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190-200(第15/25页)

,我们厂里是量大从优的,您要是订的数量多,这价格还可以再商量。”

    叶宁确实是因为这毛呢摸着触感柔软,厚度也合适才看中的,这会儿一听里面掺了不少羊绒,她的面色也好转了不少,毕竟哪怕是在现代,这羊绒大衣和呢子大衣,这品质和价格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质量好的羊绒大衣几千上万是常态,而普通的呢子大衣便宜的几十块,好一点的也才两三百。

    叶宁又不是死脑筋,只要这东西只要真的好,价格贵一点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她想了想问道:“那要是我这淡粉色、卡其棕、灰色一样要两千米,你们这里最低能给到什么价格?”

    厂长沉吟片刻后回答:“你只买六千米的话,我们这边每一米的价格只能给你少三毛,但你要能一次买够一万米咱们的羊绒布料,那我每米的价格就能给你少七毛钱,十四块三毛钱一米,这也是我们厂里面能给到的最低出厂价了。”

    哪怕是打了折,这个价格也是和经济实惠沾不上边的,叶宁没有冲动下单,只礼貌地向厂长要了一张名片。

    厂长也知道大额订单不是这么好谈成的,她对自己厂里生产的产品有信心,笃定叶宁肯定找不到质量和价格都比她们更好更划算的了,给完名片后,她还一脸从容地把两人送到了厂门口。

    深市不缺运输车,叶宁后面又去其他几家纺织厂看了看,结果确实也和第一家纺织厂的厂长所说,其他厂子的呢子面料虽然价格更便宜,为了揽客,十块,十一块一米的报价都出来,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她摸着那些布料就是觉得没有第一家的好。

    顾骁跟着叶宁跑了这么一路,早就把她心里的想法猜得八.九不离十了:“要不我们还是去第一家买?只要东西好,做出来的衣裳好看,贵一点也没什么。”

    叶宁本来心里想的是要不要等回去后,先去现代看一看有没有更便宜的羊绒布料,这会儿听顾骁这么说,她心里也动摇了起来:“那我们先买一万米回去?做批衣裳出来看看效果?”

    顾骁点头道:“淡粉色好看不耐脏,我们可以多买卡其棕和灰色。”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调转车头绕了回去,女厂长心里虽然有很大的把握觉得两人会回来,但也没有想到两人会回来得这么快。

    价格没办法再谈了,叶宁也不磨蹭,直接下单订购了一万米呢子面料,顺便再采购了一批和面料同色系的棉线。

    棉线这东西每个厂加工出的成品不同,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线材出现色差印象成衣效果,服装厂都会在采购布料的厂家顺便采购棉线。

    买完呢子布料和棉线后,叶宁想着既然大头都已经花出去了,也就不差那两块五一米的斜纹棉布了,又挑着喜欢的颜色买了两万米。

    给完定金,留好服装厂的收货地址后,叶宁忍不住感叹道:“这钱可真是不经花啊!”

    第197章 第 197 章 小顾你快过来,我有事……

    顾骁想到刚才算出来的小二十万货款, 也是深有同感:“等大衣做出来上市了就好了”

    叶宁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虽然成本花了将近二十万,但是我们买的布料也不少,现在多花一点就多花一点吧, 也省了回头再买布的功夫。”

    顾骁等叶宁坐稳后才开口问:“布料买完了,我们还去服装厂吗?”

    叶宁微微颔首:“去看看吧, 了解一下友商生产的样衣也不错。”

    眼下正是成衣吃香的时候,深市的服装厂可不少,叶宁他们直接开车去了最大的一家服装厂,打着进货的幌子, 十分顺利的进到了厂房。

    服装厂的厂长有事外出, 是销售科的科长陪同着叶宁他们看货的。

    服装厂大多都是错位生产的, 此时服装厂生产的都是秋天的长袖衬衣。

    叶宁大概看了一下款式,就是基础的衬衣样式,唯一有些特别的就是有一款女士衬衫设计的是欧式泡泡袖。

    因为是真丝面料,这衬衫拿在手里好似带着一层柔光滤镜,所以哪怕款式不算特别出彩,叶宁也还是开口问道:“这衬衣版型不错,批发价多少?”

    “要不说您眼光好呢,这是我们厂里今年秋天的主推产品,用的是最好的真丝面料, 款式也是时下最最新潮的款式, 我们厂里五百件以下批发价是三十五元,一千件以下三十三,一千件以上就是三十元了。”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和物美价廉一点都沾不上边了,陪同的科长见他们兴致不高,心里就知道今天这单生意大概率是谈不成了。

    后面叶宁他们看其他衣裳款式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没之前的热情了,只在叶宁他们开口询问的时候才回答两句, 再也没有主动推销过。

    这服装厂的衣裳样式中规中矩,价格却不便宜,叶宁他们看了一圈后只能空着手离开。

    从服装厂出来后,顾骁有些拿不准叶宁的想法:“还接着看吗?”

    叶宁兴致缺缺地摆了摆手:“算了,我们回去吧,黄阿公不是说这家服装厂已经是深市规模最大的吗,这里都只有这些款式,就别说别的地方了。”

    这家服装厂还有专业的设计师呢,其他服装厂这会儿鲜少有这样的配置,更多的厂里还是和叶宁这里的情况一样,只能自己慢慢地培养相关的人才。

    也有些不缺钱的老板实在没耐心等底下的人慢慢摸索,索性就直接花上一笔钱把家里的亲戚或者信得过的手下送到国外去系统性的学习相关的课程,学成归国后直接就能上岗工作。

    叶宁也不是没想过做长远的打算,只不过现在国外的情况比国内好多了,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她把人送出国后,到期人家不回国的可能性也很高。

    签合同这些手段也只能约束住有道德感的人,叶宁觉得与其去冒这个险,还不如自己亲自培养,反正现代信息大爆炸,什么样的资料找不到,她有专业的教材,不愁找不到有天赋的人才。

    自从叶宁给尤利民补上货了后,他那边就再没有为库存发过愁,叶宁他们今天没在批发市场接着摆摊后,连带着郑老七他们的生意都跟着回暖了许多。

    当天晚上尤利民从铺子里回来后,人还没走进院子,就已经嚷嚷起来了:“小叶,顾老弟,你们看这是什么?”

    叶宁和顾骁本来吃了晚饭正陪着黄阿公坐在屋檐下面听收音机,听着动静当即就抬头看了过去。

    尤利民手里拿着的是张卷成长筒的报纸。

    叶宁接过报纸一看,头版头条上用加黑加粗的字体印着“深市经济特区扩大开放”的标题。

    尤利民用手指点着角落的一小块新闻道:“说是以后个体户能办进出口权了,你说要是你这服装厂的衣裳能卖到国外去,是不是比现在赚得多多了!”

    叶宁眼睛一亮,抓起报纸仔细读,虽然在现代她生活的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进出口贸易是有些落寞了,但是这边可是八十年代,国内刚开始经济改革没多久,这会儿外贸市场可以说还是一片蓝海。

    虽然报纸上说的只是“试点开放”,但是既然这个消息既然已经登报了,就证明国家有意往这方面发展的,不管什么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