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歌: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皓月歌》 40-50(第2/32页)

  李璧月站起身,道:“哦?这次是哪里?”

    她声音平淡,并无多少惊喜。

    这些年,楚不则每年都有大半的时间在外,也时不时有消息传回。她习剑之余,跟着师父几乎走过大唐的大江南北,可每次都是空欢喜一场。次数多了,她也渐渐麻木了。

    有的时候,她甚至会想,说不定云翊早就死在十年前的那场大火之中,只是她自己一直不肯死心而已。

    楚不则道:“师妹,我这次在洛阳救了一个商人,他听说我打听武宁侯府的事,告诉我一件事。”

    李璧月:“什么事?”

    “那人说,当初武宁侯云嗣秋有一个弟弟,俗家姓名为云嗣白,出家之后道号紫清真人。”楚不则补充道:“那个商人以前在玄真观做过几年道士,知道不少道门秘辛,此事最少有九成的可信度。”

    李璧月抬头,震惊地望向楚不则。

    楚不则继续道:“紫清真人,我不说你也认识。九年前的玄真观主,道门领袖,当初进献给武宗的那颗长生丹就是他炼制的。武宗服用之后,一命呜呼。谋杀皇帝是何等大罪,当晚他就被投入诏狱,畏罪自尽。我猜想,武宁侯府的大案说不定也是因此被牵连,惨遭灭门。你知道,皇室倾轧,本就是什么都有可能。”

    李璧月嘴唇蠕动了下:“可是,当年师父告诉我,武宁侯府的案件是一桩江湖仇杀。而且此事当初是承剑府取证调查的,也已经销案,难道承剑府办案还有错的吗?”

    楚不则摇头,道:“师妹,你还是太年轻了。很多时候,承剑府也是不得已的。武宗死后,皇权变更,当今天子上位之后,不允许承剑府再深入查下去。谢府主也是没有办法,不得已只好草草结案。”

    “你说什么?”李璧月站起身——承剑府于武宁侯府一案上处事不公,此事几乎颠覆她的认知。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楚不则:“可是武宁侯镇守灵州二十年,抵御北方外族,战功卓著。对待灵州百姓更是爱民如子。如今全家上下数十口一朝尽数被屠戮,难道朝廷连个应有的交代都没有吗?”

    楚不则支支吾吾道:“有什么办法,这里面水太深……武宗去世之后,连太子李屿都不知所踪,继位的天子是武宗的皇叔。当年谢府主不过是提了一句按礼制应该寻太子继位,我们承剑府这九年来便一直不得圣人待见,对武宁侯府的事也有心无力。你也知道,没有圣人支持,我们承剑府什么也做不了……”

    李璧月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她在承剑府已有多年,虽一心习剑,但是对于承剑府的处境也多少有所了解。譬如谢嵩岳和温知意之所以急着让她接任府主之位,便是因为谢嵩岳已失圣心。而她李璧月背景干净,与朝中的任何势力都没有关系,犹如一张白纸。

    圣人虽登上帝位九年,但因得位不正,朝中仍受掣肘,需要一把利剑,来打破僵局。

    承剑府也需要这把利剑,来改变自身备受冷落的处境。

    而她李璧月,便是双方都认可的选择。

    楚不则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最终接受了这个结果,便将话题拉了回来:“我们继续说云翊的事。紫清真人早年在终南山白云观修道,曾有一位师弟。后来紫清真人成为玄真观主之后,与这位师弟便断了往来。告诉我消息的商人说,他前几日在洛源见过那位师弟,他身边跟着一个徒弟,与紫清真人年轻的时候有八九分相似。”

    “紫清真人一生修道,未曾娶妻。那个与他相像之人,很有可能便是他的侄子,武宁侯世子云翊。我想,当初紫清真人死于狱中之后,他的师弟或许知道武宁侯府要出事,可惜他到晚一步,只来得及救走师兄的侄子,这也合情合理。你不也说,当初大火之后,并没有在火场找到云翊的尸体吗?”

    李璧月心中一动。这九年来人海奔忙,确实只有这条消息听起来贴合实际。

    她问道:“可知那位道长道号?”

    楚不则道:“那名道长平日独来独往,在一个地方从来不会呆超过一个月,每次见到不同的人便报上不同的称号,有说他道号海琼子,也有说云外仙、天南翁、白云叟、武夷道人、扶摇子等等,我猜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师侄,所用多为化名。好在洛源离长安不远,李师妹若是去得及时,说不定能找到他。”

    ……

    那时,李璧月的师父温知意恰好有事,并不在承剑府。

    李璧月也不好因为自己的私事劳烦本已重病缠身的府主谢嵩岳,便一人一剑,去了洛源。

    她花了两天的时间,才最终打探到那位道人与徒弟最终出现的地点是洛源高阳山的山神庙。

    可惜,等她到那里的时候,并没有见到人。那时天色已晚,她吃过干粮,便打算在那山神庙先凑活一晚,等到天亮再继续寻访。

    半寐半醒之间,她听到无数凌乱的脚步声。

    紧接着,“哐当”一声,山神庙的大门被人从外面破开。

    她心中警醒,猫在神像的背后,见到一大队黑衣人站在门外。

    为首之人,身材高瘦,似乎是这伙人的老大,他将山神庙环视一遍后,喝道:“怎么回事,不是听说那老道出现在这里吗?这里看起来并不像是有人住过的样子。”

    他后面的黑衣刀客应声道:“那老道向来乖觉,一有个风吹草动,便跑得比兔子还快。想必是知道消息,溜掉了。”

    黑衣老大道:“上山的路口都有我们的人把手,他们多半还在山里,我们追——”

    “我说,我们得小心行事。要知道,九年之前,紫清那老道虽然死在狱中,可是他灵府之内的那一颗先天道种,竟然平白无故消失无踪。上面将玄真观所有人的灵府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这颗道种。哼,紫清狡猾,这事多半便是落在他师弟头上。为了这事,连尊主都亲身到了济源,非要从这老道手中夺得先天道种不可。你我须得小心行事,以免误了大事……”

    “怕什么,富贵险中求。既然连尊主都亲自到此,你我兄弟二人更该好好表现,抓了那道人前去领赏。”

    “走,我就不相信将这座山翻过来,还找不到那牛鼻子老道——”

    ……

    那两人说着,带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地离开了。

    李璧月心中一个激灵。

    听这两人话意,这位道人确实是紫清的师弟,很有可能带走了那位“尊主”一心要找的“先天道种”,因此被这两人追杀。

    而根据楚不则的消息,那道人身边的徒弟很有可能便是云翊。

    一想到云翊可能会有危险,她便再也坐不住了,悄悄跟在两人身后。

    这一日正是十五,一轮满月将夜空照得纤亮。这一群黑衣人起初沿大路而行,后面不知为何,竟专捡崎岖小路而行,有时还会向上攀爬一段路。

    李璧月直觉他们应该是走错了路。可是此群人既非善类,她自然也不会专门提醒他们,只是沉默地跟在后面,最后竟然跟着这群人上了一处高崖。

    高崖之上,立着一位发须皆白,广袖宽袍的道人。银月之下,他一身衣袍狂舞,如冯虚御风,遗世而独立。

    道人回过头来,望向一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