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不渡: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风陵不渡》 110-120(第11/19页)

商经过,发了善心,肯冒风险带她上路。但他们才刚走到谒县,战事就来了。那行商抛下了她,任由她和流民被军队一起掳走。她不知道这都是谁的兵,但她认出了大雍将士的服制。那些谒县的人告诉她,这是袁将军的兵马,不是坏事,他们那里有饭吃的。

    原来是袁綦来了。

    其实刚开始听说“袁将军”的时候,明绰私心里希望是袁煦。她和袁煦还算得上有几分“故人之谊”,能说得上话。发现这里的主将是袁綦,她还有些失望来着。但此刻袁綦看着她,眉头紧皱,眼里的心疼那样真切,让明绰心里莫名一动。本来没想哭的,一滴眼泪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坠了下来。

    袁綦被她这一滴泪突然惊醒,赶紧别开头掩饰住了情绪,稍作平复才转回来,轻声开口:“你……咳,”他意识到自己的嗓音不对,只好清了清,“长公主受苦了。”

    又是一滴眼泪。明绰释出了一声又像笑又像哭的声音,一时没有说得出话。她其实没有觉得苦,那个决心太大了,占据了她的全部心神,她没有时间来可怜自己。

    但袁綦说了这几个字,她便也忍不住升起了一股酸楚。是啊,她真可怜。一个死了丈夫,无依无靠地走在天地间的女人。

    “长公主放心,”袁綦觉得自己整颗心都要被她两滴眼泪砸碎了,一时忘了情,没忍住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末将一定会护你周全,送你回建康……”

    明绰突然把手抽了回来,轻轻歪了歪头:“回建康?”

    她什么时候说过她要回建康?

    “我是来请少将军借兵的。”明绰又说了一遍,“我夫君枉死,儿子还落在别人手里,我如何能回建康?”

    可是她的儿子已经是大燕的新帝了。袁綦十分为难地叹了口气:“长公主,石简已经对长安宣誓效忠了。仅凭我手里的人,要攻洛阳……”

    “只要石简见到我还活着……”

    “长公主不可信他!”袁綦打断她,很是愤懑不平的语气,“此人反复无常,是个最没骨气的!若你贸然现身,他必会把你献至长安,又送回段氏手中!”

    明绰一下子皱了眉。袁綦言语之中对她的保护之意甚浓,浓到让她本能感觉到不适。萧皇后大权在握将近十年,她说出来的话就是命令,很少有人会这样把她当成一个无能为力、只能被保护的对象。就连乌兰徵也不会。

    袁綦会情真意切地疼惜她的遭遇,固然令明绰心中触动,但他似乎完全不信任明绰对石简的判断,又让明绰有些恼火。

    袁綦察觉到了她的不满,赶紧噤了声。他反应得倒是挺快,明绰看了他两眼,心中又稍稍平复了几分。

    “少将军,”明绰放缓语调,拿出了跟晔儿说话的耐心,“石简跟了我九年,长安早已视他如眼中之钉,肉中之刺。你当他宣誓效忠长安,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吗?他根本是自绝前程。若当真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兄长派人策反的时候,他就已经投向大雍了。他不肯背叛长安,是不肯背叛我的儿子,正说明他是个忠义之人。”

    她有理有据,袁綦一时无话可答,只好沉默下来。

    其实再进洛阳正是袁綦求之不得的事情,袁煦就是知道他的性子,特意下了明令,不许他意气用事。

    但现在已经不是他怎么想的问题。

    陛下已有了破燕之心,所以兄长才定下了直取长安之策,要是石简真的如长公主所说,那兵不血刃拿下洛阳自然是好事,问题是,到时候长公主会愿意他们去打她的儿子吗?又或者,长公主看错了石简,到时候他这里的兵力被石简虚耗殆尽,坏了兄长的大计,无功而返,陛下那里怎么交代?回去见到父亲,怎么交代?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陛下的破燕之心也是因为长公主的死讯,要是他知道长公主还活着,那还打不打了?要是两国战事本可避免,他却借了兵去攻洛阳,还把本可以接回建康的长公主搭进去了,那不更没法交代了?

    袁綦盘算来盘算去,感觉自己根本做不了这个主。前两年闯下的祸事太多了,好几次差点让袁增亲手拿鞭子抽死,才终于教会了袁綦做事之前动动脑子。可是长公主又这么看着他,袁綦这脑子动了也是白动,根本开不了口拒绝。

    明绰见他不说话,主动退了一步:“我知军法如山,不为难少将军。请少将军派一队人,送我回洛阳就好。后面的事情不必少将军操心,我自会……”

    “不可!”袁綦想都没想就提高了声音,看到明绰的眼神一下子又恼火起来,只能硬着头皮拖延,“长公主要不先休息吧,此事……此事容我再想想!”

    明绰还想开口,袁綦已经逃也似的往外跑,一迭声地喊王藻。喊了好一会儿,王藻也没来,不知道上哪儿快活去了。袁綦怕长公主追出来,赶紧扬着声音又唤人,把传讯的斥候召来了。

    袁綦压低声音,语速飞快:“马上去汉水大营,告诉兄长……”

    他顿了顿,又想起了长公主的交代,一时噎了一下。那斥候还等着听他口信:“少将军?”

    话音在袁綦舌尖一转,转眼就换了个说法:“你就跟兄长说,十三年前

    ,风陵渡口那位故人安然无恙,就在此处。请兄长速速拿个主意。”

    斥候眨了眨眼:“啊?”

    “啊什么!”袁綦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上马,“还不快去!”

    那斥候领了命,忙不迭地去寻了马,取了令箭,一溜烟地跑出了大营。

    袁綦站在营中,看着一人一马飞快地跑远了,踌躇了半晌,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倒了两篇话,才敢往自己的主将营帐里走,走到帐前,又突然想起了什么,招了招手,让帐前守着的亲卫过来。

    “王藻呢?”袁綦压着舌尖的火气,问得有点儿咬牙切齿。

    亲卫觑着他的脸色,支支吾吾的,也不说明白。不过神色很有些暧昧,那意思就是“将军你懂的,这话不好说出来”。

    袁綦感觉眉间直跳,伸手用力地捏了一把:“擅离职守,目无军纪。去把他找出来,打五十军棍!”

    亲卫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将军没跟他闹着玩儿,马上肃容应道:“是!”

    袁綦拍了拍他的肩膀,本来要走了,想了想,折回来又下了一道令。

    “明日就把收置的那些流民都给郡守送去,他要是缺人手,就从营中调人,让他把这些百姓都妥善安置了。从此以后,军中再敢有劫掠民女,狎妓逼娼等事,一律军法处置!”

    第117章

    七日后,袁煦亲自到了。

    那时明绰正在“寡妇营”里帮忙——她不同意袁綦把所有流民丢给郡守处理的做法,这些百姓愿意留在军营里本来就是因为吃不上饭了,丢给郡守就能得到更妥善的安置吗?她觉得袁綦未免太幼稚了。尤其是这些孤儿寡母,他们能有什么生路?明绰的话说得不重,但是袁綦头都抬不起来了,最后全听她的,在大营南边一块临水的地方再扩一个营出来,专门用来安置女人孩子,立了军令,不许任何将士来相扰。

    寡妇营里的女人们白天也要去干活,给将士们浆洗、整理、做饭,力气大的,还能和男人们一起去挖战壕,建城防。孩子们就在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