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荒,目标天帝: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洪荒,目标天帝》 150-160(第10/14页)

压,交给了黄妃审问。

    哈,这跟送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黄妃直接玩了把大的,她要借着这个机会,把姜王后和殷郊、殷洪两个王子一网打尽!

    放眼整个后宫,要姜王后没了,还有谁比她更配入主中宫?

    于是,她一面在审问时,用言语诱导姜王后,一面把消息刚给了殷郊、殷洪两位王子。

    她借着审问之便,在姜后与帝辛面前两套说辞,巧妙地激怒帝辛,剜去了王后一目。然后,再把这个消息传给两位王子。

    两位王子年纪还小,骤然听闻母亲犯了大罪,本就六神无主。还没想出法子来,就听到母亲被剜去一目。

    这时候,身边的人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去求见大王,力陈王后

    贤良,请大王明察秋毫。

    乍一听这真是个好法子,奈何此时帝辛正在气头上。两位王子本就觉得自己母亲是冤枉的,又得了身边人两句挑拨,更觉得是帝辛有了新欢就忘了与发妻的情分,语气很冲,气势汹汹地像是问罪。

    帝辛刚在王后那里受了气,又被两个儿子排喧了一顿,顿时气的眼胀头晕,指着两人说不出话来。

    两位王子一见父亲如此,也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吓得六神无主,殷郊拉着弟弟就跑。

    两人先是跑到了黄妃那里,被守门的侍卫拦了下来,说是黄妃让奉命审理姜后,此时不便见两位王子。

    他们又跑到了杨妃那里,刚说了不到两句话,就有宫中甲士找到了这里,说是两位王子忤逆,奉大王之命前来捉拿。

    杨妃眼皮子一跳,意识到坏了,自己卷进了姜后与黄妃的争斗中了。

    若说杨妃为何一口咬定是姜后与黄妃之争,反将风头正盛的苏妃排除在外?

    她又不傻,当然知道守卫后宫的甲士,十个里有九个都是黄飞虎的旧部。这些人纵然不肯听命于黄妃,也会替黄妃行方便。

    杨家可没那么大的势力,不管是姜王后还是黄妃,她都碰不起。

    喝走了甲士之后,杨妃对两位王子说:“在后宫躲藏不是长久之法,两位王子若想自证清白,救出王后,须得找前朝忠臣。”

    哄着两位王子从后门出去,杨妃思来想去,始终觉得不能心怀侥幸。为了不牵连家里,她一条白绫了结了自己。

    这个时候,王后为了不背负罪名连累两个儿子,自尽以证清白。

    就在黄妃以为自己大获全胜时,却不想苏妲己不但后来居上,还根本就没准备放过她。

    等到太师闻仲班师回朝,姜后、杨妃、黄妃都已死绝,黄飞虎也叛逃了。

    老太师是一脑袋的问号,实在想不明白,自己那颇有明君之姿的弟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难道真是大商气数已尽,明君也要变成昏君吗?

    但他根本来不及做什么,帝辛就告诉他,周国姬昌反了,然后就把平叛的事全权托付给了他。

    闻仲:“???”

    ——不是,老夫教你那么多年,文的武的都教过,但就是不记得教过你摆烂呀。

    帝辛:“太师,当务之急,是平定西岐叛乱呀!太师也知道,姬周反心非止一代,只是朝歌日渐衰弱,无力征讨,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既然太师还朝,还能任他们嚣张吗?”

    闻仲深深看了他一眼,重重叹了口气:“罢了,大王好自为之吧!”当即甩袖而去。

    妲己从后殿走出来,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脯,依偎在帝辛身上,娇滴滴地问:“大王,太师不会找咱们麻烦吧?”

    ——方才闻仲一入殿,躲在后殿的妲己就觉得双腿发软。那种威势,绝对不是朝堂上那些所谓的忠臣、直臣能比的。

    帝辛目光幽幽,直愣愣地盯着闻仲离去的方向,忽而一笑,搂住妲己的纤腰:“美人放心,太师分得清轻重缓急。”

    果然,没过多久,崇侯虎便奉命接受鸡鸣关。

    第158章 哪吒:我长得像谁?

    再说西岐这边,崇侯虎的到来,让原本连战连胜带来的高昂士气很快降到了冰点。

    先前那两位将领,无论是名气还是势力,都远不能与崇侯虎相提并论。

    ——他们只是朝歌之臣,朝歌势弱天下皆知,除了正统的名分几乎一无所有。而这个时代,“正统”这两个字还不怎么值钱,因此西岐这边根本不觉得朝歌有什么威胁。

    但崇侯虎不一样,他是北伯侯。

    崇侯虎的到来,说明北伯侯仍旧肯替大商尽忠,西岐要面对的压力,就不止是虚弱的朝歌和骑墙观望的各路诸侯,而是整个北方势力。

    虽然四大方伯里,北伯侯的势力不算第一,甚至不算第二。但方伯统领许多小诸侯,他们说一句话,对那些小诸侯来说,比帝辛这个共主都管用。

    所以,对姬周来说,忠于朝歌的北伯侯必须死!

    此时西伯侯姬昌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

    西周与朝歌的恩怨由来已久,很长一段时间,双方的状态都是麻杆打狼——两头都怕。朝歌不想把姬周逼反,西岐也不想在万事未备时和殷商硬碰硬。

    先王帝乙在时,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姬昌,按理说共主之妹下嫁,姬昌的正室该自请下堂。但西岐这边就是不,仍旧奉大姒为正室,殷商正牌的公主,反而成了侧室。

    这口气帝乙忍了,年少气盛的帝辛却一直记在心里。等到帝辛上台,就用祭祀做借口,把姬昌留在了朝歌。

    索性那个时候帝辛还有意学武丁中兴,明白姬昌不能杀,便只是把他囚禁住,禁止他与外界接触。

    后来,姬昌长子姬考入朝歌,殷商与姬周双方非常默契,用姬考代替姬昌做了祭品,把姬昌放了回去,算是全了双方的颜面。

    姬昌年纪本来就大了,又被囚禁多年,回到西岐之后,撑着一口气手把手教导次子姬发,盼望姬发能早日独当一面。

    等到申公豹和姜子牙到来,并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姬昌意识到,有这两位辅佐,哪怕姬发不能完成数代先祖的夙愿,也能保住姬周现有的基业.

    心里提着的那口气一松,他的身体立刻就不行了。

    认真论起来,崇侯虎的到来,让姬昌那口气重新提了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姬昌的救命良药了。

    等到姜子牙领兵杀了崇侯虎,被折腾了几回的姬昌就彻底不行了。

    姬发灵前即位,为自己的父亲上谥号“文王”,彻底和朝歌撕破了脸,把商王最后一脸尊严踩到了脚下。

    但这些和哪吒的关系不大,如今他主要干的是帮姜子牙练兵的差事。偶尔商朝那边派了奇人异士前来讨伐,他就再把“先锋官”道职位捡起来,带着小伙伴黄天化一起去战场上浪一圈。

    大部分时候,他都很闲。

    那么,哪吒闲暇时候,都干什么呢?

    ——给扶荔发信息,和扶荔打视频。

    次数多了之后,哪吒就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让他很不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