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家木门通七零》 230-240(第3/13页)

厂子里才生产出了一万七千件毛衣,过程虽然有些艰难,收获倒是不少。

    虽然还有一部分货款没汇过来,但是现在厂里的账户上已经多了四十几万了,等汪先生他们收到货后,还能有四十万的进账。

    叶宁在现代卖机器和毛线花了小四十万,这一点除了她之外别人都不知道,二十台机器,她在财务那边报的是一百万。

    对此陈素芳她们一点都没有怀疑,在她们的认知里,这种先进的机器,这个价格就已经算是便宜的了。

    毛线和辅料叶宁就没有按照市场价二十几到三十几的价格走了,报的是二十块钱一斤。

    这就导致陈素芳她们都认为这次的订单交货之后,叶宁这边还没能回本,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眼下大部分工厂添置新机器后,长两三年,短的也要一年半载才能谈得上回本。

    只有叶宁知道她这次赚到了和现代那边支出一样的收益。

    叶宁这边的毛衣卖得好,自然瞒不过尤利民,虽然他是有子万事足,但是孩子还小,他还要继续攒家底呢。

    听到叶宁这边又研发出了样式新颖的毛衣,他当即就开着车回了乐阳镇。

    自打尤利民把镇上的房子卖出去后,他的家底一下子就直逼大几十万了,买辆小汽车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需要纠结的事情,齐芳生产当天他决定了要买,当天晚上回去后就打电话订了下来。

    尤利民和叶宁这么熟的关系,在服装厂没有堵到人就直接去了镇东,两人见面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叶啊,听说你这厂里又有好货了?”

    叶宁可不好意思自吹自擂,谦虚着道:“什么好货不好货,不过就是弄了一批新机器,倒腾了一些毛衣罢了。”

    尤利民笑道:“你这就谦虚了,我回来之前可是去批发市场看过,你那店里的毛衣卖得简直不要太好,我这样的大男人进去后都买了好几件回来,这样的好货,你说什么都得给我匀一点,正好深市那边也冷起来了,我连着之前说好的大衣,一并买了运过去。”

    之前尤利民买了一大批夏装,谷三收到货后也没去批发市场,都留在铺子里卖的,这细水长流的,倒也撑了两个多月,不过这都冬月了,深市那边也冷起来了,这夏装已经不怎么卖得动了。

    有生意上门,叶宁自然是开心的:“行啊,大衣是一早就做够了的,这玩意儿价格贵,你先拿着两千件吧,毛衣之前接了两个大单子,现在厂里也没现货,尤哥再等上两天,我能给你凑个二三千件,就深市那边的天气,就算是入了冬,一件毛衣一件大衣,也足够过冬了,加厚大衣和棉衣我看你就不必买了。”

    叶宁如此替自己打算,尤利民也是领情的:“行啊,反正老七他们也得空了,你这边先把货准备着,两天后我来提货。”

    尤利民今天是来打听情况的,倒是没有带太多的现金在身上:“至于货款……”

    不等尤利民开口,叶宁就连忙开口道:“货款不急,等我回厂里算出来后你再给也是一样的,我还是按照六点五折给你算。”

    “那正事就算是聊完了,我这还有一件私事。”说着尤利民手往兜里一掏,就多了两袋红鸡蛋:“冬月二十九,我在山市大酒店办酒,你和小顾可一定要来。”

    知道叶宁不缺鸡蛋吃,这红鸡蛋也就那么个意思,一袋四个,她和顾骁一人一份。

    叶宁笑着把红鸡蛋收了下来,也没让尤利民空着手回去:“真好我给我的乖侄儿买了一些东西,尤哥你正好顺便带回去,都是现在能用得上的东西。”

    礼物叶宁是一早就拿到镇上来了的,衣服鞋子玩具,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也是老大一堆了,虽然之前顾骁说了用不着,她还是把长命锁留了下来,这会儿金饰就只送了一对金手镯出去。

    尤利民看着叶宁一趟抱着塞到后备箱的礼物,挠了挠头道:“你这礼物厚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尤哥你经常照顾我的生意,这么点东西你就用不着和我客气了,对了,里面还有我给小雅买的娃娃,回头你可别忘了。”

    第233章 第 233 章 等会儿就给他加工资!……

    叶宁厂子里的毛衣销量那是节节攀升,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除了之前的客户之外,她还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这事还得从叶卫明他们在市里给齐芳装修铺子开始。

    原本齐芳这服装店也是租的门市, 之前也没想过要花多大的价钱来装修,这不是前段时间尤利民靠着卖房子大赚了一笔, 这荷包一鼓,他就想着现在叶宁开着服装厂,自家这服装店肯定也是要一直开着的,与其每个月大把大把的租金给出去, 还不如自家买间铺子, 怎么也算一份家底。

    正好房东贷款买了雅苑的房子, 这每个月的房贷虽然也给得起,但是到底是要给利息的,听说尤利民想买下自家的商铺,一家人私下一琢磨,觉得拿笔现款回来把房贷一次性还清也行。

    相当于自家贴点钱,用一套市价不是特别高的铺子换一套雅苑的大三居,算下来好像也不亏。

    已经是自家的铺子了,齐芳装修起来那就更加用心了,一再让叶卫明用最好的材料, 墙上的涂料也务必要做到最好, 最后两层腻子,一层乳胶漆,一层罩面,叶卫明前前后后忙活了小一个月。

    好在两家的关系在这里,齐芳他们那边的工钱给得也很大方,叶卫明和马玉书在市里耽搁一个月, 刨开材料开销后,也挣了两三千块钱。

    当然实际利润是没有这么多,这不是材料都是从现代买过来的吗,两个世界的汇率差很大,两厢一换算,赚头还是不少的。

    齐芳还在月子里,没有亲自到场验收,不过尤利民和蒋桂香他们来店里看过后,都打心里满意。

    叶卫明的收益好,虽然要价不便宜,一间铺子装修下来要三四千块钱,但架不住效果好啊,同一条街的老板见齐芳的铺子装修升级后开业的第一天,生意就比往常旺了几分,也有人特意找到了叶卫明,想让对方帮自家的铺子也翻新一下。

    不需要装修成齐芳那样,但是铺个瓷砖,顶上多安几盏灯,再换个颜色鲜亮的墙漆,那效果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叶卫明在现代的时候那是做梦都想有这种单子接到手软的时候,然而他现在好不容易不缺单子了,又开始缺钱买建材了。

    叶卫明也没直接说干不了,多多少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的:“这些材料不好弄,我也还没有找到固定的路子,多的活确实接不下来,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我回去寻摸寻摸,要能把建材的问题解决了,我给你们打折翻新。”

    安抚好自己的潜在客户后,叶卫明和马玉书两人想着自己也在市里待了这么久了,还是得先回镇上一趟。

    两人开着车刚离开市里,就发现前面还有一辆很气派的外国小轿车。

    这可就有点稀罕了,要知道现在国外的轿车购置税高得吓人,国内经济又刚起步,不管是私人还是单位,出于爱国和实惠的考虑,选择的都是国产的轿车。

    更别说往乐阳镇的方向,一天到晚都不会经过几辆车。

    两辆车就这样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