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色可堪折: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姝色可堪折》 70-80(第12/19页)

刚才若不是你推了太后娘娘一把,娘娘何至于受到惊吓?”

    邱玉瓷为了自己活命推太后挡刀,很多女眷都看到了,当时大家忙着逃命无人顾及,这时人心安定,都想了起来,看向她的目光充满鄙夷。

    吴皇后宽慰皇帝,有太医院在,给太后精心调养些时日,一定会好起来的。催他赶紧去忙国事。

    在前院,武安侯和他手下的逆贼已被全部擒获,皇帝在外头还有大量的政务要处理,也只得跟皇后道一声辛苦。

    戟奴这时终于明白过来,哭喊着要自己的母妃。被侍卫抱起,和牵着华章猊奴的张姝一起出去。

    张姝离开前回头,杨敏之朝她微微颔首。

    丹虎等人押着虞氏离开。吴皇后请程毓秀留在后院,帮助太医给受伤的女眷诊治包扎。

    邱玉瓷被刘尚宫一巴掌打懵了,直到看见被锦衣卫押走的虞氏,越发神色仓皇,往众人身后瑟缩。

    除了张姝和三位小殿下,内院中的人都被控制在原地,锦衣卫和司礼监进驻,开始搜查院落,逐一盘查。

    张姝和华章坐在一乘轿中,马蹄声从后面赶上来。

    杨敏之从马上俯身,还未开口说话,轿上的窗幔子撩开,张姝探头看他。

    “司礼监的人过来说,武安侯伏罪后将所有罪责都揽到他自己身上,然后乘人不备自戕身亡。”杨敏之语声沉重紧迫。

    他当然不是在哀痛武安侯,而是武安侯用这种方式与皇长子和敬妃划清界限,作为他临死前最大的反击。代价很沉重,也很有用。

    幸而他早有准备。

    若是以前他定不会给姝姝讲朝堂上这些事,他自以为只要有他在,就总是能护得住她的。然而,惊心动魄的这一日下来,几次让他差点失去她,他心中涌起巨大的恐慌。

    姝姝不是他的附庸,不是随身可带的一张手帕或一把扇子。是将会伴他一生的爱侣,是这世间最信任他的人,是逃过杀戮后还会笑着说有他真好的此生唯一。

    他的任何隐瞒或犹豫,在她的信任面前都是侮辱。

    “我得先走一步,等我忙完,我有话要对你说。”杨敏之又道。

    抬起身策马扬鞭,转眼就跑到了她和华章的软轿前头。

    华章把头靠过来,“张娘子。”

    “听刘尚宫说,母后曾经也怀过一个弟弟,比戟奴还大一些,不过还没出生就没了。如果那个弟弟还在的话,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华章望着她,和吴皇后神似的眼眸中暗含忧郁。八九岁的女孩儿有时候是懵懂的,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

    张姝不知道该怎么宽慰她。

    “皇后娘娘还年轻,以后还会给你生小弟弟小妹妹呢”

    华章倚靠在她怀中,默不作声

    堰塞湖边的高台上。外院的宫宴也草草结束。

    皇帝御前,小案上是一盘残局。

    内阁、六部和翰林院的几位重臣都在。

    柳思荀正在极力为皇长子申辩,说武安侯的罪行不应波及到皇长子和敬妃。

    杨敏之和李荃进来。李荃向皇帝呈上适才锦衣卫审讯虞氏和那些逆贼的供词,以及沈誉再次从宣府发出的密信。

    “武安侯夫人虞氏并非虞将军之女,而是北漠暗探,武安侯在与她成亲的时候就知道。这几年,武安侯暗中兴风作浪所犯下的罪行,不止扰乱边关、犯上作乱,还有勾结异族,说叛国亦不为过。”

    杨敏之此言一出,语惊四座。

    武安侯的父兄两代徐将军,都在对北漠之战中战死沙场。作为徐家后人的他本也因此承爵,却做出让父兄英灵蒙羞的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沈誉的密信已经展开在皇帝手中。皇帝盯着信,半晌没有说话。

    杨首辅脸色暗沉。关于虞氏的来历背景,敏之将所有人都蒙在鼓里。等的就是这最后的致命一击。这一击,是对武安侯,对皇长子和敬妃,也是对他们这些依然想要保住皇长子继承权的朝中重臣。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

    柳思荀上前:“敬妃失德,已不适合再养育皇长子,请万岁将皇长子的抚养权归于皇后娘娘。皇后是中宫正位,也是所有皇子的嫡母。由皇后抚育皇长子,是众望所归,也合情合理。”

    杨敏之在心中冷笑。眼看剥除一个武安侯不好使,就再把敬妃剥离掉,反正他们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柳思荀,“思绦君”,他早该察觉他们是同一人。

    李荃道:“刚才奴婢过来时,皇后让奴婢给万岁捎个话,太后娘娘突染急症,她要在太后跟前侍疾,有什么事等太后好转后再说。”

    几位大人都愣在当场。

    皇帝也有一瞬愣神,说:“皇后宫务繁忙,就把戟奴记到贵妃名下吧。”

    李世忠和李荃称诺。

    随后,杨敏之请奏万岁恢复虞将军和他真正的女儿虞氏的名誉。沈誉在信中说,真虞氏早在边关时就惨遭假虞氏荼毒。

    皇帝说准了,交代李荃去办。同时让他代表朝廷到红螺寺去祭奠在与北漠之战中为国捐躯的所有士卒军户。

    一只白色团子小狗忽地从门口跑过来,贴着皇帝的龙袍热情的拱后背。

    三个孩子来了。

    大臣们跟皇帝告退。皇帝留下李荃、杨敏之、柳思荀和承恩公。

    戟奴哭着下跪,请父皇对母妃开恩。华章和猊奴也跟着跪下来。

    皇帝跟戟奴说,他母妃害了病需要静心休养,以后他就跟猊奴到张贵妃那里去,张贵妃会照顾他。仍然由柳思荀做他的先生。猊奴的学业就交给杨敏之引荐的郑璧。

    皇帝把华章叫到跟前,跟华章说她是长姐,对两个弟弟既要爱护也要严格管教。

    华章嘀咕:“那也得他们愿意听我的呀!”

    皇帝笑道:“你是有爵位的公主,他俩是没有封爵的皇子,他们敢不听?国法伺候!”

    华章的小脸因为父皇的偏爱而露出腼腆的笑容。皇帝说的没错,她一出生就获得了公主的称号,而猊奴他们要年满十岁才能封王。

    “二郎,你想当太子吗?”皇帝又把猊奴叫到身边问他,神情和蔼。

    “不想!没意思!”猊奴回答的很干脆,也很不耐烦。

    皇帝笑了笑,示意他把狗抱好,别在他脚底下钻来钻去。

    承恩公吓得发白的面色和缓下来,左右瞄了两眼,发现除了他,剩下的几位大人都坦然自若面不改色,他讪讪的把紧绷的肩膀垂下来。

    “怪道百姓家都喜爱幺儿,实乃人之常情。表兄莫老是责怪表嫂溺爱幼子,二郎是个好孩子,朕还有新差事要交给他。”

    这时万岁口中的二郎指的是吴二郎。承恩公忙惊喜的问是何差事。

    皇帝却又摆手说待会儿再说。撇开话头接着安抚几个孩子,叫他们兄友弟恭和睦相处。三个孩子垂头聆听完父皇的教诲,躬身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