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不渡: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风陵不渡》 140-150(第12/19页)

上次真怀上了就好了。”

    明绰连连摆手:“你盼我点儿好!”

    “这怎么不是盼你好?”桓宜华拍她膝盖,“你有个孩子该多好,又不是怀不上了……”

    “我有孩子。”明绰突然打断了她。

    桓宜华意识到了什么,忙跟她道歉:“明绰,我不是那个意思……”

    明绰没跟她生气,只是笑了笑。

    “好了,早些休息吧。”明绰重新又把那个玉瓶拿起来,从里面倒出一颗黑黢黢的药丸,看也没看就送进口中,直接吞了下去。

    今晚她要好好睡足,明日,她还要去见见那位洛阳来使呢。

    第147章

    袁綦新求来的安神丸效果不错,明绰安然地睡了一晚,直到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

    动静太大,依稀又是桓宜华的声音。明绰匆忙披上衣服,走出卧房才知道怎么回事儿。原来是婢女早上进内院来伺候,看见皇长子跟袁大小姐靠在树下睡着了,还头挨着头手拉着手的。婢女想把人叫醒,引来了桓宜华,于是袁韶音又挨骂了。

    桓宜华也不耽搁,立马拉着女儿回家,都没来跟长公主说一声。明绰看萧秧茫然地站在原地,招了招手,让他进屋来。阴青蘅领着婢女们进去伺候她洗漱,明绰绞了巾子洗了脸,便从镜中看定了萧秧。

    “怎么回事儿?”明绰问他,“你欺负韶音了?”

    萧秧没回答,定定地看着姑母。明绰想起来,他对这种词儿背后的真实意义,总是比别人反应慢一点,便换了个问法:“昨晚上怎么不在屋里睡觉?”

    这个问题好回答,萧秧道:“看星星。”

    “拉着韶音一起看的?”

    “她来找的我。”

    “她找你做什么?”

    “问我是不是想娶她。”

    明绰正端茶漱口,蓦地呛了一口,咳得惊天动地。旁边的婢女们全都抿着嘴使劲憋笑,萧秧抬起头,不明白她们在笑什么。明绰赶紧把茶杯放下,挥了挥手让她们都下去,等身边没人了才转过来,很严肃地看着萧秧:“你怎么说的?”

    萧秧好一会儿都没说话,想了一会儿,问了明绰一个问题:“父皇会送我去封地吗?”

    明绰愣了一下,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大雍实行分封而有国之制,皇子们大概在七八岁左右封王,若是母族强势,封得更早。成年后择贤立嗣,余者就藩,为大雍镇守四方。但萧秧情况特殊,陛下显然是没有考虑过立他,所以一直没有封王。

    但今年谢聿上书,要给两岁的萧稷封王,萧盈竟然提了一句,长幼有序,皇长子还没封王,轮不到萧稷。就是他这个话,太引人琢磨了。看起来没有什么别的意思,陛下就是拿礼法搪塞中书令。因为他说完以后,也没有马上下旨封皇长子。可实际上满朝文武没有不多想的——不然桓宜华怎么这么紧张呢。

    “当年宛南王、燕康王、长沙王接连叛乱,早就有人议过了,说诸王不必走得太远,拱卫京畿即可。”明绰安慰他,“你放心,就是封,陛下也不会把你封太远的。”

    萧秧只道:“再近,也是无诏不得入京。”

    明绰想了想,又道:“当年孝文皇帝的胞弟不也是在建康养了一辈子么?此事早有先例,也不是没有办法。只看你是不是不想走。”

    萧秧便明确地对姑母说:“我不想走。”

    明绰笑起来:“为了韶音?”

    萧秧摇了摇头:“为了母亲。”然后他想了想,又补上一句,“也为了韶音。”

    “为了你母亲?”

    “嗯。”萧秧轻声解释,“若是离京就藩,母亲就再也不可能见到宋家兄长了。”

    明绰很低地“啊”了一声,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虽然敬漪澜本来也没有机会见宋询,但是只要都在建康,她总有个念想。也许宋询有出息呢?说不定他能入朝为官,进宫面圣——不过宋询今年都二十一了,就明绰打听来的消息,他斗鸡走狗,沉湎声色,不学无术,不像能有什么出息的样子。

    所以敬漪澜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了萧秧身上。她不觉得儿子以后能做皇帝,也不希望儿子封王,恨不得陛下和满朝文武都忘了这事儿,等秧儿到了岁数,出宫建府,她就有再见长子的那天。

    听说陛下有意给皇长子封王的时候,敬漪澜偷偷地哭了一场,没有告诉明绰,但是没有瞒得过萧秧。

    明绰一想就知道她为什么不说。说了,便是要求长公主站到皇长子这边,要求她和皇后决裂,和谢氏决裂——即使明绰和皇后之间

    的感情已经没有了,毕竟这些年里,无论是迁出公主府,还是下嫁袁綦,明绰表面上都还是妥协了。她始终没有与谢氏公然为敌。

    敬漪澜视明绰为至交,她为人处事,断不会对朋友提出这样的要求。

    明绰轻轻叹了口气,疼惜地摸了摸萧秧的脸:“所以你拜托韶音带你出来看看宋询?”

    萧秧沉默了片刻,又道:“她昨晚答应我,会想办法把宋询带进宫给母亲看看。”

    明绰:“……”

    这世上还有袁韶音不敢做的事儿吗?

    “你别信她,她没那本事。”明绰毫不犹豫地拆侄女的台,“你和母亲不想离京,姑母自会替你们筹谋。”

    萧秧点了点头,明绰见他这样乖巧,心里便是说不出的酸涩复杂,她不想难过,便有意又问了一句轻松的:“所以你到底怎么回答韶音的?想娶她吗?”

    萧秧老老实实地回答:“她不让我想。”

    袁韶音问了那个话,他还没说话呢,袁韶音又让他“想都别想”。

    明绰想象到了韶音蛮横的声音,没忍住笑了出来:“她不让你想,你就不想了吗?”

    “我想。”萧秧承认了,马上又道,“但母亲说,我一个人想没用,得问韶音的心意。”

    看这样子,袁韶音是不愿意,所以萧秧也有点难过。

    明绰只好忍着笑,什么都不说。两个孩子都算她的侄儿,一样的亲疏,总不能光站在秧儿这边。反正袁韶音那点儿心思也很明白,她瞧着这两个孩子这么着挺有意思。

    明绰只当做不知道,突然问了萧秧另外一个问题:“那你想做太子吗?”

    萧秧这回答得干脆利落:“不想。”

    明绰微微挑眉:“为什么?”

    萧秧没回答,就只是摇了摇头。

    其实他很小就知道他为什么不会被立为太子了,大概就是皇次子夭折了以后吧。那时他已经会说话了,只是几乎不会回应父皇,但父皇还是把他带在身边了一段时间。萧秧现在回想,意识到父皇是想培养他为君。可没多久之后,父皇就不得不放弃了。那天父皇皱着眉头看了他很久,最后苦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罢了,”他记得父皇当时说,“还是朕的秧儿有福气。”

    阴青蘅重新走进来,轻声地催促了一遍:“长公主,今日太极殿还有宴呢。”

    明绰点了点头,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