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堪折: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桃花堪折》 80-90(第10/15页)

问道,脸上笑意消散,一双黑眸里倒映着她的影子。

    元桃在心里琢磨着做对比,小模样格外认真。

    李绍噙着笑,道:“用得着迟疑这么久,我帮你忙,夸我很难吗?”

    元桃恍然大悟:“自是殿下更好。”

    “哪里好?”

    元桃又被难住了。

    李绍见她蹙眉模样,心里莫名窝火,气极唇边反倒漾笑。

    马车行驶渐缓,继而停下,车夫声音从门外响起:“太子殿下,到马场了。”

    李绍推门下车,一双眼看都没看

    李绍起身推门下车,元桃跟在他身后面,正要伸脚踩下马石,忽而风起卷得丝丝冰凉落在脸颊,元桃一愣,伸出手掌接住天空飘下的如盐细雪,心魂神游,冷不防看向马车下的李绍:“阿徽和阿南是您的孩子吗?”

    她的目光纯粹澄澈,直望进他心里,他凝着她的眼睛,神情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道:“是”伸出手递至她面前。

    初雪落下转瞬消散,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寒冬里掌心处微微发红,元桃并不将手递给他,看着他的眼睛问:“她们多大?”

    李绍伸出的手仍是静静等待着,他凝着她的眼睛,口吻淡淡:“年龄稍长的六岁,稍小的四岁”

    元桃又不说话了,长长睫毛遮盖住眼眸,风雪衬得那唇红得更甚,由于冷,羊脂似的脸颊也凝着抹红,眼帘忽而一动,少女心思理还乱,碧波似荡漾于眼底,这模样落于他眼里,只觉娇艳动人,甜得至极。

    李绍微眯眼,令她将手递过来,声音渐冷:“下来”

    元桃听他语气,当他是生气了,正疑惑他这人怎么喜怒难辨的,脚下一空,他已将她打横抱了下来。

    元桃不等惊呼,双脚已经落地。

    李绍说她:“墨迹”遂即进入马场,令马奴牵柔川给她。

    元桃骑马驾轻就熟,很快就驱柔川跑了几圈,微雪里,她笑容灿烂,和柔川玩耍得极开心。

    李绍抱臂静静看她片刻,专而往一侧的屋里去。

    元桃驱使柔川停下,问道:“殿下您去哪里?”

    李绍并不理会,风雪卷得他衣袍猎猎作响,手拉开门,进入了屋内。

    元桃当他是进屋避雪,未多在意,手下缰绳一扯继续在马场遛马,热身过后,从背后抽出马球杆,挥臂将马球抛掷出入,双腿一夹,驱使柔风跑马,执杆击球,击中马球同时余光似乎瞟到个身影。

    马球被击飞,她坐回马背上,狐疑看向那身影,身材修长,仪容端正,三十多岁的年纪,着墨绿色襕袍,头上仅插着只发笄,文人模样,看着不似皇族子弟。

    身影一晃,也进入了屋内。

    元桃心想:李绍是约人在这里会面吗?耳边忽传来女子凌厉的呵斥:“你是何人?这马场容人随便进来?”

    元桃勒转马头,看定来人,正是安阳郡主杨骁,她今日仍是身胡人装束,衣袍上宝相花纹色泽艳丽,颈上挂着镂金璎珞首饰,长眉一挑,眼底漫上不屑:“你哪个宫的奴婢,好大的胆子,也敢在皇家马场撒泼。”精锐目光盯准皮毛顺亮的柔川,双眉一蹙:“这是太子殿下的马!”

    杨骁似乎对她有印象,驱马上前,目光如刃将她扫视一周,对上元桃那双倔强的眼,杨骁顿时忆起,道:“你是此前忠王府的那个奴婢。”

    元桃默不作声,只防备地盯着杨骁。

    “太子殿下带你来的?”杨骁问,跨下不安分的黑马围绕着她踱步,柔川似乎也感到不安,鼻孔喷出白花花热气。

    元桃安抚地摸了摸柔川的头,岂料杨骁忽然抽出马鞭子朝她一抽。

    元桃反应灵敏,坐在马背上的身体后倾,躲开了这一鞭子,耳边风裂声犹在,心有余悸。

    “小丫头躲得到快。”杨骁笑说,见她手持马球杆,扬了扬下巴:“会打马球?陪我玩一局。”说着伸手抽出马球杆,驱马向马球落处而去,没听见元桃开口,狐疑回头,语气森森:“你是不愿意?还是不会说话?”

    元桃握着球杆的手一紧,声音不大,吐字却格外清晰:“乐意至极!”

    杨骁开怀,手中马球杆遥遥朝她一指:“你的眼睛,很不错。”她跨下的马极烈,不安分至极,非常符合她的调性,语气阴阳:“我喜欢你的眼睛,你和宫里的奴婢都不同。”

    元桃不明所以。

    杨骁伸手指了指跨下烈马,笑道:“你和它一样,明白了吗?”

    羞辱至极,元桃勃然一股怒意,眼底火烧似的,手下一勒缰绳,柔川与她心有灵犀,后踢奋起跃至杨骁身前,手下马球杆重重一击,马球顿如流星划出。

    “要的就是你这种。”杨骁用马球杆抽打马屁股,同她在马球场上激烈争夺起来。

    屋外两个姑娘激战正酣,屋内温暖静谧,李绍坐于案几前,用长柄银勺取了岩茶放入瓷壶中,在用木舀缓缓注入今晨新采的山泉水,岩茶香味浓厚绵密,泉水甘冽清甜,置于炭火上热,少顷,茶香满室。

    身着墨绿色襕袍的男人与李绍相对而坐,此人正是此前在太子册礼上与李绍有过一面之缘的侍中李士之。

    李士之亦是李唐宗室出身,祖父乃贞观朝废太子,只不过门庭渐衰,和当朝皇族不可同比。

    “殿下雅名在外,册礼得而一见,果然天人之姿。”初次见面,李士之免不了先赞美,然此番话却也并非全出于客气。

    茶水煮沸,李绍取过瓷杯为李士之斟茶,道:“溢美之词,吾实难当。”

    李士之恭敬接过茶,道:“当初裴公尚在,曾多次与臣提及殿下,实乃非常之主。”又叹:“只可惜裴公年岁以高,不然左相之位,仍属裴公堪任。”

    李绍向来言少,对李士之此番话,不置可否,只是默默饮茶。

    李士之并不在意,直言不讳道:“储君之位得之不易守则更难,惠妃虽亡其势仍存,合抱之树其根必深,虽九死其尤难灭,李林辅其人与武氏勾连甚繁,扶持仁王未成,其心不死,定不能容殿下。”

    李绍仅仅听着,不置一词。

    李士之继续说道:“其人虺蜴为心,豺狼成性,闭塞圣听,残害忠良,今日不除,来日大祸必至。”

    李绍听到这里,方才放下手中杯,那杯中茶汤似乎丝毫未少,他的目光落在李士之磊落的面容上,淡然问道:“可有良策?”

    “臣已在私下网罗其罪证,只待非常之时。”

    李绍沉

    着眼眸并未做声,忽而窗外远远传来一阵女子爽朗的叫好声。

    明知有窗户阻隔,李绍的视线还是微微偏向那侧窗子,窗上影影绰绰的是他自己的影子,唇角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复而转头,神情亦变得温和许多,微笑着对李士之说道:“李公所言,吾心中已明了,时机未到,还望李公多多操劳。”

    李士之起身行礼:“臣此来还有政务在身,亦不好多叨扰殿下,未免惹人眼目,臣先请告退。”

    李绍颔首。

    李士之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