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210-220(第12/28页)

起来:“爹地!爹地!有人找你!”

    叶宁在电话这边只能听到‘咚’的一声,随后小姑娘的声音就越来越远了,想来是去找大人去了。

    叶宁有些意外,没想到崔维诚会把孩子从国外接过来,不过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对方在国内的事业发展的不错,以后要没别的情况,肯定是要在国内长期发展了,既然如此,就不好和家人长期分居了。

    叶宁这边正出神呢,很快对面就换了个人接电话:“喂,哪位。”

    叶宁连忙回道:“崔先生,你好,我是叶宁,我想给你送点中秋节礼,不知道你那边方便不方便!”

    崔维诚听到叶宁的声音后,语气立刻就激动了起来:“叶小姐!我总算是等到你联系我了,你知道吗,你之前给我想的办法效果太好!你现在在哪里,雅苑吗?你稍等一会儿,我马上过来找你!”

    叶宁没想到崔维诚会如此激动,和对方约好在单元楼前面见面后,直到对方挂了电话,她都还有点没回过神来。

    让叶宁更没想到的是崔维诚来得很快,对方开着车直接进了小区,好在她提前就出去等着了,不然还得让贵客在外面干等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叶宁刚才说了要送节礼给对方,崔维诚过来的时候也没空着手,而是拎了两大串包装得很是精美的锦盒。

    说真的,自从叶宁通过木门来到这边后,就几乎没有生出过类似于自卑的情绪,但是在看到崔维诚手里拎着的精装礼盒后,她难得地自卑了起来。

    原本叶宁手里拎着的两个看着还算不错的竹编礼盒,在崔维诚那华贵的锦盒面前,一下子就被衬得土气了起来。

    小区里有不少人经过,身旁还站着个不知道内情的顾骁,叶宁也不好和崔维诚表现得太生疏,只能一脸窘迫地摆手道:“不是,崔哥你来就来吧,带这么多东西来了就太见外了。”

    崔维诚提了提手里的锦盒,笑道:“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是我之前去北方收的一些中药材,年份不错,还是野生的,你拿回去补身体。”

    第215章 第 215 章 ——呸呸呸,晦气晦气……

    叶宁一听是野生药材, 那就更加不好意思接了。

    崔维诚何其聪明,一眼就看出了叶宁的不自在,当即就爽朗一笑道:“拿着吧, 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除了一株二十年的野山参之外, 剩下的就是些野生黄芪和当归了。”

    “我前段时间在东北收了不少,我家里有精通药膳的老人,这些食材你拿去不论是炖鸡汤还鸽子鸽子汤,都是很补气血的, 而且上了年纪的老人多吃药膳, 对身体也是极有好处的。”

    叶宁也明白依照崔维诚的家底, 这些野生中药材对于他来说,那价格和这些水果对她的价值是差不多的。

    想明白后,叶宁也不好再推,只好把自己手里拎着的竹编礼盒递过去:“那我这中秋礼你也得收下,里面有月饼和新鲜水果,虽然不贵吧,但也是那么一个意思。”

    崔维诚接过礼盒后顺手就交给了一旁的司机,随后笑道:“我当然要收了,自从我上次尝过你卖给尤先生的葡萄后, 我现在都能还能回味起那葡萄的香甜味呢, 正好前段时间我妻子和女儿都回国了,她们也爱吃水果,这下我正好借花献佛了。”

    叶宁闻言忙道:“这里面就有之前的那种葡萄,既然嫂子和小侄女喜欢吃,我那里还有留了许多,你等我一下, 我再去给你搬一筐过来。”

    原本叶宁对崔维诚也没存什么巴结讨好的心思,但对方送的礼物实在是太过珍贵了。

    黄芪当归什么的还没什么,但是二十年份的野山参,光是听着她这心里就已经很有负担了好吗?

    哪怕东北是块宝地,现在也还没有过度开发,但是野山参这种东西,那可是从古至今都很值钱的。

    叶宁不是那种爱占人便宜的性子,双方的礼物价值差距如此之大,她这心里不自在之余,也总想着从别的地方再找补一下。

    说完不等崔维诚出声,叶宁就扭头看向了一旁的顾骁:“顾骁,你去芳姐家里给崔哥搬两箱水果过来,多放点葡萄。”

    顾骁立刻就回去搬水果了,崔维诚来不及阻止,只能侧身指了指前面的单元:“水果的事先不急,我们还是先聊聊房子的事情吧,之前说好了的,我这边也特意给你留了两套房子,正好这会儿碰到了,我带你过去看一看?”

    崔维诚作为归国华侨,能把山市的生意做到独一份儿的大,除了资本雄厚、投资眼光独到之外,他作为生意人的口碑也是没得说的。

    但凡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那就没有一句是空话。

    之前他许诺了叶宁,房贷这件事情要是能施行开来,他就送对方一套房子。

    不知道叶宁有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但是他自己是当真了的。

    之前崔维诚和合伙人们到处找关系打点,中间花了不少时间,才总算是把储蓄所这条路子给打通。

    倒也不是他崔维诚有多手眼通天,而是眼下不止是他们这些归国投资的华侨,就是国内的一些有钱人,也看中了商品房这个行业的巨大利润。

    毕竟国内时下住房紧张,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一些小省市还好,比如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一家十几口挤在两居室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这城镇户口又不像农村户口,只要手里有钱,去队里或者公社批块宅基地就能建新房子。

    城里的房子都是有数的,以前能有资格建房的都是公家单位,现在政府开始往外卖地皮了,这约束倒是变得宽松了。

    不过大城市的地皮都不便宜,除了少部分的拆迁户之外,普通老百姓鲜少有能拿出钱来买地皮的。

    最后真正入场的还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和崔维诚这样的华侨。

    他们之间许多人都和崔维诚有着共同的利益,最后在多方人员的推动下,叶宁他们那个世界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实行的房贷政策,现在已经开始小范围的试点实施了。

    虽然目前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条例和法规,但是国人骨子里就是需要归属感的,能拥有一个安定的住所,对老百姓来说可是能直接和幸福感挂钩的重要事情。

    原本因为雅苑高额的房价而不敢奢望的人,一听说可以找储蓄所贷款买房,只用给出总房款三成的首付,就能立刻入住新房,以后再慢慢还房贷后,整个山市就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稳住了,其他人都一窝蜂地涌到售楼处来打听起情况了。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售楼部一天光是收贷款表,都能收到厚厚一大摞。

    现在国内还没有那么多家银行,只有公家独家的储蓄所,没有竞争对手情况下,房贷又是刚起步的业务,储蓄所的大小行长和公家的领导们聚到一起开了好几场会之后,决定还是要先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最后储蓄所实行的房贷的利率也没有后世那么多复杂的算法,统一的二十年借款期限,百分之三的房贷利息。

    就是雅苑最大最好的户型,首付三成,最后每个月分摊下来需要负担的房贷也就三百左右。

    并且都是等额本息,也允许欠款人提前还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