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110-120(第2/16页)
,一脸无奈地朝顾骁耸了耸肩,两人都一脸无奈地爬上了货车开车离开了酒店。
傍晚郑老七他们那边本来是想收摊了的,结果市场的管理人员打开市场里的灯,此时他们才知道,在深市这样的大城市,夜市也是很热闹的。
这中心市场之所以敢收五十块钱一天的摊位费,也是因为租客们能从一早摆摊卖货到深夜。
尤利民本来想着傍晚就能收摊了,听郑老七说晚上夜市生意更好后,他就舍不得收摊了。
几人又在市场外面随便找了个小摊对付了两口,随后就又忙起生意来。
还别说,晚上那些刚下班或者刚关掉店铺的客人以来,他们的生意比白天还好。
这些也都是有钱的主,讨价还价无果后,都爽快地掏了钱。
尤利民他们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市场逐渐冷清下来后,才收拾着摊位回了招待所。
想着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尤利民也没小气,自掏腰包给大家买了宵夜,不止出摊的郑老七他们有,就是在招待所守着货车的癞子他们也同样有。
吃饱喝足后,累了一天不用守夜的郑老七他们可以直接睡觉,尤利民和顾骁却不能睡,正好两人住的一个房间,直接坐在床上就清点起了这一天的收入。
一张张的大团结倒在床上直接堆成了一座小山,两人光是清点钱票,就数了不少时间,一千块钱一沓,今天他们的营业额就是不算戴老板的,都有九千零四十块钱。
因为摊子上的人多,每卖出去一件衣裳,尤利民他们就会在本子上的衣裳种类上画一笔正字,这会儿本子上显示他们今天卖掉的衣裳数量和收回来的钱正好对的上。
收好钞票后,顾骁打从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原本我想着摊子这么乱,说不定会有人偷拿我们的衣裳,没想到钱和货物还是能够对的上的。”
尤利民笑道:“你没看郑老七他们就差把眼睛按到客人们身上了,我们人多,就算有那不长眼的小偷,也不会想到偷我们啊。”
忙了一整天,两人都累了,尤利民刚嘀咕着身边放这么多钱不安全,自己明天一早要先去储蓄所把钱存了,随后下一秒就打起了呼噜。
顾骁听着对方的呼噜声,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随后也闭着眼睛尝试入睡。
对于顾骁他们来说,第二天也是忙碌的一天,不过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几人配合得更默契了,哪怕摊子前面还是来了那么多卖衣裳的客人,他们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应付了,中午大家也没用炒米粉对付了,而是轮换着让大家去外面自己选择吃食。
顾骁吃了一碗水饺,熟悉的鸡蛋韭菜馅,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在村里吃的那次大锅饭,心里也不由得想起叶宁那边的情况了。
和顾骁这边的忙碌不同,叶宁这几天的日子过得极为惬意,顾骁走了后,修路的事情就得她时不时去牛草湾三大队一趟盯着了。
听说她在镇上住的是招待所,周顺弟十分热情地邀请她到家里住,叶宁本来也觉得在招待所住着人来人往的不方便不舒服,想着自己和顾家人的交情,也没推辞,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至此叶宁过上了早晚在顾家蹭饭,中午跟着施工队吃大锅饭的悠闲日子。
周顺弟不想慢待家中的贵客,这几天光是鸡鸭就已经买了好几只回来吃了。
第112章 第 112 章 “这些鸡肚子里的内脏……
施工队那边眼见着到了收尾阶段, 叶宁固定尼龙网的树枝和竹竿也请村里的几个老人搜罗了不少。
说是老人,其实也就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几十年的辛苦劳作已然压弯了他们的腰, 因为上了年纪不能去施工队做事,一直是他们心中的遗憾, 这会儿得了个帮叶宁砍树枝和竹竿的活,几人干得都很卖力。
叶宁也不在乎这一块八毛的,帮她收集树枝和竹竿的她都照着施工队的标准给的一块钱一天。
唯一不同的是这活不用拘泥于男性,叶宁问过周顺弟后, 从牛草湾三大队挑了四个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 也是存心想要补贴一二。
这几天叶宁住在村里, 也算是感受到了村里人的淳朴,当然了,这份和善可能也有大家都知道她有钱,所以才额外优待她的原因。
叶宁不是喜欢内耗自己的人,并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看着施工队这边的工作再有一两天就能完成了,之前收上来的鹅卵石也已经铺到半山腰了,大家的效率还是没得说的。
叶宁想着之前万麦香她们已经把附近几个大队的鸡蛋都卖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大家吃的都是猪油炒青菜,这天下午她接着要去镇上办事的理由, 绕路上了山, 通过木门回到了现代。
马玉书和叶卫明看到女儿回来,心里也是格外的开心。
这一整个月因为买地和修路的事情,叶宁都没在现代待上几天,叶卫明他们对外的说辞是女儿出去玩了。
但是村里的其他人都觉得叶家这闺女是出去找工作了。
在老龄化的农村,像叶宁这种年轻的小姑娘不出去上班,整天待在家里, 本来就是被人诟病的存在。
现在村里人都说叶卫明之前在外面那些年还是存了一些钱的,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把事情解决后还有钱开水果加工厂。
因为是自家厂里的东西,之前刚有产出的时候,叶卫明拿了一些回村送给和自家关系亲近的几家人。
那些没收到水果罐头的,私底下可不就得蛐蛐几句嘛。
村里的闲言碎语叶卫明他们也是听到过一些的,不过他们也不能和这些说自家女儿本事大着呢,在另一个世界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只能当做不知道。
想着女儿就这么回来一趟,回头又要消失好几天,马玉书直接让她别出门了。
“村里那些长舌妇,私底下说话难听得要死,你反正只是回来买点肉菜罢了,明天一早我骑着三轮车去帮你买回来就是了。”
“不是我说,整个村里,又哪个年轻人有我女儿这么能干,你六阿婆那个老不死,前两天还来找我给你说亲了,说什么男的在县里的城管大队上班,实打实地吃公家饭,你年纪不小了,既不念书,又不上班的,合该早点成家。”
“我和你爸看在她是长辈的份上,就随便搭了两句话,结果你猜怎么着?”
看着马玉书一脸气愤的样子,叶宁也知道对方的条件应该不是太好,当她还是顺着老妈的话问道:“嗯,怎么了?”
说起这个,马玉书现在都还觉得鬼火冒三丈。
“那男的说是公职人员,其实就是临时工,一个月就三千块钱,只有高中学历不说,人都三十二岁了,个子也只有一米六,这样的对象,你六阿婆那个黑了心肝的人竟然敢介绍给你,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我们还配不上人家了,气得我当时就把她给骂出去了。”
气愤之余,马玉书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担忧的,因为家里的这个木门,女儿也只能被困在村里,就村里的这个交际圈,女儿又能去哪里认识质量不错的结婚对象呢?
叶宁闻言哑然,也是没想到自己在村里的阿婆婶子心里,相匹配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