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洪荒,目标天帝》 120-130(第5/14页)
应该做的,当不得主君夸赞。”
“我这不是夸,只是有感而发。”扶荔有意无意道,“你们四海龙族人才济济,全靠你周旋调停。我看冰心他们几个也算能干,有他们替你分担些杂事,你正好把所有精力都留在大事上。”
虹心立刻支楞了起来,凑近些问:“不知主君的意思是……”
扶荔非常配合地压低了声音:“婚宴上坐在多宝真人下首的那个男弟子,你还记得吗?”
虹心点头:“相貌特别出众,可惜是出身凤族。”
扶荔叹道:“你不知道,他也是个可怜人呀!”
她把孔宣身份尊贵却遭臣下毒害,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带着弟弟流落洪荒,好不容易磕磕绊绊长大了,弟弟却在成长过程中走失的事,加油加酱说了一遍。
虹心不是个感性的龙,但她是龙族的公主,凤族太子的悲惨遭遇,非常能让她共情。
“他从小就不在凤族长大,对龙凤两族的恩怨也不以为意。如今他初掌凤族,正是需要雪中送炭的时候,咱们蓬莱也不介意多一个盟友。”
这话点到为止,虹心也不需要她事事都掰开揉碎了说明白。
“臣知道该怎么做的,主君只管安坐,臣先行告退。”
她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灵珠子后脚进来,有些无语:“她是怎么做到次次都被你打鸡血的?”
扶荔啐道:“什么话?人家那是有上进心。”
灵珠子嗤得一笑:“行行行,上进心,上进心。有上进心的把事情都干了,你是不是就有空出去玩儿了?”
扶荔二话不说,只有一个字:“走。”
吃喝玩乐的日子过了几百年,扶荔都差点忘了还有“封神之劫”这回事,太乙真人突然打了个视频电话。
“灵珠子,速归乾元山,你该入世历劫去了。”
第124章 李靖与殷华
陈塘关临近东海,气候适宜,当地人多以打鱼为业。
因此地乃是人族与龙族的疆域边境,朝廷特意设置了关口,又派遣颇有修为的李靖作为总兵,镇守陈塘关。
李靖早年离家寻仙,拜入昆仑山度厄真人门下,学艺十三载。
度厄真人告诉他:“你的资质不足以成仙,命数里却有人间富贵。今你所学,足够在人间立足,这便下山去吧。”
于是,李靖便拜别了老师,下山来寻父母,在亲朋好友间展示自己在仙山上所学。
他有一个族叔是商王宫里的侍卫,得知家族中有这样一个后起之秀,喜不自胜,很快就找到机会把他举荐给了商王。
当时在位的商王是帝乙,也就是如今的商王子辛的父亲。
帝乙亲自考察了李靖的修为与武艺,对他十分满意。得知他修行多年,还未曾婚配,便将宗室女殷华配与他为妻,让他们夫妻一同镇守陈塘关。
殷华的祖父与先王帝乙之父是亲兄弟,与当今的人族共主帝辛尚未出五服,属于近支公室。
将殷华嫁给李靖,足以表明帝辛对李靖的看重。受此大恩,李靖岂敢不为君王尽忠?
殷华自幼聪慧,跟随父母兄姐学文习武,虽称不上文韬武略,但辅助李靖处理陈塘关事务,却是绰绰有余。
夫妻二人配合无间,李靖掌兵,殷华管政。再加上东海龙族多年来安分守己,陈塘关上下被他夫妻二人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两人成婚十三载,已共同孕育两子,长子金吒,次子木吒,资质都不算出众,但胜在刻苦,被殷华教导得不骄不躁。
前些年,有两位仙人下降陈塘关,说是与他两个儿子有缘,要把两人收为弟子,带回山门教导。
两人出场声势浩大,李靖与殷华不敢怠慢,忙命人抬出香案,焚香叩拜之后才询问两位尊姓大名、仙山何处?
一人自称是五龙山云霄洞炼气士,号文殊广法天尊;另一人在九宫山白鹤洞修行,自号普贤真人。
殷华不知两人来历,但李靖师从西昆仑度厄真人,与东昆仑的阐教算是紧邻,如何不知阐教十二
金仙?
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二位,不正是阐教玉清教主座下的十二金仙之二吗?
自家两个愚鲁的孩子能有这般造化,李靖大喜过望,忙命两个孩儿上前拜师,叮嘱他们日后要遵从使命,殷勤侍奉,不得有丝毫违拗。
金吒与木吒在修行上算不得天才,跟随母亲学习政务也不尽如人意。但两人有一样好处,那就是被母亲教导得谦恭守礼。
恰好,文殊与普贤两位都是喜静之人。原本来陈塘关收命定的弟子时,还怕孩子太熊,做了许多心理准备。
等真见了面,两个孩子都如此乖巧守礼,好得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心理预期。两人一方面是大喜过望,另一方面也因先前把徒弟想得太不好了心怀愧疚,对徒弟的好感度噌噌往上涨。
原本殷华还担忧两个孩子自幼没离过父母,骤然要跟着师傅回山门去会不适应。但文殊和普贤肉眼可见的喜爱之情,大大安了殷华的心。
不管怎么说,至少不必担忧儿子日后会在师门受委屈。
夫妻二人留文殊和普贤住了三日,到了第四日两人执意要走,实在是留不住了,才依依惜别。
这三天里,殷华已经从李靖那里得知了两位的身份,知道两个儿子前程有望,殷华就把心头的不舍藏得更深了。
等到儿子跟着两位老师离去,殷华一直压抑的情绪骤然爆发,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冷不防就晕了过去。
李靖大惊失色,慌忙把妻子抱了回去,急命人请医官过来诊治。
李家养着的医官,是一位来自蜀地的女医者,名字就叫“女医”。
蜀地医疗发达,天下闻名。尤其是妇科、产科与儿科,无出其右者,早已是天下医者心目中的圣地。
李靖家里能请来这么一位,还是沾了殷华母族的光。
女医提着药箱进来把了脉,面露喜色,对李靖道:“恭喜总兵,夫人这是有喜了。”
“啊?”李靖一呆,随即便欢喜起来,“我们夫妻又要有孩子了?”
女医微笑点头:“正是如此。不过夫人情绪激动,一时血不上头才会晕倒,总兵还得多多安抚夫人的情绪,不然对胎儿也不好。”
李靖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又亲自去殷华的妆匣底下取了一块金饼给了女医,请她日后多多费心,务必使得母子平安。
女医收了金饼,正色:“此乃分内之事,不劳总兵吩咐。”
李静夫妇对她还是很放心的,他们的长子和次子,都是在她的照顾下来到世间的。殷华虽然产育了两子,但按照她的医嘱调养,对身体的损伤微乎其微。
本以为这一次和从前的两次一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李家再添一口人。
哪知道,却出了谁都想不到的意外。
九个多月后,殷华腹中胎儿安安稳稳,没有半点要降生的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