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210-220(第6/28页)
也是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做了好一会儿心理建设后,才下楼抄起车钥匙骑着车去了镇上的农资站。
到了农资站后叶宁立刻掏出小本本问道:“老板,你这里有苦参碱、印楝素、鱼藤酮或者蚜霉菌卖不?”
其实驱灭蚜虫最有效的还是那些化学药剂,不过叶宁怕农药残留影响茶叶的质量,挑挑选选之下,选定的都是生物农药。
也是因为查过治疗,叶宁才知道乡下随处可见的苦楝树,竟然是制作杀虫药的主要材料,而且苦楝子油不但可以用于治疗头癣、疥癣等头部皮肤病,还能很好的灭杀头虱。
江钰和顾灵的头上都有虱子,虽然叶宁从来没有长过这玩意儿,但是在八十年代,虱子在妇女和小孩之间还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
叶宁在网上下单了两瓶,准备回头给两人试试。
虽然农资店的老板觉得叶宁的穿着打扮看起来并不像是种地的人,但是开门做生意,这两样农药对人头又没什么特别大的害处,他也没深究,只从柜台里拿了两瓶药出来:“苦参碱、印楝素,虫害不是很严重的话,就十克兑一升水,严重的就二十克兑一升水。”
叶宁拿起柜台上的两瓶药水仔细地看了一遍犹不放心,又和老板确认了一遍:“这东西能治茶蚜吧?”
农资店老板不怎么确定的回道:“可以吧,大部分的蚜虫用它应该都能治。”
有了老板这句话,叶宁总算是放心了,当即就大手一挥道:“行,那麻烦您一样给我来两箱?”
叶宁这话一出,农资店的老板都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你说多少?两瓶还是两箱?”
叶宁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你没听错,就是这两样杀虫药,麻烦你一样给我来两箱。”
闻言老板的表情空白了一瞬,随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是姑娘,这两样杀虫药虽然不是什么难买的东西,但是你一下子买这么多,我还得问问你的用处。”
叶宁一看就知道老板误会了,当即就笑着解释道:“老板你误会了,我是家里的茶树长了茶蚜,买回去杀虫的。”
虽然老板想卖货赚钱,但他更怕客人心里没数胡乱消费,完了回头再来找他退货,当即又提醒道:“要是只有几棵茶树,你也用不着买这么多啊,买两瓶回去怎么都足够用了。”
叶宁耐着性子解释道:“我知道,我家里有个小茶园,虫害很严重,看情况是必须得下重要了,我一次多买点,省得回头再跑。”
有了叶宁这句话,农资店的老板总算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只一脸为难道:“我店里现在没有这么多货,你先一样拿着一箱,要是不够,回头我补上货了你再来。”
叶宁仔细问了一下,这两样杀虫剂一百克一瓶,一箱五十瓶,就茶园的那个情况,倒是够用了。
这杀虫剂价格倒也不算贵,一瓶七八块钱,叶宁各买了两箱,最后也没花去多少钱,看她一次买了这么多,老板还给送了两个大喷壶。
这么大的喷壶要放在日杂店,怎么也得卖个十几块钱,叶宁没想到老板会这么大方。
意识到叶宁心里想的是什么后,老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花钱进的,是厂家送的,你这不正好用的上吗。”
叶宁抿嘴一笑:“确实用得上,有现成的也省得我再另外买了,你再给我拿一些这个季节适合种的菜种。”
叶卫明和马玉书早就念叨过山上院子附近的地就这么空着可惜了,早就想在山上种点菜了,这不是每天各种事情不断,也想不起来买菜种,今天她正好顺便给买回去。
在农资店消费了大几百块钱后,叶宁怕在镇上遇到家里的亲戚后,人家问起父母国外旅游的事情不好回答,连她最爱的零食店和水果店都没去,只在带着口罩路边买了一些葡萄和蟠桃就回村里了。
崔维诚到底和叶宁手底下的这些工人不一样,对方是知道她的底细的,既然后面要继续走动,那她给对方准备的节礼就不能太普通。
时下大部分人都觉得体面的红糖、白糖叶宁是不好意思送的,但是这品相极佳的葡萄和蟠桃要是和月饼装在一起,应当还是挺体面的。
回到家里后,叶宁也没急着把药送过去,而是先在房间里用吹风机把药瓶上所有的标贴都给揭掉后,才把这些杀虫剂重新用没有标识的快递纸箱装了起来。
叶宁已经想好了,明天她把药拿去交给夏春花的时候,就说之前自己买茶苗的时候,人家老板就顺便送过她药粉和杀虫剂,只不过被她给搞忘记了,这回家后去杂物间翻了翻,就被她给找到了。
确定这番说辞没有问题后,叶宁怕这会儿搬着东西回去会和江钰她们撞上,又心安理得地躺在床上刷起了短视频。
一直等到太阳落山后,叶宁才开始往那边运东西,现在昼长夜短,晚上七点多天都还亮着,倒是不耽搁她运货。
今天马玉书她们运气好,不但在松树林找到了好几窝黑松露里,还在山上找到了很多的野生茶树菇。
这玩意儿去年叶宁他们就吃过了,晒干后用来炖汤可比养殖的味道好多了,所以今天马玉书是一朵都没放过。
茶树菇虽好,但是因为个头很小,清洗起来十分的麻烦,坐在水池边洗了半下午茶树菇的马玉书这会儿腰酸腿疼的不说,还得强打起精神来关心女儿的茶园:“怎么样,买到合适的杀虫药了吗?”
叶宁抬脚踢了踢平板推车上面的纸箱道:“喏,就这两箱。”
第213章 第 213 章 感情你还想恢复咱闺女……
马玉书探头看了看, 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叶宁做事一贯靠谱,既然她已经做好了功课, 那她也就不多操心了。
不过马玉书不问,也不耽搁叶宁自己头头是道地和她科普, 着重介绍了这些生物农药对植物的污染是最低的。
虽然眼下茶园和果园都还没有收益,但是叶宁有信心,等到明年她的果园和茶园正式有了产出后,能赚到的钱肯定不比现在的养殖场少。
今天马玉书在山上跑了大半天, 浑身酸疼, 所以今天的晚饭由叶卫明准备, 这会儿他正好从厨房端着一盘拌好的黄瓜出来,听到母女两的谈话,他当即提醒道:“到时候这茶叶采下来后,不是要马上就炒出来吗,那你不得先找人去学一学炒茶的手艺,别回头茶都采上来了,你再干着急。”
叶宁一拍大腿道:“您还真提醒了我一点,不过炒茶得是老师傅吧?我也不能自己去学,难道要从村里找人去产茶区从头学起?”
说完叶宁只想了想, 就觉得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不说现在去外地有多麻烦,只说炒茶这事是有季节性的,现在就算是能找到炒茶师傅学习,人家也没茶叶样品来给你练习啊。
马玉书不怎么确定地开口道:“也不用这么麻烦吧,你回去看看视频,把步骤给记住, 现在茶园里的茶树虽然没到能采茶的时候,但是秋天茶树本来就要修枝,到时候你把枝头上的嫩芽摘出来练手,只要能把握住火候,炒茶应该也不是多难的事情了?”
这茶树和果树不一样,修枝越勤,来年长出的分枝就越多,分枝越多,这茶叶的产量才会跟着增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