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洪荒,目标天帝》 190-200(第14/15页)
吕不韦道:“怪道有如此见识,原来是王族之后。”
他沉吟了片刻,说:“洛阳戴氏虽与蜀中戴氏非出一族,却同是圣王家臣之后。或许,可以借此联络他们?”
所谓的洛阳戴氏,就是扶光的后人,世代掌管钦天监。周灭商后,还是扶荔亲自出面,给当时的戴氏家主与武王姬发牵线,戴氏由商臣变成了周臣。
如今成周、宗周虽都已彻底没落,戴氏后人却仍旧追随宗周,在洛阳担任钦天监正,中原六国使用的历法,仍旧每年派人到洛阳去抄录。
六国也不是没有培养自家掌握日晟的人才,但推算结果总不如洛阳戴氏精准。七国都曾暗中收买拉拢过,戴氏却不为所动,一心守着洛阳。
戴氏掌管钦天监近千年,本身就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哪怕周赧王已经把所有国土都让给了秦国,七国之君也没有一个敢对戴氏用强。
可以说,戴氏的存在,就是姬周最后的遮羞布。
吕不韦提出让扶荔去联络戴氏,嬴政面色一变,看向他的目光有些不善:“相国,家师虽出身戴氏,却只是没落旁支,自来不为大宗看重,与洛阳戴氏并没有什么联系,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中原七国都曾派人去联络收买过,个个都无功而返,你却要推荐我老师去,安的什么心?
吕不韦笑道:“七国都曾派人去拉拢过,谁都没有成功,戴君若是不成也不丢人。若是能成,于我秦国却有莫大的好处。”
子楚闻言,不由意动,问嬴政:“政儿,戴君今在何处?”
嬴政知晓,事已至此,再无转圜余地,只好道:“两位老师都在东宫等我。”
子楚便吩咐寺人:“快去东宫,把戴君夫妇都请过来。”
得知子楚召见,夫妻二人也没推辞,跟着寺人到了章台宫
双方见过礼后,子楚先是感谢了他们对嬴政的教导,便问起扶荔,她和洛阳戴氏有无联系。
扶荔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大王又何必问这些没有必要的事?”
子楚一怔:“戴君何出此言?”
扶荔道:“姬周气数已尽,秦国气运正隆。只要彻底灭掉周,秦国自然就能继承属于周的一切。”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虽然天下诸侯相互征伐了几百年,早就把姬周当成摆设。可明面上,大家还是习惯性的给自己披一层“尊周”的外衣。
哪怕周赧王连京畿之地都丢了,穷的只能当裤子,七国征伐别国时,还是会送一道奏书去洛阳,美其名曰“尊王攘夷”。
灭周,这实在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极为危险的动作。
子楚沉吟道:“若如此,只怕会引来天下诸侯讨伐。”
扶荔反问道:“难不成秦国不灭周,天下诸侯就不来讨伐了吗?”
子楚顿时哑口无言。
扶荔道:“今日政儿从百姓口中得知了秦国的现状,对我说了一句话,今转赠大王: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
如今的周,已经没有一点肉可以分给天下人了,也就意味着对天下没有了任何威胁,谁都可以去灭掉它。
而最先动手的那个,才有资格继承周的一切。
子楚听懂了,遂下定了决心。
吕不韦请战,子楚便命他领兵,自择将士,发兵灭周。
灭周的难度,和翻动自己的手掌相差仿佛。子楚感念吕不韦对他的相助之恩,也知道吕不韦虽坐上了相国之位,根基却并不稳固,需要战功。
所以,对方请战,他就允了。
孝公和商鞅,惠文王和张仪,昭襄王和范睢,秦国的每一代君主,似乎都有一个君臣相得的丞相。
君王生前,永不相负。只是君王死后,丞相就危险了。
唯一善终的范睢,就得益于昭襄王活得够长。
眼前的子楚和吕不韦,亦是君臣相得,并不相疑。若是子楚活得够久,他们未必不能成为昭襄王和范睢那样的佳话。
只可惜,子楚的命太短了,吕不韦变成了托孤之臣,秦王政又是个极为强势的君王,他的落寞收场是可以想见的。
扶荔默默感慨了一番,觉得像吕不韦这样的人才,政治生涯结束之后就自杀,实在是太浪费了。
托孤权臣和强势的君王,几乎是不可能共存的,扶荔也不可能让自家徒儿委屈。
所以,她不准备改变吕不韦的政治生涯,还是等他退休之后再招揽吧。
=====
吕不韦率军出征,没多久就灭亡了东周,把周所有的遗臣都带回了咸阳。
出乎他的意料,戴氏的现任家主戴渠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和愤慨,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周的灭亡。
等吕不韦上门拜访时,她也很周到地接待,并爽快地答应了跟随他一起到咸阳去。
吕不韦满头问号:这么容易?从前七国国君次次碰壁,又算什么?
戴渠:算他们运气不好,没赶上好时机。
“渠愿率家族随相国回咸阳,却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秦王成全。”
吕不韦忙道:“监正请说。不韦来时,吾王早有交代,对于您的一切需求,秦军上下尽量满足。”
戴渠道:“渠夜观星象,见有两颗大星坠向咸阳,咸阳有贵人至,位在东宫。不知近些日子,可有奇人异士莅临东宫?”
吕不韦心中一动,想到扶荔力谏子楚伐周,果然一切顺利。
“不韦好像已经知道了监正口中的两颗大星,所指是谁了。”
戴渠正色道:“还请相国赐教。”
吕不韦道:“前些日子太子自赵归秦,随行的还有两位出自蜀国老师,一位出身戴氏王族,另一位出身殷氏,该是流亡蜀国的商王之后。”
戴渠喜道:“就是他们。不知到了咸阳之后,可否安排渠与二位相见?”
“自然可以。”吕不韦直接答应了。
这点小小的要求,不管是秦王子楚还是太子政,都不会拒绝。
戴氏一族跟随秦军返回了咸阳,消息也随之散布天下,六国都蠢蠢欲动,有再次合纵之心。
子楚为震慑六国,又派吕不韦攻韩,韩王惧,献三川之地求和。子楚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把韩国吞下,就此退兵,设置了三川郡。
他登位不到一年,便接连两次发兵,两次大胜,展现了属于秦国国君的虎狼之性,中原各国都噤若寒蝉,唯有鲁国头铁,抨击秦国灭周是以臣伐君,为不义之战。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曾为天下文脉之宗。后来这个名头被设立了稷下学宫的齐国夺走,却仍旧是宗周的忠实拥趸。
宗周彻底灭亡,也让鲁国彻底破防,颇有些不管不顾的疯狂。
于是,秦国再次发兵,鲁国灭,鲁君被贬为庶人。
对于这些,扶荔和嬴政这对师徒密切关注,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得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