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歌: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皓月歌》 140-150(第16/21页)

回来。樊老二俸禄不低,张娘子也过了一段舒坦日子,在妯娌面前扬眉吐气。可惜樊老二喝酒醉死,张娘子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无着,去找樊家公公重新分家,又被妯娌羞辱,最终一条红绳葬送性命。

    在书的末尾,稽山先生写道:“人世多苦,张娘子自幼失怙,此一苦也;叔伯少亲情,鬻之求财,此二苦也;青春年少丧夫,幼子拖累,此三苦也;家道中落,为人所鄙,此四苦也。与其在苦海中沉沦,不如了此残生,得其自在。且张娘子笃信我佛,死后得有道高僧接引,便可进入无上佛国,得享极乐,再无烦恼。”

    李璧月读着读着就觉得不对味了,诚然张娘子丧夫不幸,可是这稽山先生最后的结语,怎么看都有一种劝人自杀的感觉。

    而且,在书的最后,稽山先生写张娘子“笃信我佛,死后得有道高僧接引,便可进入无上佛国”。

    那天,那位樊公公是请明光小和尚给张娘子做法事,明光回来之后说张娘子的灵魂最终进入了佛传明灯之中。

    难道,所谓“无上佛国”就是佛传明灯中的灵界?事情会有这么简单吗?

    这时,玉无瑑又找了另外一本书出来,道:“还有这本书,说的是有一位姓甄的公子和一位姓黄的小娘子在广通渠一起投河,殉情自杀……”

    李璧月眼睛一跳,这不正是她正要去调查的案子吗?

    “给我看看——”

    她将书打开,看了一遍,顿觉头皮发麻。

    这里面确实写的是甄公子和黄娘子的事,只是和她早上看过的两本卷宗都不一样。

    根据书上所言,这位甄公子是长安富室,家中在长安兴业坊开了一家织坊,这位黄娘子因为是织坊的绣娘。黄娘子的父亲名为黄业,是远近有名的泼皮,最是好赌。黄娘子在织坊挣了钱,最后都被黄业搜刮走充为赌资,甚至还从东家借了不少钱为父亲还债。这黄娘子生得貌美,这甄公子一次到织坊视察,两人一见钟情。两人情不自禁,在月老祠立下同心锁,私定终身,珠胎暗结,怀胎已有三月。

    这黄业知晓此事,大喜过望,不仅要求甄家免了债务,还要求一大笔的彩礼。这甄家是富贵人家,早为儿子相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又怎么看得上赌鬼家的女儿,这不是将家中产业都陷到这个无底洞中去了吗?甄家要求黄家将女儿卖入甄家,给黄业一笔钱买断,从此黄娘子与黄家再无关系。这样一来,黄娘子虽然嫁入甄家,亦只可为妾为婢。

    黄娘子不堪受此辱,跳入广通渠自尽,这甄公子也是痴情人,殉情而死。

    这个故事的后面同样有稽山先生的评语:“人世苦浑浊,愧杀有情人。甄家好名,黄业求利,名利累人,使得小儿女不成眷属,悲哉!幸而甄黄二人信奉我佛,死后得有道高僧接引,便可进入无上佛国,再续旧缘,永生极乐。”

    李璧月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沉重感。

    结合她看过的两本卷宗,这书上写得多半是真的。

    至于甄家和黄家都不承认自己儿女是自杀,为此闹上官府,原因也正是在于两家一边求名,一家求利。甄家在长安怎么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若是承认自家公子与赌鬼的女儿私通,珠胎暗结又跳河,甄公子还一并殉情,势必会成为长安城中耻笑的笑柄;至于黄业,女儿死都死了,找这个机会讹上一笔钱才是最紧要的。

    所以两边各打各的官司,却诡异地没人提起两人都是自杀,而且黄娘子腹中还有一个胎儿的事。

    这个案子的真相不难查,只需要去月老祠看看是否有两人留下的同心锁,再找人验尸看黄女是否怀有身孕,自然一切真相大白。

    可诡异的是这两本《稽山梦笔》最后一句。

    “张娘子笃信我佛,死后得有道高僧接引,便可进入无上佛国,得享极乐,再无烦恼。”

    “甄黄二人信奉我佛,死后得有道高僧接引,便可进入无上佛国,再续旧缘,永生极乐。”

    这两句看起来都是说死者信奉佛教,所以死后可以进入无上佛国,现实里的苦楚到了无上佛国都一笔勾销,自然是永生极乐,再无烦恼。

    可是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

    说起来,这三名自杀的人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第一个案件中的张娘子虽然死去丈夫,但是还有一个孩子,世上有多少母亲能抛弃自己的孩子自杀,而且蔡家老爹在儿子死后是同意张娘子重新分家的要求的,只是因为妯娌不同意,所以两人置气。

    如果张娘子不负气自杀,重新分家析产之后,日子虽然困顿了些,也还是能过下去的。

    至于第二个案子,甄公子既然能殉情而死,说明他是真爱黄娘子,那他大可带着黄娘子私奔,到外地生活。过个一年两载,孩子生下来了再回家,甄家既要面子,还能将亲生的孙子拒之门外不成。这生米煮成熟饭,黄业自然也没办法敲诈勒索。

    这到底是三人一时想不开自杀,还是有人承诺他们自杀死后可以进入所谓“无上佛国”,从此再无烦恼,三人受到唆使而自尽。

    她看向玉无瑑手旁的那一大卷《稽山梦笔》,道:“这些书你都看过了吗?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是不是最终都自杀了?”

    玉无瑑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我才觉得奇怪。而且根据这书中的说法,这些人都信奉佛祖,所以死后都可以进入无上佛国。”

    李璧月道:“既是如此,你就先将这些书中写的故事的人物和事件整理一下,我命人到长安县衙和京兆府那边调取最近的意外死亡案件,看看有多少对得上的。”

    玉无瑑道:“好。”

    ***

    李璧月既然有心验证那《稽山梦笔》记载的真假,便带着夏思槐去了一趟月老祠,果然在月老祠找到了刻着甄公子和黄娘子姓名的同心锁。他又带人来到黄家,找了仵作开棺验尸,果然验出那黄娘子确系一尸两命,腹中胎儿仅有三个月。

    她命人请了黄业过来问话。

    在证据面前,黄业承认自己的女儿在生前确实与甄公子有过私情,还珠胎暗结,他也确实有心以此为要挟想要向甄家敲诈一笔钱财。可惜没有得手,女儿就自杀了。他想起自己将女儿养这么多,竟然血本无亏,只能栽赃甄家杀人害命,希望甄家给钱息事宁人。如今事情既然水落石出,他也愿意撤去诉状。

    李璧月道:“你女儿确实是自己自杀吗?还是有什么人唆使她自杀?”

    黄业:“这谁知道,她自从认识那甄公子之后整天不着家,也不给家里拿钱,小人一个月都见不了她几次。她要是早告诉我她怀孕的事,小人怎么说也能讹诈甄家一笔,谁知道她竟然想不开去自杀,小人养她一场,最后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璧月直摇头,这黄娘子有这样的父亲,着实不幸。她问道:“那你女儿平日可会去庙里烧香还愿,或者与和尚有往来?”

    黄业道:“大人问的这些,小人都不知道。不过我女儿被人从广通渠捞出来的时候我在她身上发现了这个佛像……”

    黄业从身上掏出一个拇指大小的佛像木雕,献了上来。

    夏思槐接过木雕,道:“府主,这个木雕我曾见过。那天我跟着明光禅师到樊家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