舍不得给他一万两挥霍,他捐资员外郎,现在神都做官,这都不算什么,你知道他认了个主子是谁么?”

    林如海乃前科探花,晏姿先生贾雨村乃是进士出身,做过知府,区区员外郎,还是捐资得来的,寻常哪能入她的眼?

    但见姨娘一副炫耀似的语气,生怕她瞧不起亲舅的模样,晏姿又心软了,顺她的意追问道,“是谁?”

    “四皇子!”李姨娘眉飞色舞道,在她心中,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官儿,皇帝儿子自然是第二、大。

    晏姿眉心一跳。

    李姨娘继续道,“我给你写一封信,去了神都,你可去找舅舅照应,有四皇子做靠山,天下再没有摆不平的事儿了。”

    她从袖间抽出写好的信,交给晏姿,“记好了,你舅舅姓李,单名一个‘卫’字,李卫!”

    晏姿嘴唇微动,将这个名字默记于心,念了两遍,神情有些恍惚,不知何时听过这名。

    当日歇下后,她又开始做梦,奇怪的是,梦里的房屋、家具、衣裳都十分怪异,有些像西洋传过来的物什。

    她迷茫地走着,打开一扇扇门,其中一间房中摆着一面硕大的书柜。

    晏姿走了进去,目光从架子上排列整齐的书封上扫过,出现频率最高的二字是“红楼”。

    她踱到书桌前,上头平摊着一本书,被镇纸压着,当头一行字是“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晏姿双眸被刺痛,忙翻过书封来看,三个竖排大字映入眼帘——红楼梦!

    她如遭雷击,总觉得自己该对这书了如指掌,细思却脑袋空空。

    她拼命回想,不由一下一下地捶着脑袋。

    不知哪一下落空,忽地睁开了双眼。

    晏姿愣愣地望着帐子顶,仍然不住喃喃“红楼梦”三字。

    不知哪里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了,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捂着额头忍了一会儿,晏姿总算恢复了意识,也不知转世重生还是穿越,她竟然到了红楼中,林妹妹上京前夕。

    哦,现在还加了她这个林姐姐与林弟弟。

    林家的情形与书中大不相同,大约是她带来的蝴蝶效应。

    晏姿连忙回想书中这时的情节——五六岁的林妹妹到了外祖母家中,小可怜一般“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照应到现在有一双葡萄大眼的黛玉身上,晏姿一阵心疼。

    想了半夜,反复推敲家里的安排,晏姿叹了口气,保命去的,不能奢求太多。

    天明才迷迷糊糊地眯了一会儿,偏偏今日是登船离开维扬的日子。

    在码头与林如海道别后,晏姿与弟妹又哭了一场,睡意都哭没了,索性对窗闲坐,思虑破局之法。

    贾府中或许会有拜高踩低之辈,却都是小事,危及不到性命,反而林如海现在的处境才是步步杀机。

    晏姿手指在小桌上划着,说到底,为一个“钱”字,盐税利益巨大,各大团体早已固定,想从这上头扣钱出来,等同于送命。

    林家倒是有钱,但不能直接献于圣上,那是取死之道——

    在皇帝看来,天下的一切都属于他,命下头人查盐税亏空,那是取回原本就属于他的钱,御史做不到,是无能。

    直接献银不异于告诉天下,皇帝缺钱,若收了这钱,岂不说明皇帝能被钱买通?

    最可能的后果是,皇帝以“林家财产来源有疑”,钱收了,人也活不了。

    因此,要送给皇帝大额银钱,还必须水到渠成、不露痕迹,才能为林如海争取一线喘息之机。

    巡盐御史的任期不过一年,细数来,林如海还有不到十月的任命。

    心头有了数,晏姿不再焦虑,反倒琢磨随她上京的这些人该如何安置。

    进贾府是不可能了,浩浩荡荡四五十号人,这不是去做客的,是“鸠占鹊巢”去了。

    晏姿牵了黛玉的手,拉到面前,问她,“你进府要带谁去?”

    黛玉仰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抓住她的手,甜滋滋道,“要带姐姐去!”

    晏姿刮了下她的鼻尖,笑道,“我本就要进去的,不算。”

    见她想不出来带谁,晏姿道,“王嬷嬷一定要带,再将你身边的雪雁一并带上,做些添茶倒水的杂事。”

    黛玉懵懂地点了点头,想到临行前老爷谆谆教诲,晏姿抚了下黛玉额头,温软问道,“为什么要带她们两个,玉儿知不知道?”

    黛玉略一思索,垂下了眼,“我们此去,是寄养在外祖母膝下,国公府规矩森严、仆从如云,带的人多了,会喧宾夺主,少带几个,免得给外祖母家添负担。”

    晏姿心疼地将她搂在怀里,温声道,“除此之外,只带这么两个仆从,其他的人手交予外祖母安置,这是表达信任与亲近,会更加博得外祖母的怜惜与照顾。我们无论带去多少人,都名不正言不顺,还显得奢靡招摇,不如少带些,唯有外祖母的怜惜才是在贾府的立足之本。”

    黛玉一言不发,晏姿将她搂紧了,“不过,玉儿也别觉得这是什么可怜的事儿,寻常人家,外孙也会去外祖母家做客,我们不过时间久了一些,至多一年……父亲就能回京与我们团聚了。”

    黛玉低低地“嗯”了一声。

    承安从甲板上玩水归来,见姊妹俩又抱在一处,不满地哼了一声,挤了过去。

    晏姿在他背上拍了一下,“不许胡闹,你去了神京,便要独自去徐先生家读书,还这么顽皮,看先生怎么治你!”

    林承安才不听,挤进她怀里后,倚着不动了,“老爷总说我长大了,要跟你们分开养,可还没到分开的时候呢,让我亲近亲近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