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你闻起来香香的!》 70-76(第14/14页)
安抚似的拍了拍胸脯,路过院子时,小心地往东厢房看了一眼。
没什么异样。
“大娘,方才可是冯婶子来了?”
六婶心下一惊。
“是啊,贵人怎知晓?”
“老伯引在下前来之时,正巧在院门前遇见,说是孙儿害病,请大娘来瞧一瞧。”他顿了顿,“如今才过半日,已然好了吗?”
“哪里,还病得厉害,无法根治。”她讪讪笑道,“实在是冯婶子担心孩儿,眼瞧着病势暂且稳住了些微,便赶紧给人送了回去。”
“明儿一早,还得去镇上的医馆里好好看看呢。”
六婶说罢抚着衣袖,叹道,“这小儿的病,最是耽误不得。”
“若不然一个差错,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是啊。”
他低叹一声,旋即随着妇人进了屋内。“对了……大娘可知,村邻乡里是否能随意走动?”
“实不相瞒,”他颇为无奈地笑了笑,“在下失了记忆,不知为何会来到此处。”
“想着是否能略走动一二,也好教在下速速回想起究竟发生了何事。”
找到他。
找到谁?
他回想起林间的那两道陌生的影子。
会是他们吗?
“自然可以,瞧着贵人样貌不凡,想必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若是能帮衬一二,那再好不过了。”六婶子抹了抹衣角,“贵人若是遇见生人拦路,只管报上我家老头子的名,旁人便会知晓的。”
……
后半夜,他已然不知自己何时睡下,也不知那老翁去了何处,又何时回来。只是迷蒙中觉得耳边似乎有人言语,还有门扇吱呀。
略略挣扎着睁眼,却只看见灯台上摇晃的烛火。
居然这样疲惫吗……
天光未亮,他几乎是一刻也等不得,便只身出了门去。此时村中雾气蒙蒙,却已有人家关了门扇往田中山上去。
他仔细辨认了一番,认出了那其中背着一个孩子的妇人。
那婴孩的襁褓,和昨日六婶怀中抱着的那个一模一样。也许,这便是孩子的母亲?
“敢问阿姐可是冯婶家的媳妇?”
那妇人不认得他,却疑惑他为何知晓自己的身份,还是点了点头,“正是。贵人是——”
“昨日有幸路过,便在六婶家中借宿一晚,白日里碰见了送孩儿来诊病的冯婶,这才认出了这孩子。”
他抬头问道:“如今已好全了吗?”
“好全了,好全了。”
那妇人闻言欣喜至极,小心翼翼将背上的孩子放下还抱于腰间,神情中难免露出喜色:“贵人瞧一瞧,昨日夜里已经吃得下东西了,喂了小碗粥下去,今早便一切如常了。”
他眨了眨眼,“是吗?我见孩子昨夜被抱出来时气息尚且微弱,原本还嘱咐了今日去镇上医馆再瞧一瞧。”
“不曾,”妇人将孩子往前递了递,“孩子回来便差不多好全了,只消观察着就好。虽是急病,有贵人相助,便是想也不曾想过,竟可以好得这样快。”
妇人仔细看了看他的脸,暗暗加重心中猜测,又抱着孩儿弯下了腰,“民妇在此,谢过贵人相助。”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但求贵人能度此难关,飞升大极。”
他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半晌后展颜一笑:
“多谢。”
……
“口渴了吧?”
步入门中,老翁远远便迎上前来,端着那茶碗往他眼前递了递。低头看着碗中又是零星的浮叶,他没来由得觉出一阵头晕。
“特意为贵人备的茶水,若是累了便喝上一些,也好歇一歇。”老翁看着他接过茶碗,仰头缓缓饮尽,又道,“今日贵人去东头走动,可有发现?”
“有助贵人回忆一二吗?”
“……”他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见贵人气色不好,想必还是身心乏累,若是休息不当,只怕也对恢复记忆颇有影响。”老翁指了指厢房,“天色已晚,贵人早些歇息吧。”
“有什么事,不如明日再仔细考量。”
他从善如流,关了房门,吹灭了烛火。
听闻门外渐渐没了动静,他静静坐起身,小心将那茶碗里的水吐在了帕子里。他遂站起身,凑近了门缝向院内看去。
“不是说了暂且别送来了吗?”
“那怎么行?人晕在地里怎么叫也叫不醒,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老吴家怎么办?”
“你别忘了,上回咱们家圈羊,还欠老吴家一个人情,这圣女又不是咱们家独有,人家来瞧病,哪有理说不许?”
“……罢了罢了。人已睡下了,天亮之前无论如何也要解决。”
“你这老头子……”
“解不解决还能是我说了算吗?”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