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缠姝色》 50-54(第2/7页)
这个男人太恶劣。
回到茅舍,将近洗了十来次,才将桑葚汁彻底洗净。看着镜中柔白泛红的脸蛋,阮茵茵起了报复的心思。
当晚月落西陲,她在院子里摆了一桌子的饭菜,对四周还在吃干粮的影卫道:“都来吃吧。”
听此,影卫们先是一愣,随后饿狼似的扑了过来,却被辣油冒出的热气呛得直流泪,可许久不曾吃热乎的饭菜,几人也未挑食,就着米饭大快朵颐。
贺斐之换了衣衫倚在马车边,瞧着心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有些嫌弃,他走进灶房,坐在阮茵茵身边,“能否开小灶?”
想得还挺美,阮茵茵往灶炉里添了柴火,单独做了一锅汤面,却是做给姐姐和自己的。
贺斐之非常自觉,为自己添了副碗筷。
韩绮回来时,发现桌子旁多了一个男子,碍于把柄在他手里,也没说风凉话,净手后坐在阮茵茵身侧。
人到齐了,贺斐之动起筷子,可刚吃一口就呛了嗓子,舌尖和唇边火辣辣的。
再看一眼韩绮碗里的清淡汤色,有种被戏弄的感觉。
阮茵茵没事人似的继续吃面,除了韩绮的那碗没有加辣油,她和贺斐之的都是以当地最辣的辣椒榨出油,也只有她这般嗜辣的人能吃得下。
贺斐之显然“功力”尚浅,根本抵不住这种麻木味觉的辣感,可始终没有放下筷子,吃相也不显狼狈,反而很优雅。
闻到那股辣味,韩绮都觉脑仁嗡鸣,对曾经从不吃辣的贺斐之又是何种程度挑战呢。
阮茵茵也惊诧于贺斐之的“隐忍”,心想强撑什么,辣坏了胃可别找上她。
一碗巨辣的晚饭后,贺斐之只觉口渴,他坐在车厢外,手里捧着韩绮递来的清茶。
“听秦少卿说,大都督是个不吃辣的人。”
贺斐之抿口茶,“去除软肋,有何不好?”
不能吃辣也是软肋么,韩绮耸耸肩,有些人还真是口是心非,明明是想改变餐食的习惯迁就另一个人,嘴上却不承认。
脸薄不成?
贺斐之没在意韩绮的探究,又抿了一口茶汤,随意提起一件事,“你假死脱身后,秦砚一直挺惋惜的,他若知晓你是女子,不知这种惋惜会演变成何种情感。”
韩绮一噎,能如何演变,难不成会喜欢上她?
·🌸第 52 章
◎一更◎
因着村里莫名出现熊, 百姓们在夜里都闭门不出,被打到腿瘸的曹昊靠在栅栏上,心想如何劝说母亲搬离茅舍, 给债主腾地儿奈何隔壁家住进一群修罗,不容他靠近。
心中憋屈,他去镇上找了个窑姐寻欢作乐,之后游走在街上, 在听说一条巷子里遭了熊后, 好奇地凑过去看热闹。
巷尾, 七旬的老人正嚷嚷着不准自家的扈从伤害那头熊,扈从们引着熊走向城外, 吸引了不少百姓探头观望。
不少人家为了瞧热闹, 都是举家去了街上, 后院空空, 曹昊手头正紧, 知道巷尾的董家殷实,歹心遂起,托着伤腿翻进墙头。
宅中护院连同董夫人都在街上,他趁机翻箱倒柜, 从炕柜中翻出一个带锁的妆奁盒。
金镶玉的妆奁盒啊!
知道董婆婆富裕,没想到如此富裕。
趁着夜色,他夹着妆奁盒翻出宅子,找到一个会开锁的狐朋狗友,当场打开了盒子。
梳篦、臂钏、玉簪、檀笄、翠珰、璎珞,应有尽有。
两人傻了眼, 这董婆婆是何人啊?
怕得罪了贵人, 曹昊连夜去了隔壁镇子, 等当铺一开张,就揣着首饰走了进去。
他留了个心眼,在当掉第一件首饰后,去往成衣店买了一套像样的衣裳,扮作富商,接连去了几家当铺,每家当掉一样。
当铺的掌柜拿起一枚祖母绿的镯子时,止不住地赞叹,面上不显,只说镯子有裂痕,压了些价钱,将曹昊打发掉了。
等人离开,他立即将镯子拿去了商行一位大贾商的面前,说是要托他卖给识货的富人。
贾商犹豫,“赎期没过,不好出手。”
为防夜长梦多,掌柜想尽快出手,“那人就是个泼皮,不会来赎的。”
“这等宝贝,门阀世家的贵人们才懂得识货,最可能尽快出手的地方,就是皇城。”
“那就拜托先生了。”
“好说,五五分。”
**
阮茵茵再瞧见曹昊时,曹昊不仅赎回了房子,还给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当。
傻眼半天的郑婶急得直跺脚,“你从哪里弄来的银子?不会是借了高利贷吧?”
“放心,娘,儿子没那么糊涂。”
韩绮倚在栅栏前冷笑,“曹大公子赌赢了几把啊?”
曹昊嘚瑟起来,“妹妹想知道,来哥屋子?”
韩绮一个擀面杖掷了过去,正中曹昊脑门。
曹昊咬牙切齿,却碍于她家里的几个来历不明的男子,没敢动怒,气哼哼地走向房门,“娘,中午吃烤羊腿,吃哪儿补哪儿!”
韩绮嗤一声,转身看向阮茵茵,“这厮在作妖,那银子指不定从哪儿来的。”
阮茵茵不在意曹昊,只盼他别拖累郑婶。
今儿店里的师傅会研制新的胭脂色,阮茵茵打算和韩绮一同去店里。
贺斐之没有阻拦,还叮嘱她早些回来。
坐上驴车,韩绮半是无奈半是调侃道:“有没有一种,女主外、男主内的感觉?”
阮茵茵闭眼不理,怎么二姐也开始胳膊肘向外拐了?
来到店里,忙活了半日,偶然听顾客说起昨夜镇上遭熊的事,以及董家被盗一事。
阮茵茵问道:“可有报官?”
“邻里都劝董婆婆去报官,但董婆婆说什么也不去。”
阮茵茵更为疑惑,猜不出老人有什么顾虑。午饭过后,她得空去了一趟董宅,得知董夫人外出不在,便也没有向扈从打听消息。
另一边,董夫人找到附近一带的商行会长,请他帮忙寻回妆奁盒。
“别的老身都不在乎,但其中有一只祖母绿的镯子,必须寻回,且不可以让人太过注意到。”
会长是段崇显的朋友,二话不说,派人挨个当铺和收拾铺打听起来。
从会长那里离开,董夫人思来想去,没去打扰贺斐之,既已拜托了会长,应该很快会有消息。
当一件件首饰被寻回就是不见那只镯子时,已是三日之后了。
万般无奈,董夫人还是找到了贺斐之。
“三日”贺斐之坐在茅舍的竹桌前,面色凝重,三日加一个夜晚,对于识货的商人来说,应该已经找到出手的门路了,所以不敢将事情禀告给商会会长。
的确很麻烦。
最坏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