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以下没有证书: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100米以下没有证书》 40-50(第2/15页)


    到了现场后,一行人被迎进了一座办公小楼。

    曹老师已经组织了专家组在会议室等他们,林潜兮见到这种场面有点怵,不善言辞的属性再次发挥,还好soso年长几岁,顺势和曹老师握了握手,互相寒暄了几句。

    曹老师介绍了一下现场情况。

    “垃圾已经清理完毕,五米到十米这一段已经‘畅通无阻’,我们用声呐大致测了一下,初步确认整个洞道深度约八十米,倾斜角大概四十多度,最窄的地方直径约两米。”

    他补充道:“我们加固了这一段的地质结构,再往下施工难度较大,这个让邹工来讲一下。”

    坐在他边上一个年纪稍长的工作人员就是邹工,负责这个洞穴的施工工作,他从他的专业角度简单讲解了一下洞穴情况,林潜兮等人听得十分认真,对这个项目的难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邹工性格很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和领导提了,我觉得下面很危险,搞不好就要塌方,不建议下去。”

    他烟瘾犯了,但很有素质,夹着根烟没点燃,虚点施工图纸:“要下也别超过四十五米,就这个位置,结构相当不稳定。”

    邹工说得过于直白,曹老师想拉没拉住,坐在主位上的几个领导面色有些不好。

    其中一个领导戴着眼镜,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眉宇间都是愁容。

    他姓常,是这里的书记:“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为了打捞烈士发生危险,这是第一要务。”

    常书记顿了顿,又提到:“我们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邹工说四十五米以下有危险,那这一次就绝对不能超过这个深度。但四十五米以上怎么操作,专家组要肩负起责任来,给出具体方案。”

    “我们绝对不能两手一摊就说‘做不到’,也不能逞匹夫之勇。多余的我就不说了,在座各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行家,我在这里就拜托各位,拜托大家带英烈们回家。”

    第42章

    开完会后林潜兮几人去现场看了一眼。

    洞口比之前见时扩大了两倍,施工队做了结构加固,看上去安全不少。

    往洞内看,光线依然不好,但可视范围似乎比此前高了一点,水质依然很浑浊,但能勉强看清水下的垃圾和砖石瓦砾已经被清空。

    小开趴在洞口问:“看着好像还好?”

    是比想象中要好,邹工脾气火爆,专业方面却丝毫不含糊。

    Soso问林潜兮:“你怎么想?”

    林潜兮相当平静:“不是说四十五米以内还好吗?”

    Soso看了他一眼:“决定下去?”

    林潜兮反问:“那你怎么想?”

    Soso耸耸肩:“先下三十米看看,结构稳定就下到四十。”

    林潜兮笑了:“这不和我想的一样嘛。”他同意了soso的看法。

    这一次项目的性质不太一样,如果只是去一个漂亮的深水洞穴潜水,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并不会执着于用生命去冒险。偏偏这次掺杂了家国情怀,这样极具理想主义风格的探索,让几人都不愿意轻易放弃。

    翌日上午,三人准备妥当后,准备下水。

    洞穴的洞口离水面还有两米左右的距离,施工队在洞口处搭了一个软梯,林潜兮试了一下,穿着脚蹼不太好踩梯子,只好先爬下去,等入水后再穿脚蹼。

    昨晚和soso、小开商量了一下,他们各自带了背挂和侧挂两套CCR,携带了逃生气源,由林潜兮打头阵,小开殿后,预计下潜深度是三十米、四十米,预计时间约两个小时。

    三人小心翼翼地下水后,整个洞内就显得十分局促了。林潜兮一手拉着引导绳,和洞口的曹老师做最后的确认。

    “预计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只会缩短、不会延长,有意外我们就折返。”

    相比起林潜兮的冷静,曹老师表现得相当紧张,他看看洞里的潜水员,又看看引导绳,问了个问题:“要不要在绳子上挂个铃铛啊,你们有问题就拉一下?”

    林潜兮笑了,带着面镜看不清楚表情:“随你啊,不然有问题我们就拉绳子,你把我们拽上去?”

    说完,也不等上面反应,率先潜入水底。

    那边曹老师还在犹疑,不确定林潜兮说的是玩笑话还是真的,就见林老师和soso依次入水,小开则略等了几分钟,也跟着入了水。

    入水之后发现水质似乎比预想的更好一些。

    上一次来的时候林潜兮和单靖入水,立刻被“绿豆汤”教做人。整个水体内有各种藻类,因为终年不见阳光,能见度不超过三十公分,水摄拍出来的就像是蒙了一层绿色的滤镜。

    而这一次,水体虽然依旧很绿,但能见度勉强能到五十公分,视野情况比上次好了许多。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勘察整个洞穴的情况,他们带了相应的设备和水下拍摄器,一边缓慢下潜,一边谨慎地观察潜水电脑。

    保险起见,soso与林潜兮保持了半个身位的距离,这个距离便于林潜兮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转身。

    这种洞穴潜水员的水下技术就很重要了。

    因为洞穴通道狭窄,就需要潜水员保持完美的中性浮力,以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和潜水设备,降低气体消耗、节省体力。

    另一方面,娴熟的小蛙踢可以尽量减少带起扬尘,林潜兮的脚法是要比soso更精细一些,所以选择由他打头阵,避免影响后方视线。

    静谧的水体中,只有强光手电发出的紫白色光柱,他们的动作非常缓慢,每一段都采取环形探索,务必将洞穴结构准确的记录下来。

    头二十米十分顺利,当地政府为了这个项目委托了专业的施工队,这一段的洞穴结构已经被改造得十分坚固了。林潜兮触摸了一下岩壁,戴着潜水手套的手指无法感知石壁的具体触觉,但是手指轻轻捺过,并没有带下丝毫粉尘。

    洞穴越往下,空间要比上方更大一点,入水的时候直径不到两米,到此处已经可以三四人并排。

    Soso往林潜兮的方向靠近,潜水手电的灯光画了个圆圈,他们相互确认了彼此的状态。

    一切良好,两人又侧踢回头,看向了小开的方向。

    小开是此次的接应人员,他在这个位置停留,靠在引导绳旁。

    引导绳每隔几米就挂了一个浮漂灯,回头看去的时候,整个引导绳在水里一闪一闪,延伸至“遥不可及”的岸上。

    小开反应很快,他迅速回了一个OK的灯语。

    林潜兮收到信号,手电光调转方向照在自己手上,他比了下潜,示意soso继续往下。

    三十米,这个位置已经完全没有自然光线。

    通常大水体环境下,四十米以内或多或少都有阳光射入,可以为潜水提供一定的光线。但这个洞穴不同,它洞口不大,本身能照射进来的光线有限,加上洞穴呈倾斜角、水体又十分浑浊,导致他们在三十米左右就已经跌入了完全昏暗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