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130-140(第12/14页)
的。
顾骁不知道自家奶奶已经想了这么多,他一路僵直着身体,到了茶园后,他那胳膊腿都有发麻了,也是用了全部的自制力才让自己走起来不要太别扭。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确实没有那么多歪心眼,做事也很尽职尽责,原本叶宁想着果园里的果树都补了肥,搭好架子了,杨长生他们平常偷懒懈怠一些也是正常的。
结果她今天到了果园一看,好家伙,两人简直自觉过了头,果园里暂时没有事情干了之后,两人都不用人安排,就自己扛着锄头开始沿着果园外侧挖起了水渠。
估摸着两人已经干了两天了,如今从果园那三间平房起,两边都已经挖了有十几二十几米长的大水沟了。
员工太自觉了,自己就是打工圣体,倒是让叶宁这个老板省心的。
果园情况如常,果树们长势一片良好,那葡萄藤都在架子上缠了一长截了,等葡萄藤再长成一点,就能扎起来定型了,回头养上两年,等这些葡萄藤木质化了,就是葡萄树了。
乐阳镇气候不错,冬天有十度,葡萄苗不用多加打理就能越冬,能剩下不少的事情。
杨长生等人干活也卖力,员工做得好,叶宁自然是要嘉奖的。
她和顾骁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也是运气好,正好遇到屠夫杀了猪送肉来摊上卖。
这都下午了,一般的屠夫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杀猪的,大家心里都有些戒备,有些熟客更是不怕屠夫生气,直接问道:“顾屠夫,好好的你怎么这个时候杀猪了,你这猪不会是病猪吧。”
要没有一把子力气,还真做不了屠夫,这位和顾骁同姓的屠夫,以前就是屠宰场的临时工,家里条件不错,去年公家让大家养猪的时候,他家里人就留了个心眼,特意要了一公一母两头猪,都没劁过。
也是顾屠夫家祖上就是杀猪匠,喂猪配种都有一手,去年秋天家里就有六只猪仔了,一直就没卖过,全都养了起来,现在都已经有一百多斤了。
这猪没长大,他也舍不得动,平常就去十里八村收生猪回来宰了卖。
今天卖的这头猪说起来也是倒霉,说起这个顾屠夫还有些心疼:“这猪傻,不知道是想跑还是怎么,自己卡铁栅栏门的门缝里面了,我家那婆娘是个憨的,早上喂完猪就没去后院看了,我卖完肉回家看到的时候就已经出气多进气少站不起来了,我看着这猪是不活成了,才赶紧宰了运来卖的,一点病没有,我杀的时候这猪都还是活着的,就是猪还没长成,油水少了一点,我也便宜卖了,一块钱一斤,买到就是赚到。”
一块钱一斤的猪肉确实便宜,顾屠夫在农贸市场卖了一段时间肉了,还是有些信誉的,他这话一出,大家都放心了,想买肉的都凑到了摊子前面。
被大家争抢着买的自然是猪板油和五花肉,叶宁爱吃的排骨骨头多肉少,大家倒是没什么兴趣,没人和她抢,她索性也不去人堆里面挤。
倒是顾骁看着着急,让她在原地等着后,一猛子扎进了人堆,再出来的时候买了一扇排骨,一大块五花肉。
叶宁不在顾家住的时候,顾骁家里的饭食是很简单的,一般就是一个菜,不过家里不缺钱后,他现在天天都要往镇上跑,买肉买菜都方便,所以家里日日都是要吃肉的,但也就是简单炒一炒,只有叶宁在的时候,周顺弟才会做红烧肉,红烧排骨这样比较考验厨艺的菜。
今天顾骁更是一口气买够了之后两三天要吃的肉菜,想着怎么着都够了。
叶宁看了一眼顾骁手里拎着的排骨和五花肉后,还是垫着脚往肉摊里面看:“杨长生他们做事挺卖力的,我想着要不给他们也拎块肉回去?怎么着也是个意思。”
顾骁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想说什么,却又想到叶宁本来就是这样大方的性子,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只问道:“那我再去买一点?”说完他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叶宁后就又要往人堆里面挤。
叶宁一把拉住了顾骁的胳膊:“不急,没必要去挤,等大家买完再说吧。”
现在的人卖肉极少有叶宁和顾骁的大手笔,平常给家里人打牙祭,买个一斤八两的吃上一顿也就差不多了。
等大家都买完后,本来就不大的一只猪都还剩下大半头。
应付完摊位前的客人后,顾屠夫也注意到了站着摊位前迟迟不走的两人:“两位是还有什么事情吗?”
叶宁忙道:“没事,我再买两块肉,就这前腿肉吧,你给我割两块,不用太多,一块两斤左右就行。”
看着顾骁手里拎着的肉和排骨,顾屠夫虽然想卖货,但也还是忍不住提醒道:“你们已经买了这么多了,再买能吃得完吗?这天气热了,可不适合做腊肉和酱肉。”
叶宁的视线在肉摊剩下的肉上一一扫过后,笑道:“没事,吃得完,我给别人带的,不过我们都买了这么多肉了,老板你不送我们一些添头吗?”
顾屠夫很会做生意,难得遇到一个出手这么大方的客人,他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叶宁的要求:“行啊,你买了这多肉,我再送你两根骨头这大筒骨拿回去炖汤,很有营养的。”
尝到了讨价还价的甜头后,叶宁继续争取:“你这笼猪肺也送给我呗。”
第140章 第 140 章 对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
叶宁拎着自己讨价还价得来的猪肺, 从农贸市场出来后就去了尤利民摆摊的空地上。
然而今天还是不巧,尤利民并没在这里,守摊位的是叶宁眼熟的谷三。
叶宁的摩托车在乐阳镇是个极其拉风的存在, 她刚把摩托车停稳,眼尖的谷三就踮起脚朝她一个劲儿地挥手了:“叶小姐!”
叶宁没见到想见的人, 少不了要多问两句:“尤大哥没在乐阳镇吗?”
谷三笑道““嗨,我们老大啊,已经去山市好久了,嫂子身子重了, 家里又没个照顾的人, 加上她又想娘家的人, 老大就带着她回娘家了,自己也是偶尔才回来一趟。”
对着叶宁,谷三也没隐瞒,絮絮叨叨地拉着她说了好些事情。
从谷三的话里,叶宁知道了不少事情,第一个就是尤利民在市里买了房子,也把女儿尤雅转到市里的托儿所了,按照这个架势,尤雅以后应该就要留在市里念书了。
对此叶宁倒也不意外, 毕竟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市里的条件肯定是要比乐阳镇好一些的,尤利民现在又不差钱,想给妻女更好的环境也是能够理解。
况且齐芳本来就是市里人,肯定是更愿意在娘家人所在的地方生活的,只不过她有些奇怪:“我记得市里的房子也不好买啊, 尤哥也不是能带着老婆孩子在岳家住的性子啊。”
谷三闻言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房子不好买那都是老黄历,那崔维诚和石老大不是一直在买地建房子吗?弄了大半年,已经建好一批房子了,叫个什么雅苑,说是商品房,可以往外卖,我们老大买了一套大的,现在就住在那里。”
叶宁这下是真的有些意外了,房地产在现代虽然近些年是落寞了,但是往前数十年,那也是风光了很长时间的。
没想到崔维诚这么有实力,竟然能一边建厂买机器搞实业,一边踏足房地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